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从微博到微信朋友圈都在疯传:攀枝花市委书记张剡被市国土资源局长开枪击毙!另一位市领导腹部中两枪,正在抢救中。腹部中两枪的是李建勤,新来的副书记、市长,国土资源部空降的。
面对此突发事件,当地官员一直没有进行通报。直到14时13分,四川日报旗下的“川报观察”报道:
记者从攀枝花市政府新闻办获悉,1月4日10时50分许,攀枝花市会展中心发生一起枪击案件。当时,持枪人闯进会场,对正在开会的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 志进行连续射击后逃窜。市委书记张剡、市长李建勤受伤,经送往医院抢救检查后无生命危险。经查,犯罪嫌疑人系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忠恕,被发现时,已在会 展中心一楼自杀身亡。
此时,离事发过去了三个多小时。
新年伊始,发生官员枪击官员、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枪击市长、书记,事情非同小可,坊间猜疑不断。
人们最关心的是枪击者与受害者有什么关系,杀人动机是什么?枪击者的枪支从何而来?甚至人们在猜想当地官场是否存在其他问题。这些疑问都需要当地尽快通过官方正规渠道通报解答。
不能不说,这样一起恶性事件的发生,令公众感到震惊的时候,也对当地的政治生态充满了不解。
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和矛盾,一位正处级的局长对自己的直接上司们起了杀心,本身就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当然,也不排除有个人原因,但是,一个国土局长随随便便就能搞到枪支弹药,本身或许就是问题。
尽管,现在舆论充满了各种猜测,但是,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事实和真相来说话,希望,当地依法调查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给公众一个信服的结果。
去年11月刚刚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要求,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持续发布权威信息,有关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主动发声。
这个《实施细则》出台时,国办相关负责人还曾表示,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规定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1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进行回应。
也就是说,如果条件许可,各地在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后,应该在1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进行回应。攀枝花市发生了书记、市长被枪击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建国以来罕见,各方面陷入信息饥渴,社会猜疑不断,当地理应更积极主动地回应社会关切。
我们已经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走样变形是十分容易的,政务舆情更难以控制。某种意义上讲,当地政府尽快做出回应,信息滚动播发,才会破除谣言,廓清舆情,消解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