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令人郁闷的个案

(2013-07-12 13:50:08)
标签:

青春期心理

叛逆

杂谈

分类: 咨询师手记

    有些个案,其不顺利像多米诺骨牌,总是不顺。

一个改了期的个案,中午休息时,自然地担心其会不会继续爽约而睡不好,起来时头痛不已,在去咨询中心的路上接到中心电话,大意是联系不上个案……这会,我已经到了咨询中心楼下。于是,停好车,亲自给个案打电话,没接。一会回过来,那个熟悉的声音说,自己家里出了点事情,想把时间改到晚上。鬼使神差地,我竟然答应了,紧接着,个案的父亲打来电话,说不然自己这会赶过来,我说如果真有事情想和我沟通,就过来,如果没有就不用,我不会扣除这次的咨询费用……

结果是,自己陷入无限的郁闷中。

我在想,自己是怎么了!


仔细回忆这个个案的过程与自己的体验,其实都不舒服。这种不舒服中有种无力感,从开始至今。个案的父母有自己的期待和要求,但我隐约觉得,这是不可能达到的,我表明了态度并尽量去做,看似和孩子也建立起了关系,和孩子约好时间,但是,孩子一再的爽约让我看到了,一切仍然是没有变化,我和他的关系,仍然在他的固定模式里打转。并且我发现,这种打转,不是我所能改变的,也不是其父母所能改变的,简单地说,这个青少年已经踏上了自己的路程——不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而我的郁闷来自于多个方面。

首先,我被投射性认同了。我被这个孩子所牵制,不管我是出于何种理由,诸如,我试图先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再来帮助孩子调整,我先试着宽容接受他的各种改时间和爽约的借口,然后找机会有效地回应这种行为模式。但是,今天我感觉到,这样做效果不大,如果有效,那也遥遥无期。在我想要“收服”这个孩子的过程中,反而被孩子所牵制。这种牵制令我不舒服,这或者是激起了自己不愿意被“征服”的天性,而如果咨询是一种“征服”的话,亦偏离了咨询的轨道。


从个案的关系建立来看,我与其父母建立起了咨访关系,并且无形中认同了其父母的一些要求,虽然我有自己的观点并且在坚持,但仍然有摇摆,这多少让自己无法在面对孩子时做到足够的中立,势必影响到孩子对我的感受和接纳。换言之,如果孩子坚持以后就浪迹于社会,我是否能够坚持陪伴其往前走,只做其“看到你在处理一些事情时有些困扰,或者我可以在你需要时给点意见,对于你处理自己与朋友的关系和问题上有点帮助”(我对孩子说的话)?

我看到内心的目标是希望孩子重回校园,而不是成为一个“社会小混混”,对于这种角色,本质上我是不接纳的,那么,孩子也能感受到我的“虚情假意”?自然就只是敷衍和应付。

在孩子的心里,我基本上等同于那些管着他的长辈,于是,孩子对待我的态度就和他们一致。比如,孩子经常去酒吧,心情好就回家,心情不好就不回。对于咨询也是如此,爱来来,不来拉倒。


我被等同于这样的角色,是必然呢还是跟自己的方式有重要的关系?

我在这段工作的过程里,体验到了什么?

是什么令个案还继续和我保持联系?


在情绪的当下,体验到自己有着想着对晚上的咨询时间“以牙还牙”,耍赖不去的攻击,让对方试下什么滋味,美名其曰也是治疗的一种方式。难道是他的行为,诱发了自己还没叛离够的心?这是否是我和他建立起关系的缘由?或者说,他对我的接受和拒绝的矛盾里,和我的矛盾是一致的?

突然想到,中国球迷们对足球的爱恨交织,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完全可以做到潇洒地中断这段关系,完全可以让自己不需要纠结,愿意就接,不愿意就不接。我既然愿意在这种“煎熬”中走下来,必然是有自己的未完成的功课。


就此和同行交流,一为探讨一为缓解自己的情绪,发现当下这样的青少年案例很多,处理起来极为棘手。家长往往在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不得已求助心理咨询,但已经错失有效的调整时期,在这个结点,基本上是处于问题积累后决堤的临界点,在青春期巨大的内在驱力的洪流中,咨询师如果没能站好自己的基点,就会被卷入吞没(无力感等)。

在这个时期,孩子已经在到了要走自己路的时刻并且已经在路上,像离弦的箭多。家长能做的只能是调整自己的管教方式,免得让关系更加恶化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借着这样的机会,进一步了解自己,权当是这段时间折腾的礼物。当我写完这些文字,已然不再纠结。除非孩子自己愿意,并能守时守约,而不是把来咨询看成是对父母的回报和讨好,甚至是自己获益的工具,换言之,咨询真正是意义,才让咨询继续下去,而我也会在咨询的过程里尊重他的人生价值并陪伴他,即使他不再回归学校,因为生命不仅仅只有一种方式。


大部分的人都倾向于只能接受一种观念和方式,比如,对于这个孩子,家长看到的是无望的未来和无限的灾难,而我看到这是孩子自我探索的过程,在混迹于社会的过程中,他看到了社会的真相并且能在其中灵活应对,需要另一种只专注于学习(学校功课)之外的能力,相对于那些传统的只知道学习的孩子,这个孩子的未来未必就不精彩不成功。对我来说,我需要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不同的人生,不因自己没有经历而随意臆想贬低,不因自己不懂而妄为评价。


后续:花了一下午时间把自己理顺了,平心静气回到咨询室,和孩子讨论了关于迟到的问题,并真诚表示,如果他不愿意来,觉得没有什么帮助,我们的约见可以取消。孩子表示以后会尽量准时,并且告诉我,虽然咨询对他来说不是非常重要,但他还是愿意过来,因为有个人可以听懂他在说什么~~~并且澄清了,迟到对于他来说,不单单是我受到这种待遇,他的朋友也一样~~确实,许多事情并没有那么重要,那么,我也可以放下,像对待其他个案一样对待他,而时候,咨询才真正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