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

标签:
故宫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绿洲 |
分类: 闲篇 |
2024.3.15日周五,晴。

2.1
德丹
2.2黑格拉























































“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由沙特阿拉伯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法国埃尔奥拉发展署提供支持。展品总数230余件,以精彩纷呈的沉浸式观展体验,为我们展现埃尔奥拉壮丽的沙漠河谷绿洲景观和繁荣悠久的历史文化。

埃尔奥拉( AIUla
)被誉为"活态博物馆",这个称号源于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自然遗产和璀璨的人文历史,沙特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点黑格拉就在这里。
埃尔奥拉位于西亚(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西北部,距离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1100公里,历史上,埃尔奥拉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旅的重要枢纽,商队络绎不绝。它见证了横跨阿拉伯半岛的贸易繁荣,也是众多宗教朝圣者的圣地。在这里,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民族交汇融合,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德丹人、利哈亚尼人、纳巴泰人和罗马人,曾在埃尔奥拉建造城市的古老民族,为这片沙漠带来了生命与活力。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独特的文明和建筑风格。如今,这些城市的遗址依然屹立在沙漠之中,见证着过去的辉煌。
展览分四个部分:
1、史前时期到青铜时代
2、阿拉伯半岛北部诸王国的遗迹
3、文字和语言
4、现代埃尔奥拉

勒瓦卢瓦芯
公元前75000年
燧石 8.6*8.9*3厘米

山羊、角、角鞘、带角的颅骨和骨碎片,“角箱”中仪式性动物堆积的一部分
穆斯塔提尔
约公元前5200年
角蛋白、骨头
阿拉伯半岛北部地区已发现了近1000座大小各异的穆斯塔提尔,反映了该地区最初的游猎群体为动物赋予了重要象征意义。当时的社会中,这些动物遗骸可能用于某种仪式或集体活动。

野山羊骨、角和角鞘,“角箱”中仪式性动物堆积的一部分。
穆斯塔提尔
约公元前5200年
角蛋白、骨头

牛骨、角、角芯、角鞘、带有一只角的颅骨,“角箱”中仪式性动物堆积的一部分。
穆斯塔提尔
约公元前5200年
角蛋白、骨头
经挖掘发现在"穆斯塔提尔"(矩形遗迹)中有野生和驯化动物骷髅的祭祀遗存,在此次特展中也进行了展示,上面的这个牛骨(牛骨、角、角芯、角鞘、带有一只角的颅骨),是角箱"中仪式性动物堆积的一部分。
有祭祀及仪式意义的穆斯塔提尔和各类驯化动物的骸骨遗存为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提供了证据,公元前约5000年的人类生活痕迹,在此被清晰描绘。

木炭样本,出自“角箱”
穆斯塔提尔
约公元前5200年
木炭



香炉
公元前4-前3世纪
砂岩 72*26.51厘米

有三个动物饰带装饰的柱子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4-前3世纪
砂岩 140*49*43厘米

印有德丹语铭文的香炉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6-前2世纪
砂岩 42*24*21厘米
译文:“拉比及其子阿卜德比塔特以此雕像供奉盖拜特神,愿神赐福于他们及其后代”。

有狮子装饰的浅浮雕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6-前4世纪
砂岩 33*46*15厘米
狮子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埃尔奥拉地区的岩石艺术和浮雕作品中,偶尔也见于小型雕像。其中最为壮观的是雕刻在悬崖壁上,守卫在墓穴两侧,俯瞰德丹遗址的两对狮子。这些狮子不仅是墓穴的守护者,也是力量的象征,代表着神明和君主的权利。这块小型浅浮雕描绘的是一只母狮哺育幼师的场景。

骑骆驼的人,其上德丹语铭文提及一个名为“Afkal”的男人或“一个神职人员”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4-前3世纪
砂岩 30*40*15厘米

有排水槽的祭坛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4-前3世纪
砂岩 12*28*20厘米

供桌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5-前1世纪
砂岩 30*45*42厘米
在德丹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中,供桌是常见的一种可移动文物。供桌在丧葬仪式中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放置在逝者的墓穴附近。大多数供桌上都有专门用于浇奠的排水口。

供桌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5-前1世纪
砂岩 112*46.5*12厘米

手印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4-前3世纪
砂岩 40*60*18厘米

有蛇形图案装饰的建筑部件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4-前3世纪
砂岩 25*28*11厘米
古代石匠都会对砂岩进行处理,这是一种易于加工但也易碎的材料。石匠们从大型采石场中获取建筑材料,用于建造庙宇、住宅和其他纪念碑。他们用石雕刻纪念碑,以精湛的技术在砂岩上雕凿出平面的纪念图案,有时尺幅巨大。雕刻过程中的任何失误都会影响纪念碑最后呈现的外观。

有三只野山羊装饰的建筑部件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4-前3世纪
砂岩 20*44*27厘米


男人雕像,从膝盖处断裂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4-前3世纪
砂岩 185*83厘米
这些大型雕像受到埃及艺术风格的影响,来自德丹大神庙。“利哈亚尼国王”时期(公元前5-前1世纪),这些雕像耸立在神庙之中,用于敬奉盖拜特神。雕像可能代表国王,向盖拜特神祈求恩赐和祝福。其中一尊雕像的铭文提到了“利哈亚尼国王”。

雕像头部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4-前3世纪
砂岩 45*30*16厘米

提及在乌姆代拉季神庙进行朝圣的德丹语铭文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4-前3世纪
砂岩 32*32*28厘米
乌姆代拉季,意为“阶梯之母”是公元前4-前1世纪有利哈亚尼国王建造的一座神庙,坐落在德丹古城对面的山顶,可由一段在岩石中凿出的台阶进入。乌姆代拉季与山谷中的其他神庙一样,用于举行绿洲之神盖拜特的祭祀仪式。一些铭文记载了人们前往这座神殿的朝圣之旅。
铭文:“哈陶迪耶特人和他(们)的领主拉菲德【在神庙】进行了朝圣,愿衪青睐并【帮助】他们,法哈{什}的大儿子劳兹【安】之子古沙姆在位元年。”

还愿圣像碎片中的人脸
乌姆代拉季
沙特阿拉伯旅游与国家遗产委员会发掘出土
公元前5-前1世纪
砂岩




一位纳巴泰人的完整骨骼(头骨复制品)瓦布女儿希纳特墓(墓葬IGN117)出土
黑格拉
纳巴泰时期
骨骼、树脂
黑格拉的气候环境非常干燥,使纳巴泰墓葬的人骨、有机物和葬礼相关的物件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这让专家能还原出典型的纳巴泰丧葬仪式。人们通常先在家中为逝者的遗体做好入殓的准备,然后用三层织物将其包裹,其中一层是染红色的羊毛织物,另外两层是天然亚麻布。有的逝者颈部还会挂上一串新鲜的椰枣。随后人们将遗体放入皮革织物中,运送至墓穴内。最后遗体被放置于木棺中,或直接安置在墓穴地面上。

未彩绘的碗,底部有孔,
本地生产,墓葬IGN116.1出土
黑格拉
公元50-70年
陶 6*0.5厘米,直径14.5厘米

双耳梨形罐碎片
墓葬IGN116.1出土
黑格拉
公元50-70年
陶
40*28*0.7厘米,直径10厘米
此展品出土于墓葬IGN116.1门前,是一整套陶器组合的一部分。组合中还包括其他的罐、碗,以及一口用于烹饪的锅,均可追溯至公元50-70年。这些陶器可能是一次性或短时间内分数次存放于此。这座墓前举行过特定的仪式。有些碗带有烧痕,可能曾用于焚香。

纳巴泰彩绘碗
本地生产,墓葬IGN97出土
黑格拉
公元1世纪
陶 5*0.4厘米,直径14.5厘米

带有流苏的纺织品
墓葬LGN97出土
黑格拉
纳巴泰时期
纺织品 25*20*1.5厘米

纳巴泰彩绘碗碎片
佩特拉进口,墓葬IGN116.1出土
黑格拉
公元50-70年
陶
18*8.5*0.2厘米,直径20厘米

带有玫瑰花型图案的石头
LGN132出土
黑格拉
砂岩 46*27*19厘米

化妆匣
纳巴泰神庙,出土自有城墙的黑格拉古城
公元1-3世纪
青铜 12.3*17*12.3厘米
从黑格拉发掘出土的文物数量并不算很多,但有些品质精良,充分展现纳巴泰工匠们的高超技艺,特别是在金属工艺方面。其中有一件化妆匣尤为特别,因此人们虽然在阿拉伯半岛南部也发现了类似的三脚支撑,但这件的图案却是典型的纳巴泰风格:其脚部的锯齿形设计让人联想到纳巴泰墓葬立面的梯形顶部。

五颗白色圆珠
黑格拉
约公元前100年
石灰岩 1.6*1.9厘米

刻有拉丁语铭文的祭坛,为保佑罗马皇帝卡拉卡拉的献词
罗马堡垒,黑格拉
公元213-217年
砂岩 63*43*23厘米
这些文物可追溯至公元2-5世纪的罗马和罗马晚期的黑格拉。其中大多数出土自罗马堡垒,这是罗马在公元106年吞并纳巴泰王国不久所建。当时罗马军团、骑兵援军和骆驼部队驻守在黑格拉,这也解释了这里为何会出现拉丁语铭文,因为那是罗马军队的官方语言。


这些石头上刻有德丹语铭文,这是一种在公元前一千纪后半叶在德丹使用的语言文字。德丹语和阿拉伯语非常接近,但与迄今所知的阿拉伯语的古代形式又有所区别。埃尔奥拉地区至今已经发现2000份德丹语铭文,其中大部分是简单的涂鸦或宗教文本。德丹语由28个字母组成,往往用竖线分隔单词。

印有德丹语铭文的过梁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5-前1世纪
砂岩 26*60*40厘米

印有德丹语铭文的香炉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4-前3世纪
砂岩 70*26*25厘米

印有德丹语铭文的过梁,提及了德丹人的工事
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公元前5-前1世纪
砂岩 35*220*50厘米
译文:“德丹(城)为主神盖拜特神搭建了祭台,并为集水池举行了净化仪式,愿袘保佑和帮助这里的人们。乌韦斯之子,工匠*奈伊为主神制作了(这些设施),愿袘保佑他”。

古代阿拉伯半岛北部语言涂鸦
可能位于希斯迈,埃尔奥拉地区
石头 33*17*25厘米
译文:由迈亚什所作




马灯
居住区,黑格拉
公元5-6世纪



查尔斯·道蒂(1843-1926年),《阿拉伯半岛北部收集的碑文文献》
1881年
纸本(纤维材料) 28*31厘米
19世纪和20世纪初,人们开始系统地探索和研究阿拉伯半岛北部。其中泰马、德丹和黑格拉这三处遗址引起早起探险家的浓厚兴趣,包括英国人查尔斯·道蒂、德国人尤利乌斯·奥伊廷,还有法国人查尔斯·胡贝尔、安东尼·若桑和拉斐尔·萨维尼亚克。


尤利乌斯·奥伊廷(1839-1913年)《阿拉伯的纳巴泰铭文》
1885年
纸本、半布面
36*23.9*2.1厘米

电报机
20世纪早期
木、钢
铁路检票员的帽子
20世纪早期
纺织物、皮革、金属
带有奥斯曼铭文的灯
20世纪早期
金属、玻璃
标有“汉志”的铁路元件
20世纪早期
钢
带有引擎图案的怀表
20世纪早期
银制
“麦地那圣城的铁路”《画报》杂志
1908年10月3日



穆罕默德·法拉杰
《三个太阳,三个祈祷者,一个为过去,一个为现在,一个为未来》
2022年
纸本、棕榈叶颜料
85*60厘米
86*60厘米
87*60厘米
前一篇:故宫——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