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能被誉为伟大的思想家的七大方面
(2024-03-25 09:47:51)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张浚考证 |
张浚能被誉为伟大的思想家的七大方面
1.“庙胜之道”思想:
张浚在高宗朝提出:“王者以百姓为心,修德立政,惟务治其在我,则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天下舍我,将安归哉?固不侥幸于近绩也。仰惟陛下躬不世之资,当行王者之事,以大有为,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国势既隆,强虏自服,天下自归。”
张浚在孝宗朝提出:“今之议者,孰不持战守之说?其下则欲复遵旧辙,重讲前好。
张浚提出的“庙胜之道”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庙胜之道”是其治国理念的核心,强调以德治国,主张君主应以百姓为心,修德立政,通过正心、正朝廷、正百官、正万民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他认为,只有当国家的内政清明,才能赢得四方的尊重和归附,从而实现国家的强盛和敌人的自然屈服。张浚强调德治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以德行为先导,通过自身的德行来感化和引导臣民。
2. 抗金战略思想:张浚是南宋抗金派的领袖之一,坚决主张抗击金朝的侵略,反对和议投降。他认为南宋应当积极备战,恢复中原,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张浚展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坚强的抵抗意志。他的军事谋略在对抗金朝的侵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在多次战役中得到体现。他的抗金主张和民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3. 法治立国思想:张浚注重法治,主张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以法为基础来规范社会秩序。张浚树朝廷之尊,张浚以为虽在艰难中,岂可废法,而有上下耸然,始知有国法。张浚擒军阀范琼以正朝纲、以立国基,范琼就诛,始知有国法矣。
4. 拔用人才思想:张浚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主张唯才是举,强调要根据人的能力和德行来任命官职。他在任职期间,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如刘子羽、吴玠等,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张浚荐虞允文、陈俊卿、汪应辰、王十朋、张阐可备执政,刘珙、王大宝、杜莘老宜即召还,胡铨可备风宪,张孝祥可付事任,马时行、任尽言、冯方皆可备,近臣朝士中林栗、王秬、莫冲、张宋卿议论据正,可任台谏,皆一时选也。
5.孝道易学思想。张浚孝顺祖上和父母,忠于君主,忠于国家,遵守儒家政治思想和儒家伦理思想。张浚坚持和发扬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张浚被视为忠臣的典范和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
张浚知识广博,长于经史。张浚与赵鼎并相,推崇洛学,引导洛学之士入朝,推动“小元祐”局面的出现,助推洛学的复兴。张浚主张元祐未必全是、熙宁未必全非,偶行孝悌之说。张浚罢相谪居后,张浚著书立说,继承弘扬洛学,并引导其子张栻追随洛学。张浚通六经,精研《周易》,认为易“立言醇粹,凡说阴阳动静皆适于义理之正”,议论河图时继承刘牧的观点。张浚日夕读《易》,精思大旨,述之于编,亲教授其子栻。张浚作有《紫岩易传》。张浚协济事功是事功之学的先师。
6. 教育文化思想:张浚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他重视教育,提倡儒学,并且在自己的家乡创办学校,在长沙捐宅建城南书院,推广文化教育。他支持并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儒家文化,强调文化教育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他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实践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 军事改革思想:在军事上,张浚主张强化军队的训练和管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他在川陕地区任宣抚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有效地组织和指挥了抗金的军事行动。
张浚的这些思想和主张,不仅在当时对南宋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张浚的思想和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