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中国古代缂丝刺绣展

标签:
辽博古代缂丝刺绣精品 |
分类: 闲篇 |
紫鸾鹊图谱立轴
北宋
此幅完整地保存了两组图案,每组又五横排画鸟组成,纹鸾、仙鹤、锦鸡、孔雀在牡丹莲花丛中展翅飞翔。1920年春天朱启钤游北京琉璃厂海王村,购于博韫斋,并得知此物出自山东潍坊陈氏家族。
紫鸾鹊屏
北宋
原为《唐孙过庭书千字文卷》包首。包首为手卷卷起后包裹着外面的部分。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记载唐代开始缂丝用于书画的装裱,宋代开始最珍贵、最讲究装裱材料。
朱克柔山茶蛱蝶图册页
南宋
蓝地织盛开的山茶花,遗址蝴蝶萦绕期间。左下角缂织“朱克柔印”印。此幅以宋代花鸟画稿为织造。朱克柔—南宋时期云间(今上海)的缂丝艺术家。清雍正、乾隆间归安岐所有,后入清宫后汇入《宋刻丝绣合壁册》,《石渠宝笈重编》著录。
赵佶木槿花卉图册页
北宋—南宋
采用宋徽宗赵佶的画稿织造。右上方织“御书”葫芦印,并有“天下一人”墨押。明代为山西蒲坂杨氏所有,右下有“蒲坂杨氏家藏”印。前雍正、乾隆间归安岐收藏。乾隆时期流入宫内。汇入《石渠宝笈重编》著录。
牡丹团扇
野凫蓉荻镜芯
南宋
清后期为皇族盛昱所藏,有“宗室盛昱之印”“显亲王府图书印”印。盛昱,字博熙,隶满洲镶白旗,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的长子)七世孙。
瑶池献寿图立轴
宋代—元代
原为清宫收藏,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印”印。
蟠桃春燕图立轴
南宋
原为清宫收藏,有“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印”印。
梅花绶带图立轴
明代
清初为湖北孝感的收藏家程正揆收藏,有“程正揆印”后为山西汾阳李氏家族所以,有“汾阳后裔“李氏家藏子子孙孙永远宝守”印。
万年枝图折页
仇英水阁鸣琴图立轴
明代
仇英是明代著名的文人画家,“吴门四家”之一,其作品是苏州缂丝艺人摹缂的主要对象,此幅以仇英的绘画作品为稿本缂织而成。
米芾行书白居易《太平乐诗》立轴
明代
曾清宫收藏“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印”印。
米芾行书李商隐《九成宫》诗卷
明代
原色地,蓝色纬线摹缂米芾书唐代诗人李商隐《九成宫》诗。此幅清代为恭亲王所藏。卷首有“神品”圆印。
岁朝图立轴
清代
此幅应该是为宫廷专门织造。龙纹掺以捻金线缂织,中间直上直下的正体字,织造难度很大。
李白《春夜宴从地桃花园序》图轴
清代
以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宴从地桃花园序》为题制作。
曾为清宫收藏有“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重华宫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印”印。
乾隆临王毂祥雀雏待饲图卷
清代
乾隆模仿明代画家王毂祥的作品。
曾为清宫收藏有““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印。后流入恭亲王府,隔水绫上有“皇六子”“恭亲王宝”“载滢藏”印。
乾隆临李迪鸡雏待饲图卷
清代
乾隆临摹南宋画师李迪作品,并题词以父母之官表示对灾民的恻隐之心,缂丝艺人按稿本织造。曾为清宫收藏,缂织“古稀天子之宝”“五福五代棠古稀天子宝”“寿”印。
红衣释迦牟尼像立轴
释迦牟尼像立轴
群仙祝寿图立轴
天官图立轴
清代
天官是道教所奉三官之一。右下角有“新安朱氏宝藏章”“遂处堂杨青严真赏”收藏印
刺绣
海棠双鸟图册页
宋代
刺绣折枝海棠,双鸟呼应成趣。明代由安岐收藏有“古香书屋”“安仪周家珍藏”印。
梅竹鹦鹉图册页
宋代
一幅典型的工笔花鸟稿本。此幅流传有序,明末清初为姜绍书所有。后为安岐收藏。乾隆年间入清宫有“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后赐给恭亲王奕钤,有“继泽棠珍藏印”印。
双面绣茶梅蓝鹊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