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秉信实事求是不归附秦桧奸意,保护保全了张浚

(2025-03-04 09:41:34)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张浚考证

吴秉信实事求是不归附秦桧奸意,保护保全了张浚

 

张浚,字德远,号紫岩,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在宋高宗、宋孝宗二朝担任过宰相,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抗金统帅,多次被任为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吴玠、刘锜等抗金名将,是南宋立国期间战外敌、平内乱的最大功臣,是南宋初年川蜀抗金士大夫之首,是南宋立国第一台柱,更被新近研究者誉为宋朝第一政治家。张浚、岳飞是南宋高宗朝仅有的外加食邑和食实封的两位重臣,是南宋“文臣不爱财、武臣不惜死”的代表人物。张浚用朝廷的奖赏在潭州(今长沙)以孝事母的“尽心堂”和私宅房屋六十楹,晚年再把私宅捐赠筑城南书院。期间,吴秉信实事求是,不归附秦桧意,保护、保全了张浚。

吴秉信(?-1156),字信叟,明州鄞人。吴秉信刚简自信,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初为国学官(太常博士)。历官屯田员外郎。

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因宋金绍兴和议达成,特进、观文殿大学士、福建路安抚大使兼知福州张浚乞祠,张浚被授为检校少傅、崇信军节度使、万寿观使闲差、南阳郡开国公、食邑6600户、食实封2500户、免奉朝请。张浚主政福州期间,闽俗健讼,张浚剀切谕以义理。饬守令尽心民事,令长老知书者勤率后进,民俗丕变。每出,观者升屋登木如堵墙。细大之务必躬亲。人人感悦,讼事清简。年底,张浚上书朝廷要求退居潭州。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被宋高宗、秦桧处死于狱中。

绍兴十二年(1142)年初,乞辞而致仕的张浚离开福州退居潭州(今长沙)。张浚去之日,送者咨嗟号泣,相属于道。年,吴秉信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十一月,张浚封和国公。检校少傅、崇信军节度使、万寿观使张浚以赦恩封和国公。居潭州的张浚乃即长沙城之南为屋六十楹,以奉色养(以和颜悦色奉养父母)。张浚作有《尽心堂箴》:“绍兴辛酉(1141),予请祠奉亲,犹惓惓国事,故蜀远朝廷不欲径归,留于长沙,侍母色养,盖求所以尽心于君亲也。惟是居闲,玩意六经,考诸史治乱得失,益思前事之几微,则成身之孝,忧国之忠,一饭而不敢忘也,牓其堂曰:‘尽心’,以当座右箴,较闽邸之建眉寿堂,其取义更远矣。”后来,张浚其母计氏和其长子张栻、次子张杓、从子张枃等寓居城南妙高峰,居住时间达十四年之久。

绍兴十三年(1143)前后,时政寓居长沙,益屋六十楹,以奉其母(张浚以和国公奉母居潭州,筑第稍广)。万俟卨为中执,法论浚卜宅踰侈,至拟五凤建楼。秦桧白遣屯田员外郎吴秉信以事至京湖(去西京和两湖出差的屯田员外郎)有所按验(秦桧命吴秉信奉使察其事)。

绍兴十四年(1144)年初前后,吴秉信任尚书右司员外郎。三月,尚书右司员外郎吴秉信守起居舍人。秦檜讽中丞万俟卨论浚卜宅僭拟(越分妄比,谓在下者自比于尊者),家有五凤楼。诏特引对,吴秉信造淡见其所居不过中人常产可办,不觉叹息,乃以秦桧意密告之。宋高宗遣起居舍人吴秉信至湖南按验,吴秉信归言:“张浚所居皆人臣制堂,曰‘尽心’,浚尝记之楼,实无有也。”秦桧大怒,吴秉信被黜(秦桧忌张浚复出,欲诬浚潭州新筑宅第僭制,命秉信往察之,归告不附秦桧意,因被黜)。会吴秉信自长沙还朝,奏浚宅不过众人,常产可办,浚乃得免。五月,御史中丞兼侍读李文会言:“权尚书礼部侍郎兼侍讲高闶,初为蔡翛之客,媚蔡京以求进;复录程颐之学,徇赵鼎以邀名。权工部侍郎王师心,奉使大金,专务嗜利。起居舍人吴秉信,机巧便利,专结楼炤。此三人者,若久在朝,必害至治。”诏以高闶知筠州,王师心知袁州,吴秉信知江州。

绍兴十八年(1148)六月,左奉议郎、新知江州吴秉信罢。秦桧怒郑刚中不巳,遣太府寺丞宋仲堪即江州置司,究其阴事,殿中侍御史余尧弼奏:“秉信乃刚中心腹之人,昨者乘间亲至川陕,士论多有指议,恐江州官吏观望,必不能协心尽公,为害非细。”故吴秉信遂罢,以左朝散郎主管台州崇道观。

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秦桧去世。绍兴二十六年(1156)二月,吴秉信除起居郎。三月,吴秉信兼权给事中。五月,起居郎吴秉信又试中书舍人。八月,吴秉信兼实录院修撰。同月,中书舍人吴秉信试尚书吏部侍郎。同年,吴秉信言张偁不宜为两浙转运判官,张偁內侍张去为所荐也。宋高宗不悦,为臣僚奏劾,降充右文殿修撰知常州。九月,吴秉信未上任,卒于萧山县(侍郎吴秉信被召至萧山驿舍。闻天乐声即曰:“金台已至。”言讫而化)。

绍兴二十七年(1157)正月,特赠吴秉信六官,为左中奉大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