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绝大多数女人都爱逛街。女人挎着包,悠哉游哉地走在大街上,在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中穿行,如鱼得水,那叫一个惬意。所有的男人都不理解女人爱逛街的嗜好,最痛苦的事情,就是陪女人逛街。我听到过许多做丈夫的都在抱怨,说最好离“逛街”的女人远一点儿,因为女人在逛街时非常专注,会忘记自己身边的丈夫,让他们备受冷漠。我还听到办公室的一位男士说,女人逛街时,眼睛早已被商品勾走了,甚至魂儿都被商品勾走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和她一起做“机器人”,默不作声地跟着她,随她去。
我觉得很好笑,女人为什么爱逛街?真的是被商品“牵着鼻子”走的吗?女人真的是“物的崇拜者”吗?我觉得女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单纯也最复杂的动物,没有人说得清楚女人到底需要什么。女人天生与“物”走得很近,但却未必是“物”的俘虏,倒是在“物”中可以还原女人的本真呢。
记得在我年轻的时候,在我还没有觉悟到“逛街的需要”时,我是不大爱逛街的。有一次,我和一位研究员大姐乘车出去办事,我们随意地聊着天。她问我,“你爱逛街吗?”我说:“一般般。”她笑着对我说:“我年轻的时候,是很爱逛街的,有一次,我为了买到一把可心的小刀,那种能折叠的水果刀,你知道吗,我跑遍了北京市的各个商场……现在想想,都好笑。”这位女研究员经历非凡,年轻时曾经出演过电影《女篮五号》,还是主要演员之一,相貌很出色。我望着她那沉浸在幸福回忆中的脸,忽然有了一种感动:看看她现在成熟而深刻的样子,怎么也不会想到她还曾经那么青春过。我在猜想,她一定还会有许多不被人知的浪漫伴随过她,只是现在,工作的重任让她变得几乎不是“女人”了,忙碌中的她成了另一副样子,成了一个不苟言笑的正人君子,真的有些遗憾。
实际上,我在工作中也是一个不苟言笑的正人君子,工作让我们泯灭了性别。由于我天生不爱“唠叨”,不爱碎嘴子唠家常,所以,大家对我很不了解。有一个办公室的男士,可能认为我“油盐不近”吧,竟然问我:“你在家里做饭吗?买菜吗?”害得我哈哈大笑。“不做饭,吃什么?老公、儿子总要‘养大’的吧。”他不解:“老公……也要养大?”我说:“是呀,女人都是把老公当作‘孩子’的,不是吗?”大家都笑了。我不是圣人,也不想做圣人,超凡脱俗,男人能做到,女人却做不了,因为女人的生活,就是俗而又俗的。女人唯一能够修炼的,就是俗中有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手中有针线,胸中有文章”,这也就是女人极佳的境界了。除非不结婚,结了婚的女人迟早是要和“物”打交道的,谁又能逃得过呢?
说起老公,我家的林子,是一个最不爱逛街的人。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他一点儿耐心都没有,一说逛街,就一脸苦相,极不情愿。几次回合下来,我也知道了,带上他去逛街,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于是我便习惯了独往独来。记忆中有几次他随我去逛街,不是我把他当作“大件寄存”了,让他在附近的茶座或书店等我,就是为他找上一个“目标”,让他到哪里哪里去调查什么,如,电话是不是该交费了,银行是不是有什么新规矩了,他不必执行,只需要打听一下而已。我可不愿意自己的身边有一个“掣肘”的人,影响我逛街的情绪。我基本上是一个理性消费者,买到必须的物品,极少闲逛,因此,我们逛街的效率很高,回程中,林子必然成了“载物”者,害得他经常叫苦连天。在我的记忆里,他太讨厌购物了,以至于我都不敢有什么奢望。慢慢地,让他陪我去“逛街”的想法,荡然无存,只好自己“独行往来”。一个人逛街,真不浪漫,好是没趣,慢慢地,我也不大喜欢逛街了。
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我彻底改变了对林子的看法,也改变了对逛街的看法,他真真地给我上了一堂课。那是在2000年,在以色列,他在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做外交官,责任重大,工作很忙,以色列的不安定,使得大家内心很紧张。那年,我去探亲,早上下了飞机,我闲不住,竟然自己跑到街上去闲转,特拉维夫城市的中心商业街我半天就都转完了。晚上林子回到家,我告诉他商店我都转过了,他诧异,说:“你真胆大,自己就出去逛街了?”我说:“是呀,在国内不都是如此的吗?”他说:“在这里不一样。”我问:“为什么呀?”林子说:“安全情况比较特殊,还是不要一个人逛街为好。”我“哦”了一声,说:“那好吧,不逛也罢,反正我也不大爱出门的。”后来,因为林子很忙,没有时间和我一同出去,逛街的机会很少,我也就不再惦记“逛街”了。我更多的是到地中海海滨去游泳,或者是看书,以色列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我开始研究宗教问题,那段时间很有收获。
三八节到了,女同志休息半天,使馆里要安排一次女同志的活动。征求大家的意见后,馆委会开会讨论,有人建议女同志看一场电影,有人建议为女同志包一次饺子,女同志休息,由男同志包。怎样才好,林子发了言,震惊四座。他建议,组织女同志逛一次街,逛商店!这个建议本身很普通,但是他的话却不普通,他说:“做一件好事,就要做到人家的心里去,否则就不要做。爱逛街是女人的天性,在一定意义上说,不爱逛街的女人不是好女人。女人若都像男人一样,那世界还有什么意思?所以说,逛街是女人最大的满足,为什么不满足她们一次呢?”馆委会成员都是男性,林子的话让所有的人都乐了起来,最后一致同意“逛街”方案。使馆里所有的人,都在心里默默地赞同着林子,敢于把生活中的看法,拿到高级别的会议上去表达,一点儿遮掩都没有,一点儿都不像他刚性的工作作风,在官场上,这种人很少了。后来,林子的话成了使馆里的经典语言:“不爱逛街的女人不是好女人”,这么极端的话他也能说得出来!大家都来问我:“你是不是特爱逛街呀?”我说:“很遗憾,看来我还得努力学习‘逛街’,否则我就不是好女人了!”我没有想到林子是这样看待“逛街”这件事的,看来他的所做和他的所想相差甚远呢。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都是暗藏道理的。女人爱逛街,因此浪费了许多时间,但是她们在逛街中学习世界,也创造了生命之美;女人爱逛街,因为她们是感性的,直接的“物”的吸引,是女人灵感的来源;男人创造商品世界,女人消费商品世界,所有的“物”都是女人搬回家的,换言之,女人是男人生活的动力;生产力是什么,就是男人创造女人想要的东西,琳琅满目的商业街,都是为女人设立的;世界为什么需要精美,是因为有女人的存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最丰富的是女人的眼光;男人从逻辑中得到真理,女人从感觉中“悟”出真理;女人不能自以为是,其实男人更了解女人,更了解世界,尽管他们不说,尽管他们总是别扭着,但他们心里什么都明白,他们知道,没有女人的世界,一定会是暗淡无光的。
所以我说,女人在懵懵懂懂中引领着精明强干的男人走过了几千年,还要无穷尽地走下去,走下去!而男人们,所有的劳动者,所有的管理者,所有的权贵们,说穿了,都在无怨无悔地为女人服务着。因为,商品社会,就是“女性拜物”的社会,没有女性的挑剔眼光,所有的商品一律“灰色”就够了,哪里还有千姿万态的“物”,也就不需要千姿万态的“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