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2019-03-29 16:38:17)
标签:

开封

禹王台

繁塔

铁塔

分类: 旅游

我们走到禹王台东门,没有发现售票处。经询问当地人,被告知这里不要门票。我们开始还感到挺庆幸,但进入园内,发现这里是一片衰败、破旧的景象。满地的枯枝落叶无人清扫,草地树木无人打理。公园内的厕所门口贴着卫生责任人的名字,里面实在不堪。我们赶快沿着小路到古吹台、禹王庙匆匆走过。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禹王台公园位于开封东南部,占地397亩,原是古代梁园遗址,距今已两千五百多年,是开封市历史最悠久的游览胜地。著名古迹禹王台兀峙于高台之上,古吹台上有春秋时晋国的大音乐家师旷抚琴的雕塑。古吹台上中间为禹王殿内供奉着禹王像,禹王用疏导的方法,劈三峡,挖渠道,使洪水汇成江河,流入海洋,他为治水,日夜操劳,他在八年的治理洪水期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决心不把洪水治好,永不回家,大禹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奋斗,终于治服了水患,建立了丰功伟绩,受到了天下百姓的拥戴。

 

 

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繁塔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这个是禹王台原来的西门现在不用了。

繁塔又名慈寺塔,慈寺塔位于开封城东南,又名天清寺塔,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是一座六角形阁式砖塔。因塔所在高台古时多居住繁(po)姓人家,故俗称繁塔。该塔原为九层,极为壮观。至元、明两代,由于自然和人为的损坏,只余三级。后人在残塔上增筑了小塔,形成了如今独特的钟式塔形。经实地测量,现存塔高36.88米。繁塔全身内外遍嵌佛像砖,一砖一佛,共108种6925块,是研究宋代佛教人物造型的艺术宝库。排列在二层塔室前壁的20位乐伎造像皆菩萨装束,身披绥络头饰化佛,各持排萧、笙、贝、铜钹、羯鼓、琵琶等13种乐器,是目前仅见的阵容完整、乐器种类齐全的宋代寺庙佛乐组合。

 

 

铁塔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游中原古城开封(三)
开宝寺塔。因塔的外壁使用的是琉璃面砖而呈现铁锈色,故被称为铁塔。该塔建于皇佑元年(1049年),为八角十三层仿楼阁式,现地面高度55.08米。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分,呈现出秀丽流畅的轮廓。特别是塔外壁镶嵌的模制花砖,更是精美异常,计有佛、萨飞天、宝相花、莲花、牡丹、狮子云龙、麒麟等多达50余种。此外塔身砌筑使用了20余种仿木结构的造型砖,如勾头、重唇板瓦、腰莲瓣砖、圭形刑门云纹砖等,对塔的稳固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宋代匠师高超的营造技艺。

 

 

离开繁塔后,我们乘坐公交车去了下一个景点,位于开封城东北隅的铁塔。我们每人花费15元买了半价票。进入园内,老远就能看见高高耸立的铁塔。我们走到塔前,发现有一售票处,我们被工作人员告知,如要登上塔顶,则需另行购票。所以我们每人又买了每人15元的半价票,开始了向塔顶的攀登。进入塔内,我们沿着石阶逐级向上攀登。因其内部空间非常狭窄逼仄,上下爬梯人若相遇,则必须侧身小心让过。加上每层阶梯又很高,光线昏暗,没上几层,我们都已经浑身大汗,腿脚发软。最后经过极其艰苦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顶峰。与我预想的不同,这里最高处是封顶的,根本看不到外面的景致。顶层也没有能让我们休息喘气的空间,我们只能再次咬牙一步一步向下走,最后走到地面时,浑身都已湿透,两条腿不停地哆嗦。这对于我们这些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实在是玩儿命的事。

 

 

拖着两条快抽经的腿,我们乘坐出租车回到酒店。休息片刻,感觉还行,我们则去了开封另一家老店“邢家锅贴店”的饭馆。我们没有点该店的锅贴,而是要了两碗米饭,一份肉丝炒韭黄和具有开封特色的锅贴豆腐。其实锅贴豆腐与豆腐无干,是用鸡肉和鱼肉打碎、搅拌后再裹上面油炸的,看外形有点像西餐的炸猪排或是炸鸡排。这顿饭共花费70元,味道还是不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