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樽明月
金樽明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00
  • 关注人气:14,8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月清风-2】你相信人世间有“缘分”吗?

(2009-06-23 01:22:12)
标签: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评论

原创

思想

新锐

草根

诗人

名人

价值文学

文化

分类: 《明月清风》散文集

 

    这个周日(6月21日),我正在和一些朋友们在一个朋友家做客。我们这群人是一个小集体,我们之间的渊源很深。1993年,我们共同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常驻了一年,分属不同的部门,有武官处的武官,有商务处的外交官,林子则是科技处的外交官,大家相处的很好。回国以后,大家在不同的单位工作,也都曾经工作繁忙,担当着某种责任,但友谊却始终没有中断。从那时延续至今,大约每个星期,都要轮流做东,邀请别人到家里去玩儿,做上一顿好饭,大家吃着聊着,有时候也打打麻将。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往来,16年过去,现在大家心照不宣地有了一种珍惜,很难说清我们在坚持什么,只是,每一个人都珍惜着一种“缘分”。记得我曾经对林子说,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很难得,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友谊更难得,有过海外经历的家庭之间的友谊,那是更加更加难得的。我们之间的这种“缘分”,让我们彼此之间都像是家人一样,互相之间了解之深,像兄弟姐妹,真正是可以“无事不晓、无话不说”的。

 

    因为有事,我们的聚会林子没有去。中午,林子打来电话,他说,收到我们院秦院长寄来的书,在电话里,林子就开始忍不住地赞叹,说,“是秦院长写的游记,一本很厚的书,巨著,我粗粗地翻看了一下,真不容易啊,你回来看看吧。”我在电话的那头“哦、哦”着,心里在想,林子能这么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这件事,可见他是很看重这本书的。放下电话,朋友们问,什么书,还要马上通报呀?我开始给他们讲我所知道的关于这本书的事情,与他们分享着曾经的一些故事。

 

    秦院长,名秦伯益,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留学苏联获副博士学位,军衔为少将,中国工程院卫生学部首批院士,是中国神经精神药理学领军专家。在科学领域里,成绩卓著,获奖无数,又是一个少见的精通文学、精通古代诗词歌赋的人,文学的底子深厚,是我非常敬重的科学家和文人。在科学界,像秦院长这样少有的“两栖学问家”,我还是很少看到的。他具有严谨的科学专长和科学态度,又擅长文学及文字,对古诗词的理解非常人所能达到的水平。他称得上是科学界的“文人”,同时,他的口才很好,又是一个擅长讲演的人。我曾经听过他讲解古诗词,朗朗上口,字字珠玑,听他的讲课很享受,不比真正的文学教授差呢。他是军人,少将,诺大的医学科学院,他的管理游刃有余,大气与潇洒,是留给他身边的人的最深刻的印象。他退休以后,开始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我知道他去了很多地方,照了很多相片,也写了很多游记。他说他要送给我一本他写的书,我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

 

    回到家里,当我捧起这本书时,对我的震惊还是出乎意料的。书名为《秦伯益游记----美兮九州景》书很厚,足有三斤重,16开纸,542页,文字45万字,2568张他个人拍的风景照片,真是了不起呵。书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喜欢独游。”简单的一句话,就能看出他的风格。独游,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尤其对一个科学家来说,这个挑战不一般!

    接着,秦院长写到“大概还没有人像我这样在中国游览了那么多的名胜古迹。现在没有,古代更不会有。把话说得这么满,凭什么?不妨先列出一组数字:

 

        中国的世界遗产37个,全部游过了。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20个,全部游过了。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110个人,全部游过了。

        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全部游过了。

        中国首批国家遗产30个,全部游过了。……

        此外,中国历代相传的‘天下第一’20个,也全部游过了。

        至于省市一级的名胜古迹,那就无法计数了。”

 

    这组数字,对于一个“独游”者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容易的。更难得的是,他还要不间断地写游记,还要照大量的照片,回来要整理出书,这项工作的工程量之大,难以估量。有谁理解他的那种精神与追求,一个很有造诣的科学家,退休以后,他说,“要换个活法”,于是,他选定了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一个前无古人的目标。曾经是“前呼后拥”的将军,现在放下一切,远离官场,不接受任何单位的邀请,耐得住寂寞,用一种“思想”引领自己,凭着自己一人之力,游历了中国大部分名山大川,历史古迹。他所选择的路,是一条常人难以坚持的艰难之路呃。

    但是,他做到了,他用一人之力量做到了,可尊敬,可佩服,令人赞叹不已。

 

    他的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我会认真去读的。一边读,一边思索,竟然在随他一起遨游祖国大地之时,也感受着一种“缘分”在。有时感到说不清到底是一种什么缘分,只是有一种缘分无处不在,我能切实感受得到:

    那天的五天以前(6月16日),我的博客名称一直是“踏遍青山”,我喜欢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只是,网上同名太多了,不得不更改。而此书的第一章题目就是“踏遍青山”,我望着这个熟悉的名称良久,看来,我们是走在同一条“踏遍青山”的路上的。

    那天的三天以前(6月19日),我写了一篇博文,《父亲曾说:十年磨一剑》写的是父亲讲过任何学问只要十年,不懈努力,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秦院长就是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完成这些游历,写就这部书的。巧合吗?十年!

    那天的一个多月前(5月2日),我写了一篇博文《读书亦是旅游》,本还想写一篇《旅游也是读书》的博文,还没有写,秦院长就以他的实践写就了这个观点,又想到一起去了。

    还有更巧的,94年秦院长访问瑞典。很偶然,林子见到了他。似乎是2004年,林子去新疆的喀纳斯湖,在路上遇到了独游的秦院长,回来林子告诉我,在那里的相遇,早一点、晚一点都遇不到呃。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世界上的事,有一些会经常有“缘分”相遇的,这其中,只是一个“巧”字么?

 

    天下的“缘分”真是说不清的一件事。人与人之间,有巧缘,有情缘,有恩缘,有姻缘,还有一些不好的缘,如孽缘,如错缘,都是人们无法说清的“缘分”。而我与秦院长之间的缘分,应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缘分”。你所思,我所想,千里迢迢之外,犹如近在咫尺,感觉得到心的近、思想的近,却不必常沟通,你的精神与气节,我能懂,能感受得到它的存在,这种“缘”,也是非常难得的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