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意义

(2015-05-09 22:50:05)
标签:

杂谈

大雨过后,风很凉。下午给母亲打了电话,没聊什么,明天是母亲节,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像不用说,彼此都懂。

有人说,只有自己成为了母亲,才懂得“母亲”的含义,于我却不是这样,我是在成为母亲多年以后,从与孩子的互动中,感受到了不舍、感受到了伤心、感受到了害怕、感受到了内疚……才知道什么是“母亲”。

我的孩子很小就上幼儿园了,她那时还不到两岁,因为一直在我身边,还不懂得什么叫分离。我因为听从一些“专家”教导,说是早点接触社会,学点知识,长大了更健康和有成就,就送了。送的时候还没有一丁点觉得不妥。我拉着她小小的手,把她送到教室,她被一堆玩具吸引了,我在她玩得全神惯注的时候,悄无声息地走了……
接下来,再送幼儿园,就没那么容易了,老师需要从我的手里抢过她,她的身影消失了,哭声还一阵阵地传来……
而我依然什么也不懂,那时候,没有人教我,什么叫“分离焦虑”,更没有人告诉我,要在孩子能理解客体关系之后再送幼儿园,我以为,我能给她的,都是最好的,她哭闹只是太小,不懂事而已。

再大些,孩子上小学了,是去寄宿。她仍然舍不得和我分离,但她已经大了些,学会了隐忍。学校很漂亮,教室亮堂堂,我送她进教室,她倔强地一直看着黑板,就是不回头。但我能感觉到那种连接,透过时空,交织在一起。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孩子生日,我想安排一些活动,她在一旁,有些怯怯又很坚定地说:我约了几个同学一起过……我突然地有些不适应,有些落寞,甚至有点小小的恼火,但都压下去了,因为这时,我已经懂了许多以前不了解的,在我的心里,早就知道,总有一天,她不那么需要我……只是,我没想到,来得这么早。

于是,我开始收拾起太过于牵挂她的心,我知道,过多的牵挂,对孩子是一种牵绊,我更希望是个开明懂事的母亲,只为孩子脸上灿烂的笑脸,只为她能轻松的前行。有时和她的同学朋友一起出去,办完事情,我独自留下,听着她们欢声笑语渐渐远去,高挑而细小的身影没入到人群之中……

龙应台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道理容易懂,但到了孩子渐渐远离的时候,才感觉到那并不容易。
这不容易,让我更深地懂得了自己的母亲,也懂得了,对子女的不舍,缘于我和母亲的不得与不舍。

因不得,而不舍。

从小与母亲互动过程中,那些未被满足的部分,总会在孩子身上索求。因未能与母亲达成真正的理解,就很难中正客观地看见和对待孩子。
想起下午与母亲的对话,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她现在电话中对我的担心已经少了许多。我是母亲三个孩子中最鹤立独行的一个,尽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世俗置若罔闻,面对许多的所谓规则笑笑而过,让她大伤脑筋。

我对父母的各种劝阻一直是坚决地设立界限,因为很害怕他们苦口婆心的样子,自然在连接上就减少了些。有时,我会因为他们不理解我,情绪上来,语言上就有些冲撞,过后,又后悔伤痛……

今年的春节在家多住了几天,有天晚上,她坐在我的床边,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以为她为想来劝说我,刚想制止,她缓缓地说:其实,只要你自己觉得过得开心就好……以前,我多说也只是担心,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看着床边她削瘦的弓着的身子,我突然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爱,她的理解。
从此,她少唠叨了,而我,也听得进她的唠叨了。

有些话,文字写出来谁都懂;有些话,说出来也听得明白。只是,这些话,要入心,太难!
母亲,只会用她所会的方式来对待你,那些很有局限的不能满足你的方式。就像我当初,教条地对待我的孩子一样。

经常有学员问我,父母不同意自己的选择怎么办?道理很简单,用有爱的方式去设立界限。当然,做起来很难,它一次次地考验着你的内在伤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你要知道,这个过程中的种种心绪心结,只有一个解铃人,那就是你自己。

而母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你自己成为一个母亲,而在于,你放下了对理想母亲的渴求,达成了与内在母亲的和解,自己成为了自己的母亲。

pi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