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下语言这把利刃,放下对自己的伤害

(2015-03-22 13:39:57)
标签:

杂谈

刚看了一个被多次转发的视频《别对你爱的人飙狠话》,说的是语言是种非常伤人的武器,越会说话的人,越容易用话语伤人;越会说话的人,越容易形成一种语言暴力。

相似的视频还有一个台湾出品的《有话好好说》,走的是温情煽情线路,但两者都在说同一件事情——别让语言成为一把刀子!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然而,最亲近的人,就是那个被语言利刃伤得最多的人,面对越亲近的人,语言最是快准狠,根本不需要构思,根本不需要预习,出口即有,在情绪高峰里,都是最先进的机关枪,颗颗子弹打出无数的疼痛伤口;或者是,一枪命中,哑口无言。

话语伤人常常会被人解读为只是逞一时口快,不是本意,不是故意的,这也常常会成为当事人的道歉说辞,也容易被原谅。然而,对于关系来说,这种伤害跟其他伤害其实并没有高低之分,看似豪发无损,心里已经千疮百孔。
就像那则有名的哲理故事:一个孩子经常生气骂人,于是其父亲让他换一种方式来表达,给他一块木板和钉子,生气就把钉子钉到木板上,想道歉时就拔出来。一段时间之后,虽然钉子全被拔出来,但那块木板上满是钉子孔……如同人心。

语言利刃中,以话语贬低和冷静不屑气息最为锋利,再搭配上匹配的肢体语言,就是双剑合壁,所向披靡。

语言利刃会给当事人带来一种快感,快意解恩仇的畅快,是一种行为惯性。

从心理上来看,语言利刃是双向的,看似指向对方,其实都是因为内在有一个不堪的自己,就像视频所讲的一样,遇见更好的自己时,会先遇到一个不好的自己。

贬损对方,实则是无法接纳这样的自己,内在越自卑,话语就越贬损。视频中的演讲者说的,“你怎么配得到这样好的我,你就一个二手货”,实则是因为自己内在的不配得感,而这种不配得感是从小就被种下的(不取决于看起来有个多会鼓励和支持孩子的父母),所以,当她无法接纳内在自己自卑的部分时,就很难做到出口不伤人。

从身体能量来看更容易读到这种气息,有些学员的舞动看起来很柔弱,但能量是生硬的,近身时更感受到一股逼人的气息,原来其内在隐藏着一把愤怒而尖锐的利刃,底下是受伤的片片过往……在身体工作中,透过呼吸及身体练习,看见、疗愈、允许、建立、容纳,身体真正地柔软起来时,内心就温柔,话语就暖心。

温暖的人不刻薄,说的即是如此。而首先要做到的是,学习正确爱自己的方式,不要对自己那么地刻薄。

一些技巧也可以帮助自己减少语出伤人,在情绪涌上来时,暂时离开当下的场景,大口呼吸或跳动(任何对自己有帮助的方式),调整好情绪后再面对,当然,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情绪警报器,在何时就到达临界点,并且,自己已经练习出行动的能力——及时拉响警报器。

如何让语言这把利刃,不伤他人,不伤自己,是每个人的毕生功课,在这个功课的修习旅程中,爱与被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并且,跟着你学习的脚步,相伴相随。

放下语言这把利刃,放下对自己的伤害,爱,就会回来。

pi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求而得
后一篇:母亲的意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