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涅瓦河畔的遐想—列宾艺术特展

标签:
国博列宾特列季亚科夫 |
分类: 闲篇 |
2025.9.19日 周五 晴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联合主办、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支持的"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于2025年7月23日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
展览将以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呈现绘画巨匠伊利亚·列宾的艺术生涯,以其艺术创作之路为线索,为观众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1844-1930)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巡回展览画派重要代表人物。
列宾出生于丘古耶夫,早年在家乡学习圣像画技艺,后考入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深造。1873年,他完成了备受赞誉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举奠定其在画坛的地位。1873-1876年,他获得公费留学三年,先后游历意大利和法国,深入研究欧洲古典及近代美术。1878年,他正式加入巡回艺术展览协会。
纵观列宾的艺术生涯,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其作品深度挖掘并生动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精神力量,堪称俄罗斯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艺术成就不仅深刻影响了俄罗斯艺术的发展,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震动,特别是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实主义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定要了解的【巡回展览画派】
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简称"巡回展览画派"或"巡回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一个俄罗斯艺术家组织。1870年莫斯科画家 G .
G
.米亚索耶多夫、尼古拉·格和瓦西里·佩罗夫等倡议成立全俄巡回艺术展览协会。这个倡议得到以伊凡·克拉姆斯科依为首的圣彼得堡艺术家合作社的积极响应。1871-1922年之间,该协会几乎每年都在包括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在内的俄罗斯各个主要城市巡回展出艺术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俄罗斯社会各个阶层真实的生活面貌。
艺术评论家弗拉基米尔·斯塔索夫是巡回画派的理论旗手,收藏家帕维尔.特列季亚科夫的赞助为巡回展览画派,特别是肖像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河畔船歌 1867——1876年
艺术之旅的开始
1868年,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读书的列宾在涅瓦河上第一次见到纤夫,萌生了创作这一主题的想法。5年后,他完成了享誉世界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本单元以和列宾同游伏尔加河的胞弟瓦西里·列宾的肖像开篇,展出列宾在旅行期间完成的纤夫速写、素描和草图。1871年列宾毕业获大金质奖章,携家人公费赴巴黎留学。此期正值法国印象派流行,女儿维拉的肖像可见受到了马奈画法的启发。在巴黎,列宾接受特列季亚科夫的委托,为屠格涅夫画像。斯塔索夫是其终身导师与挚友,本次展出的两幅肖像是列宾为其所作肖像总数的十分之一。根据中世纪史诗创作的《萨特阔》(1876年)是列宾的留学汇报作品,为他赢得了"院士"称号,展现了他在巴黎时期多元的创作兴趣与艺术热情。

瓦西里·叶菲莫维奇·列宾肖像
1867年
布面油画
86.6*68.5厘米
1976年从L.A.鲁斯兰诺娃的继承人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这幅创作于伊利亚·列宾艺术生涯早期的肖像,描绘的是列宾的胞弟瓦西里·列宾,他是一位师从著名作曲家姆斯基-科萨科夫、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管乐班的音乐才俊。1870年,瓦西里随兄长同游伏尔加河,见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创作历程。

卡尔梅克人的头像
1871年
画册单页,棕色纸本石墨铅笔
19.5*13.8厘米
1960年从布拉格E.米勒洛娃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伏尔加河的纤夫通常是从事社会底层职业的人群,这些赤贫者往往因脱离原有社会群体的传统生活方式而陷入困顿。卡尔梅克人是游牧民族的后裔,列宾画作中描绘的这位人物,可能在其青年时期经历了摧毁伏尔加卡尔梅克人生活方式的剧变,因此最终加入了纤夫的队伍。

伏尔加河的希里亚耶夫沟壑
1870年
纸本石墨铅笔
28.2*37.2厘米
1929年接收自奥斯特罗乌霍夫美术馆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希里亚耶沃是萨马拉州伏尔加河右岸的村落,毗邻日古利山谷。1870年7月20日前后,列宾携画友及胞弟在此旅居,直至初秋。村落下游对岸的沙皇岗设有纤夫转运站,列宾一行常泛舟前去考察。

纤夫
1870年
布面油画
52*30厘米
1937年从I.I.布罗茨基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1868年,列宾在蒸汽轮船甲板上初次望见纤夫,这次涅瓦河上的邂逅开启了列宾长达5年的创作探索,他致力于表现底层民众的苦难命运与精神品格。1870年列宾溯伏尔加河而上寻找“真正具有传统气质的纤夫原型”。

纤夫涉水
1872年
布面油画
62*97厘米
1906年由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理事会从D.V.斯塔索夫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纤夫涉水》是列宾第二次考察伏尔加河后创作的最后一件作品。这幅画作在构图上展现出了突破性的造型处理——纤夫行列不再是远景中的蜿蜒队列,而是以冲破画面空间的姿态径直向观众走来。画面中缺失的太阳与蓝天营造出凝重压抑的观感。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70年
纸板油画
23.5*50.5厘米
1885年(存疑)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本作品是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870-1873年,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的油画草图。

萨特阔
1876年
布面油画
322.5*230厘米
1897年购自皇村亚历山大宫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
列宾凭借这幅巨制画作于1876年获得“院士”称号。这幅作品取材于诺夫哥罗德壮士歌中关于萨特阔——一位富有的“客商”的故事。在海底水王的奇幻宫殿中,萨特阔必须为自己选择一位新娘。各个时代和民族的美女依次从他面前走过。“远处站着一位朴素的俄国姑娘。萨特阔的目光越过那些异国美女,被她深深吸引。”这幅作品是艺术家在首次重要海外之旅期间构思并创作的。

老妇人肖像
19世纪70年代
布面油画
111.5*87.5厘米
临摹自伦勃朗同名原作(1654年,普希金造型艺术馆藏)
1929年接收自奥斯特鲁乌霍夫博物馆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老妇人肖像》他曾在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展厅终日临摹大师原作,研习画法,显露了列宾在学生时代已具备的惊人的洞察力。

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斯塔索夫肖像
1873年
布面油画
80.9*65.3厘米
1906年由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理事会从D.V.斯塔索夫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斯塔索夫(1824-1906)艺术评论家、音乐家、政治家与社会活动家,毕生致力于阐扬民族文化理念,捍卫文学艺术领域的现实主义原则。列宾在其艺术生涯中为这位评论家创作了约20幅肖像。这也是列宾启程前往欧洲公费游学前的早期写生作品。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肖像
1874年
布面油画
116.5*89厘米
1874年,P.M.特列季亚科夫委托画家创作并购得此肖像;1877年,S.I.马蒙托夫从画家处购得此画收藏;1883年S.I.马蒙托夫捐赠给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馆;1925年该画转入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1873-1876年列宾在巴黎旅居期间,应帕维奇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列季亚科夫的委托创作了作家屠格涅夫的肖像。

维拉·伊里尼奇娜·列宾娜童年肖像
1874年
布面油画
73*60厘米
1947年由波兰人们共和国总统B.贝鲁特捐赠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列宾为长女维拉(1872-1948)绘制的这幅肖像创作于海外游历期间。

祈祷的犹太人
1875年
布面油画
80*64.5厘米
1876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列宾创作于伦敦,刻画了一位沉浸于祈祷的老者。
广袤大地 1877——1882
现实主义的求索
返回俄国后,列宾回到故乡丘古耶夫,俄国外省生活成为他关注的主题。19世纪70年代末,列宾进入创作高峰期,艺术风格转向现代性。本单元核心展品《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及素描、油画习作和小稿,以画中小世界映射俄国大世界。1877年,列宾迁居莫斯科,次年加入巡回展览画派,以索菲娅公主为主题创作首幅历史画。在莫斯科,列宾结识了文学家、音乐家等友人,并以肖像画家的敏锐为他们留下珍贵画像——本次展出的克拉姆斯科依与特列季亚科夫的肖像即为其中代表。以妻子维拉为模特的《歇息》,则展现了画家捕捉瞬间的功力与脉脉温情。

自画像
1878年
纸本印度墨、白颜料及石墨铅笔;兼用水彩笔与钢笔
18*13.3厘米
1925年接收自茨韦特科夫画廊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自画像是艺术家实现自我观照的特殊媒介,更是其人生经验的凝练表达。

1698年的索菲亚公主
1879年
布面油画
204.5*147.7厘米
1879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此画作再现了17世纪末俄国历史的重要篇章。1682年,索菲亚公主为伊凡与彼得两位幼主摄政,后为维系权柄策动禁卫军叛乱。列宾刻意在画作标题中详述了历史语境:深谙史家笔法的他,将视角聚焦于这位拒绝向命运屈服的悲剧女性。

在边界小径上
1879年
布面油画
61.5*48厘米
列宾娜与她的孩子们走在界路上
1986年从D.G.马利科娃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该作品创作于列宾与阿布拉姆采沃艺术圈密切合作时期。捕捉幸福家庭瞬间的作品。

虔诚的女朝圣者
1878年
布面油画
73.3*54.5厘米
1925年接收自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在这幅习作中,那些将成为《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画中人群一部分的女朝圣者的形象,她们背着沉重的行李,佝偻着身躯,沿着乡间小路缓慢而艰难地前行,拄着拐杖,相互依靠。

橡树林中的宗教行列·圣像显现
1878年
布面油画
24.7*31.8厘米
1924年接收自国家博物馆基金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油画草图展现了人群沿着林间道路行进的场景。在密集的构图中,可辫认出身着节日黄袍的神职人员,以及手持红色旌旗与十字架的朝圣者。

驼背者
1881年
布面油画
64.4*53.4厘米
1882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驼背者”创作于列宾寓居莫斯科近郊霍特科沃乡间宅邸期间。画家在修道院厨房遇到了这位年轻人,并简短记录如下:“他声线尖细却极富个性与活力。每逢宗教游行,这个拄着拐杖的年轻人总要数次超过队伍,跑到前方乞讨。他以自己的方式虔诚信教,是个正派诚恳的青年······”

助祭长
1877年
布面油画
125.5*97.5厘米
1877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从巴黎归来后,列宾于1876-1877年在他的故乡丘古耶夫研究当地风情,记录下当地风俗和日常生活的特点。丘古耶夫教堂的神职人员伊凡·乌拉诺夫是这幅画的原型。

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科依肖像
1882年
布面油画
96.5*74厘米
1927年接收自茨韦特科夫画廊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列宾所绘巡回展览画派领袖、杰出画家克拉姆斯科依肖像画。

眼神邪恶的人
1877年
布面油画
60*49厘米
1877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这幅画是列宾的教母之夫伊凡·费奥多罗维奇·拉多夫的肖像,因其所描绘的人物在丘古耶夫地区有着能用眼神给人带来厄运的名声,故得名“眼神邪恶的人”。

北顿涅茨河畔的斯维亚托戈尔斯基圣母升天修道院
1880年
布面油画
61.5*37厘米
1977年从I.R.费多谢娃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1880年夏,列宾游历南方地区。探访了斯维亚托戈尔斯基圣母升天修道院。列宾选择从对岸远眺的角度,巧妙地捕捉了修道院全景。

女演员斯特列佩托娃饰演的伊丽莎维塔肖像
1881年
布面油画
112*84厘米
1939年从M.G.阿布拉莫娃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佩拉盖娅·斯特列佩托娃(1850-1903)是一位伟大的悲剧女演员。每次演出后,总是因极致的感情投入而精疲力尽,几乎无法独自返回后台。列宾正是捕捉到了这种心理状态下的斯特列佩托娃,将其在皮谢姆斯基的戏剧《苦命》(1859)中饰演的伊丽莎维塔一角定格于画布之上。

歇息
1882年
布面油画
143*94厘米
画家妻子维拉·阿列克谢耶夫娜·列宾娜肖像
1893年前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列宾为家人创作的肖像饱含着温情和对亲人的关怀。画中人维拉(1855-1917)因终日操持家务而困倦,在摆姿势的期间睡着了。列宾对妻子小心翼翼的温柔守候。

阿法纳西·阿法纳西耶维奇·费特肖像
1882年
布面油画
82*64厘米
1882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委托创作并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俄国诗人、翻译家费特的这幅肖像画,是特列季亚科夫为打造“民族珍视的面孔”肖像画廊而委托列宾创作的。

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列季亚科夫肖像
1883年
布面油画
101*77厘米
1930年接收自莫斯科文学艺术团体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特列季亚科夫(1832-1898)是兼具商业远见与人文情怀的艺术收藏家,自青年时代便怀揣在故乡莫斯科建立一座国家美术馆的理想。1892年,特列季亚科夫将已具备公共美术馆规模的私人画廊连同建筑本体一并捐赠给莫斯科市,自己则以终身管理人的身份继续守护这片精神沃土。

晚会
1881年
布面油画
114.5*185.5厘米
1881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1880年,列宾赴乌克兰采风。《晚会》主题取材于当地习俗:劳作结束后,人们彻夜歌舞至天明。

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
1881-1883年
布面油画
178*285.5厘米
1883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列宾自19世纪70年代末返乡后,开始构思一幅展现行进中宗教队伍的鸿篇巨作。通过描绘缓慢行进的队伍,列宾以凝练而传神的笔触刻画了众生相。
时代史诗 1880——1890年
民族灵魂的光辉
19世纪80年代,列宾聚焦新兴的激进知识青年群体,《宣传者被捕》《忏悔之前》均表现憧憬"村社社会主义"的革命者。最著名的《意外归来》也属此主题,从初稿可见画家最初设定主人公为女性,后改为男性,体现他对理想主义者悲剧命运的深刻思考。1880年夏,列宾赴乌克兰为《扎波罗热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收集素材,这件历时13年的巨制是其重要代表作,本单元8件相关写生稿与创作草图,为观众生动"揭秘"了这一伟大作品的创作过程。列宾与托尔斯泰长达30年的友谊催生出多幅画像,1887年所作《列夫·托尔斯泰肖像》被认为是其中最杰出者,表现出这位"农民伯爵"和文坛巨匠的独特气质和精神魅力。

米亚斯尼茨街的叶菲姆·伊凡诺夫
1881-1882年
纸本石墨铅笔
29*20厘米
1960年从布拉格E.米勒洛娃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这幅素描由列宾创作于莫斯科的米亚斯尼茨街。画中的人物头顶微秃,须髯浓密,身份已不可考。他低垂眼帘,双手交叠于腰际,姿态谦卑。他像是来自乡野的农人,不知何故栖身于这繁华都市中。

尼古拉·伊凡诺维奇·皮罗戈夫肖像
1881年
画册单页,纸本意大利铅笔,擦笔
33.1*23.4厘米
1984年从I.I.伊琳娜尔克霍娃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皮罗戈夫(1810-1881)是一名外科医生、解剖学家、俄国军事野战外科学及麻醉学派的奠基人,还是医学教授。列宾绘制这幅素描时,恐怕不知道,就在前一天皮罗戈夫被确诊罹患癌症。画中老者的面容呈现出冷峻庄重之色,实则掩藏这无尽的悲怆。

自画像
1887年
布面油画
72.8*60.5厘米
1930年从画家之女T.I.列宾娜—亚泽娃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1887年盛夏,列宾独自踏上意大利的土地,足迹遍及威尼斯、博洛尼亚、佛罗伦萨与罗马。这幅完成于佛罗伦萨的自画像,既是对画家内心的审视,也是对其艺术生涯的阶段总结。

忏悔之前
1879-1885年
布面油画
48*59厘米
1892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N.N.明斯基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19世纪下半叶,大批俄国知识分子开始疏远宗教信仰。随着科学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进步与理性的崇拜逐渐取代了对上帝的信仰,知识分子与东正教会之间的裂痕持续扩大。列宾以画家的敏锐洞察力捕捉到这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在创作中直面无神论思潮对俄国人精神生活的冲击。

宣传者被捕
1880-1889年、1892年
木板油画
34.8*54.6厘米
1891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1874年,俄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到民间去”运动,一些激进知识分子深入乡村开展民众教育并传播革命思想。列宾关注这些知识分子的命运,构思出了该幅画作。

意外归来
1884-1888年
布面油画
160.5*167.5厘米
1885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这幅作品定格在服苦役者推开家门一刹那——这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男子很可能是民粹派甚至民意党背景的流放者。列宾通过家庭成员面对“浪子”突然归家的不同情感反应构建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戏剧场景。画家以具体社会实践为蓝本,引发了观者对那些孤注一掷的理想主义者艰难命运的深沉思考。

身着爱丁堡大学教授袍的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肖像
1885年
纸本水彩
57.8*46.3厘米
1951年根据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的孙女N.A.特里戈罗娃—门捷列娃遗嘱入藏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门捷列夫(1834-1907)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列宾为这位科学家创作过2幅肖像画,此为首幅作品。画家描绘了门捷列夫身着爱丁堡大学法学教授袍的情景,体现了他在1884年该校300周年校庆时获得的荣誉头衔。

创作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时的格林卡
1887年
布面油画
101*118.5厘米
1887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作曲家格林卡(1804-1857)作为俄国民族歌剧的创始人、俄国声乐学派的奠基人、载入世界音乐史册。由于无法请格林卡本人担任模特,列宾开创了肖像画体载的特殊表现形式:突破传统肖像画的庄重姿态,将人物置于日常家居环境中。依靠在枕垫上的格林卡仿佛正沉浸于音乐创作,厚重的乐谱更强化了这位天才作曲家的形象。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大公肖像
1891年
布面油画
93*76厘米
1936年列宁格勒科学院捐赠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大公(1858-1915)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一世的孙子,于1889-1915年担任圣彼得堡帝国科学院院长。除公职外,他更以诗人身份闻名,其多首诗作经柴可夫斯基谱曲后成为传世抒情歌曲。这幅肖像既记录了大公的军旅生涯,也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气质。

索菲娅·门特尔肖像
1887年
布面油画
124.5*121.5厘米
1951年由全苏“国际图书”协会购得(原属M.P.里亚布申斯基收藏)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钢琴家门特尔(1846-1918)侧身坐于琴凳上,背景中盛放的鲜花暗示着近期音乐会的成功。列宾笔下众多音乐家、文豪、演员与科学家的形象,共同编制了19世纪下半叶俄国社会生活的生动图景。

瓦尔瓦拉·伊克斯库尔·冯·希尔登班德男爵夫人肖像
1889年
布面油画196.5*71.7厘米
1891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瓦尔瓦拉·伊凡诺芙娜·伊克斯库尔·冯·希尔登班德(1859-1929)的人生经历极为有趣且丰富多彩。她专注慈善、出版廉价书籍、收藏艺术品。并且经营着一个文艺沙龙,在圣彼得堡创办了欧洲第一所女子医学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设了几家医院,亲自在前线救治伤员。

凯撒·安东诺维奇·居伊肖像
1890年
布面油画
125*98厘米
1929年从G.P.马利科夫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虽为杰出的工程学教授,居伊(1835-1919)一生创作了14部歌剧、大量抒情歌曲、钢琴作品,以及管弦乐和室内乐作品。还出版了700余篇探讨音乐艺术的文章与评论。列宾以卓越的技法塑造了一位兼具艺术灵性与技术理性的完整人物形象。

扎波罗热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回信
1880-1890年
布面油画
69.8*89.6厘米
油画《扎波罗热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回信》(1880-1891年,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的油画草图
1891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D.I.亚沃尼特斯基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列宾自幼熟知扎波罗热哥萨克的故事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并坚持探索历史的真实性。这幅草图展现未来油画背后的故事发展阶段。列宾已经确定了一群人围绕坐在桌边执笔者展开动作的构图布局。

斯塔索夫在帕尔戈洛沃附近斯塔罗日洛夫卡村的乡间别墅
1889年
木板油画
40*37.6厘米
1933年接收自莫斯科I.U.马特维耶夫收藏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这幅小肖像画描绘了一个晴朗的夏日,斯塔索夫在圣彼得堡郊外的乡间别墅专门摆出姿势共列宾作画。这一年斯塔索夫已是65岁,画家通过模特张扬的姿态和洋溢着“乐观”色彩的红色巧妙地强调了这一点。

穿粉色连衣裙的女子肖像
1897年纸本水彩,石墨铅笔
30*20.5厘米
1937年从A.M.列维茨佐娃处购得
画中女子身份尚未确考。据该画原收藏家说,其或为亚历山大剧院女演员之一。

手术室中的外科医生叶夫根尼·巴浦洛夫
1888年
纸板油画
27.8*40.3厘米
1891年P.M.特列季亚科夫在圣彼得堡列宾个人画展上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巴浦洛夫(1845-1916)是著名外科医生、军事医学院教授。这幅油画为实景写生创作:画家获准进入手术室绘制速写。

哥萨克瓦西里·马尔科维奇·奥列什科肖像
1888年
纸本石墨铅笔、擦笔(裱于卡纸)
29.8*21.9厘米
1990年接收自苏联文化基金会,美国A.哈默捐赠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这幅素描创作于库班地区的帕什科夫斯卡亚村——黑海哥萨克1794年建立的集聚地,是哥萨克潜行侦察兵居住的地方。

尼古拉二世和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的婚礼
1894年
布面油画
98.5*125.5厘米
1921年购自对外贸易人民委员部彼得格勒分部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
艺术家精准再现尼古拉二世皇帝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的婚礼盛况。婚礼于1894年11月14日在冬宫教堂隆重举行。圣坛前,身着近卫轻骑兵团上校红色制服的尼古拉二世与身披金色锦缎和貂皮镶边斗篷、头戴小巧钻石王冠的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并肩而立。

列夫·托尔斯泰肖像
1887年
布面油画
124*88厘米
1887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列宾在托尔斯泰(1828-1910)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为这位伟大的作家画了这幅肖像,托尔斯泰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一生。

意大利女演员埃莱奥诺拉·杜丝肖像
1891年
布面炭笔
108*139厘米
1923年接收自第一无产阶级博物馆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杜丝(1856-1924)意大利著名悲剧女演员。此刻她已褪去舞台光环,其疲惫之态通过绘画自然流露。

决斗
1897年
布面油画
52.8*104.5厘米
《决斗》(1896年,私人收藏,纽约)同名画作的版本之一
1898年由P.M.特列季亚科夫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在列宾的创作中,决斗、军官的荣誉以及事后忏悔这些主题,在多幅作品中得到演绎。1897年,列宾绘制了一个较小尺寸的《决斗》版本,观者看到的不是决斗者互相宽恕的场景,而是刚刚发生的悲剧现场,获胜者正痛苦地意识到自己所为产生的严重后果。
暮色沉思 1900——1917
晚年的自由
1900年起,列宾定居圣彼得堡附近库奥卡拉的佩纳特庄园,此处成为他后半生的居所与画室。1894至1907年,他任皇家美术学院教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20世纪初,列宾受托创作巨幅群像《1901年5月7日国务会议百年庆典》及系列草图,呈现81名国务成员,堪称俄国艺术史上的独特之作。1903年的《"多么自由!"》以浪漫笔触描绘海浪中牵手的情侣,褪去了现实主义的沉重之感。正如列宾所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我)还在无尽的艺术魅力中探寻深不可测的内涵。"年龄的增长,从未使列宾丧失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他那超越时代的艺术之光,至今仍照亮俄罗斯的艺术苍穹。

阳光下
1900年
布面油画
96*68.9厘米
1929年接收自奥斯特罗乌霍夫博物馆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画中女子是列宾的次女娜杰日达。

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安德烈耶夫肖像
1904年
布面油画
76*66.5厘米
1933年接收自I.U.马特维耶夫收藏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安德烈耶夫(1871-1919)作家兼剧作家,是列宾在库奥卡拉庄园的朋友、邻居。

弹钢琴
1905年
纸本炭笔、意大利铅笔、赭色粉笔、擦笔
45.7*29.1厘米
1927年接收自国家博物馆基金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据推测,画中是玛丽亚·阿尔贝托芙娜·费多娃,是一位歌唱家、音乐教师,同时也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授。

谢尔盖·维特肖像
1903年
布面油画
81*81厘米
1905年由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理事会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这是列宾为鸿篇巨制《1901年5月7日国务会议百年庆典》所作的一幅习作。画中维特(1849-1915)的形象生动令人难忘。他生前担任过政府里的各种高级职务,为俄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以出色的外交家身份扬名于世。

伊凡·高列梅金和尼古拉·盖拉尔德肖像
1903年
布面油画
1924年接收自国家博物馆基金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这幅双人肖像画捕捉到高列梅金(1837-1917)与盖拉尔德(1838-1929)两位政治家专注而私密的对话瞬间。

受伤的人
1913年
布面油画
40.5*58.2厘米
《决斗》(1913年,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藏)的预备习作
1927年莫斯科,E.D.杰多娃根据S.I.杰多夫遗嘱捐赠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这幅画作呈现了一名在决斗中受伤者脸上痛苦男子的特写。

1812年被围困的莫斯科
1912年
布面油画
100.5*143厘米
1972年根据S.I.杰多夫遗嘱接收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为纪念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胜利100周年创作。作品是列宾后期艺术探索的典范之一。

果戈理焚烧《死魂灵》第二手稿
1909年
布面油画
81*134.5厘米
1909年由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理事会从画家处购得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讲述的故事与果戈理生命的最后岁月相关,此时作家陷入严重的精神危机。绝望中,内心的疑虑让果戈理痛苦不堪,他在去世前不久,焚烧了《死魂灵》第二手稿及大量创作手稿。列宾称这幅画作为“果戈理的自焚”。

自画像
1909年
纸本水彩
36*27厘米
2019年由“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支持基金”捐赠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1899年,列宾在圣彼得堡附近的度假村落库奥卡拉购置一小块土地。这个家被命名为“佩纳特”:在古罗马神话中“佩纳特”诸神是家庭的守护者,寓意对家庭与家园的庇护。1903年,列宾彻底离开俄罗斯首都,其晚年创作生涯与“佩纳特”息息相关。他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人生旅程,去世后也被安葬于此。

纳塔利娅·鲍里索夫娜·诺尔德曼肖像
1910年
纸本炭笔、意大利铅笔、赭色粉笔和水彩
33*24.7厘米
1925年接收自茨韦特科夫画廊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诺尔德曼(1863-1914)是列宾的第二任伴侣,拥有作家(笔名“塞韦罗娜”,或双姓“诺尔德曼—塞韦罗娜”)、专业摄影师等多重身份。

“多么自由!”
1903年
布面油画
179*284.5厘米
1918年购自叶尔马科夫收藏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
在20世纪初俄国绘画艺术多元发展的背景下,列宾创作的这幅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作品引发广泛反响。尽管画家本人坚持称该作品的创作灵感仅源于他在芬兰湾岸边库奥卡拉的生活体验,但评论家们却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画中那沉醉于汹涌海浪之中的青年男女形象,蕴含着某种寓言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