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秋游沈阳——吃喝玩乐

标签:
沈阳天主教堂中心庙中街 |
分类: 旅游 |
2018年9月6日
我们离开酒店,过马路向南走了大约200多步,就看到了路西侧矗立着一座哥特风格的天主教堂。教堂虽然古旧,然而外观宏伟,院门齐整,教堂正面顶部的耶稣像金光灿灿,很有震慑力。这在国内实不多见。
我们在外面拍了一些照片,发现外人是可以进入院子的。进入院门,看到这里游人不多,整个院子很清净。我们围着教堂又拍了若干照片。教堂西侧的“主教府”作为教堂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外人不能进入参观。我们在感叹教堂建筑、院落的大气、洁净之余,发现主建筑教堂是可以进入参观的。
进入教堂后,一所庄严、华美的天主教堂呈现眼前。今日无布道活动,堂内整洁肃静,此处既无丝竹之乱耳,亦无人声之喧嚣。一位正在搞卫生的女信徒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该教堂的概况。教堂原建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是法国传教土方若望所建。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现存建筑为1912年由南满教区法国苏悲理斯主教利用《辛丑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在原址上重建的。整体建筑格局沿袭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至今也有100多年了。
沈阳天主教堂
沈阳红楼
张氏帅府是沈阳民国史上最重要的历史遗迹,帅府建筑群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是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四部分组成的庞大建筑群落。
西院红楼群是张氏帅府中规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筑群。红楼群由东、西厢楼,1至4号楼和一栋建国后建成的职工俱乐部等7栋建筑组成,整体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红楼群由国内著名设计师杨廷宝设计,并面向国际招标。1930年5月,红楼建筑群动工修建。以北欧古典主义风格为主要特点,属于英国都铎哥特式的设计风格。红砖外墙,局部以混凝土饰面,红白相间。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希望不再修建,但施工的外国公司不同意,最后日方迫于国际压力接手履行合同,支付了建筑费。1933年红楼群全面竣工,张学良本人并没使用过红楼群,而被日本方面占领使用。
随后团队成员分手,我和塞乐万准备去据称是沈阳王府井的中街逛逛,老姐和老屋自行活动。这时天上下起了小雨,不过并不大,不影响游人闲逛。我们在中街转了一圈,在一家商店买了一个有点时尚的小帆布包和一条小丝巾。中午在恒隆商场的一家专做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的开放式餐厅里吃了著名的小鸡炖蘑菇。
中心庙
皇城老铜行巷堵头,建着一座中心庙。在沈阳故宫的东北角上,跟宫内的大政殿、御花园只有红、灰两道墙之隔。故宫当年修建时,没有将它迁走,而是特地因为它而在北墙上留了个长方形的豁口。
中心庙占地仅半亩,里边琳琅满目,如今可谓高朋满座、少长咸集,庙小神仙多。中心庙,实际上忠义千秋庙是关帝庙,明朝筑沈阳中卫城时就有了。关公、城隍、财神、山神、土地、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再加上十不全,小小一座中心庙,挤了八位神仙!
刘老根大舞台
沈阳名菜——小鸡炖蘑菇,小鸡和蘑菇都不多,宽粉条到不少。
沈阳街景
下午1:30,我们结完账离开酒店。因为有雨,打车十分困难。加上我们所住酒店前面是一条单行道,结果半个多小时都没有拦到出租车。后来叫了一辆专车,终于把我们及时送到了沈阳北站。回想来沈阳的四天,真是来时秋雨,去时亦秋雨。此时此刻,心里突然有了一丝意犹未尽的感念。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