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潭名臣王以宁与张浚投身抗金复国事业同起落

(2025-01-16 11:13:35)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分类: 张浚考证

湘潭名臣王以宁与张浚投身抗金复国事业同起落

 

张浚,字德远,号紫岩,成都府路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宋高宗、宋孝宗二朝右相,三次受命为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刘锜、岳飞、杨存中、李显忠等抗金,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式的抗金统帅,是南宋立国期间战外敌、平内乱最大的功臣,是南宋立国第一台柱,更被新近研究者誉为宋朝第一政治家。

王以宁(约1090-1146),字周士,号正信居士,湘潭(今属湖南)人,宋代词人。王以宁少入太学。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王以宁换文资为从事郎,任县尉。宣和五年(1123),王以宁为发运司管勾文字,与陈与义、张元干等交游唱和。

一、南宋新立,李纲部属王以宁与张浚短暂为同僚

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兵第一次围汴京,王以宁上书,提出立统帅、示纪律、一号令、攘夷狄、排和议等主张。二月,金军在宋廷答应割让太原、中山与河间、河北、河东三镇之后撤兵。不久,王以宁被召入京,授京畿提刑。六月,王以宁入河北河东路宣抚使李纲帅幕为参谋官,曾自请出兵袭金营,焚劫粮草,又亲冒矢石与敌斗,擒百余人。李纲罢帅,帅慕属官尽行遭贬,王以宁亦在贬中。

建炎元年(1127)五月,康王赵构即位。张浚任枢密院编修官。六月,李纲抵行在任宰相,命枢密院编修官王以宁知鼎州(今湖南常德)。

二、张浚全权经略两大防线,王以宁成为张浚参议官

建炎三年(1129)四月初,张浚平定苗刘兵变立首功。十六日,宋高宗任张浚为知枢密院事,张浚时年三十三,国朝执政,自寇淮以后,未有如张浚之年少者。七月,宋高宗授权知枢密院事张浚兼宣抚处置使以川、陕、京西、湖南、湖北路为所部全权负责所有川、陕以及京西、湖北、湖南地区的军政事务,实施“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的处置战略,牵制金军。张浚有“便宜黜陟”的权力,“于兵民财无所不总”、负“半天下之责”受命负责南宋抗金三大防线“江淮防线、江汉防线、秦岭防线”中的两大防线。张浚自行在建康出发赴川陕开辟新战场。八月,张浚至鄂州(今武汉汉阳),布防军政事。张浚曾说:“鄂州城东通武昌樊口。昔孙权欲都武昌以拒魏者,盖以渡江而西,接连川、陕,中原声援,络绎可通耳。”张浚召任王以宁,任范致虚(1060-1129)知鼎州。王以宁见张浚,王以宁作有《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张浚)》:“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中原之西的汉中、陕西等地区)。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洲。”王以宁成为宣抚处置使张浚的参议官。闰八月,张浚至襄阳。十月,张浚、王以宁至兴元府。期间,王以宁代张浚为文祭诸葛亮。

建炎四年(1130)八月,王以宁被张浚任为京西制置使,率部至潭州(今长沙),为孔彦舟所败。九月,宋廷禁宣抚司僚属便宜行事,及京西、湖南北路勿隶川、陕宣抚司节制。

三、此前怨狠张浚的朱胜非任右相,王以宁被远贬

绍兴元年(1131)正月,王以宁因遭言者弹劾落职,责监台州酒务。王以宁既贬,其母陈氏于张浚乞自便,张浚以闻(将此事告诉了宋高宗朝廷)。

绍兴二年(1132)闰四月,武功大夫、荣州剌史、枢密院将领韩京以所部屯茶陵县,湖南安抚司统制军马吴锡在郴州,二人皆起于群盗,所将多湖东士人。韩京本王以宁部曲,兵皆精锐,闻王以宁之废,心常不平。会有前河东经略司干办公事王久中者,遗吴锡书论韩京专权擅命,吴锡闻于朝,事下,韩世忠未达。神武副军都统制岳飞并韩京、吴锡军,自将之。至是以闻(上报宋高宗朝廷)。八月,经左相吕颐浩推荐,朱胜非为侍读,以孟庾兼权同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九月,因和议阻力过大,宋高宗罢去秦桧右相。与张浚有旧怨的朱胜非任尚书右仆射(右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会朱胜非为吕颐浩言:“王以宁向在荆湖妄用便宜,专杀掊歛,害及两路。”吕颐浩白其言,宋高宗曰:“以宁罪大,责轻,今又干宣司,从之,则两朝廷也。”王以宁再贬永州别驾、潮州安置。

四、张浚再立新功任右相,王以宁方被特许得自便

绍兴四年(1134)四月初一,因宋高宗忧心抗金前线权力过大的张浚不忠,被召回刚到临安(今杭州)的张浚即被罢仅剩的知枢密院事职,诏以散官到福州居住。九月,因金军南侵,用兵急切,张浚被宋高宗召回临安而离开福州。年底,已再任知枢密院事的张浚指挥韩世忠、张俊、岳飞取得江、淮保卫战胜利。

绍兴五年(1135)二月,张浚升任尚书右仆射(右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

是年秋,朝廷特许王以宁自便,归沩山旧隐的王以宁途经福州。与在福州的同道士人相交。

李纲(1083-1140)作有《王周士(王以宁)以幅素图万石岩见示》。

吕本中(1084-1145)作有《赠王周士(王以宁)诸公》:“空房夜气清,落月傍檐明。念我平生友,相望隔荒城。我老未厌书,破窗犹短檠。君亦不奈闲,默坐数残更。共结香火社,同寻文字盟。王子潮州来,一笑冠攲倾。午饭展僧钵,村醪倾客瓶。相逢但谈道,绝口不论兵。未免俗眼笑,屡遭时辈轻。人生各有趣,小大俱有程。譬彼涧底松,难伴池中萍。云鹏与斥鴳,已矣两忘情。一洗瘴海耳,此言君可听。”

张元干(1091-1161)送行,作有《乙卯(绍兴五年)秋奉送王周士(王以宁)龙阁自贬所归鼎州,太夫人侍下》:“语离三秋风,念子万里客。我独忧患余,几为死生隔。相逢忽眼明,照影俱头白。兰若清夜长,连床话畴昔。如何功名心,一旦乃冰释。卖药真徉狂,穿云忘迁谪。不然蔬笋肠,宁无瘴烟色。良由火枣成,内景充尺宅。下视陋九州,槐安等称国。绝怜蛮触争,亦复弄兵革。乱来更多事,老去觉世窄。归欤桃花源,斑衣作儿剧。此乐人所稀,今我那得得。他时南山南,寄书北山北。”

王以宁途经建州崇安,刘子翚(1101-1147)作《赠王周士(1135)》,以诗送行王以宁过临川,曾几与之唱和。曾几作有《王周士(王以宁)显谟自闽中归沩山旧隠,道经临川,恵然先辱且出示吕居仁(吕本中)送行诗有见及语,因次其韵,赠周士》。王以宁回到家乡湘潭,寄书给李纲,李纲作《寄王周士绝句二首》,提及:“从此故人音问近,洞庭秋色雁初来。”

绍兴七年(1137)八月上旬,郦琼杀吕祉等,裹胁4万人叛变投向伪齐。由秦桧、沈与求在宋高宗身边主导整编淮西军决策错误而发生淮西军变。中旬,独任右相张浚入见宋高宗,要求主动承担责任而辞相,宋高宗对张浚说:“失三万人,不系国安危,譬犹临阵折伤,亦是常事,卿等不可以此介意,当益镇安人心,激厉士气,以为后图。”九月,张浚罢相,赵鼎复左相。十月,因谏官无中生有弹劾张浚,张浚以秘书少监、分司西京、永州居住。

五、宋金和议初成,张浚任职福州,王以宁任职全州

绍兴八年(1138)三月,秦桧任右相兼枢密使。十月,左相兼枢密使赵鼎被罢出知绍兴。宋高宗为金国人质的母亲议和,以独任右相秦桧主导军事卖国议和。十二月二十七日,金使张通古至杭州,通告宋金议和条件:“双方西以黄河、东以淮河为界,金归还宋河南、陕西等占领土地,宋则向金称臣纳贡。”

绍兴九年(1139)正月,宋高宗以宋金和议初成,大赦,张浚恢复提举宫观。二月,为防和议反复,张浚出任福州知州兼福建路安抚大使。张浚主政福州期间,闽俗健讼,张浚剀切谕以义理。饬守令尽心民事,令长老知书者勤率后进,民俗丕变。每出,观者升屋登木如堵墙。细大之务必躬亲。人人感悦,讼事清简。

绍兴十年(1140)五月,金人叛盟金人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大举进犯南宋,大举进犯南宋。宋高宗为求和,依然不重用坚决主战的张浚而继续用秦桧主持军事、外交,南宋以战止战的战斗指挥十分混乱。期间,王以宁复右朝奉郎、起复知全州(治今广西全州县)。

绍兴十一年(1141)十月,南宋派使臣赴金再次商谈和议。十一月,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同月,反对和议而乞辞的张浚被授检校少傅、崇信军节度使、万寿观使,免奉朝请。年底,张浚上有《奏欲寓居湖南及论虏使状》,要求乞祠居潭州(今长沙)。张浚去之日,送者咨嗟号泣,相属于道。绍兴十二年(1142)年初,致仕的张浚离开福州退居潭州。或在期间,王以宁致仕回到家乡湘潭。

绍兴十六年(1146),王以宁去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