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次自我心灵旅行
(2012-12-02 17:36:37)
标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心理娱乐 |
分类: 咨询师手记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大热,话说每个人看这片都能同理到主人公不同的感受,其实那都是自己的投射,所谓每个人都有一个哈姆雷特。
于我而言,沉浸在影片音乐和大自然奇观的相互融合里,像是自己和自己的一次心灵旅行,奇妙无比。
少年派的种种看似不符合“常规”的想法和行为,其实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只不过,在受过长时间的“教化”和潜抑后,不见影踪。有些人看电影觉得不知所谓,这和自己的受教化的固化程度有关,心灵的电影,唯有静下心,才能体验得到,而现实生活中,过度的思维化地生活导致这种感受越来越难出现。
派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着自由自在的童年时期,也没有受到太多的填鸭式教育,心灵通透。影片到他去喂老虎时,我想,这是一个没有受过“不听话就让大灰狼吃掉你”之类的恐吓的孩子才会有的行为。想来自己小时候的成长亦是如此,像野草一样的成长,父母忙于生计,根本顾不上。曾经还羡慕其他家长管教多的邻居孩子,现在看来,其实那对孩子来说未必就是好的。过度的管束之下,自我被剥夺得更多,“为他人而活”的成份亦越高,就像当下的大部份孩子一样。派的父母给予他爱和自由,说出自己的看法,但并强制干涉,比如,派的信仰混乱阶段,父亲只是告诉他: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充满了哲理和思辩。
影片再到派举家搬迁到加拿大的海面上,那暴风雨的晚上,派叫哥哥一起去看,哥哥说“不要和上天过不去”,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孩子。而派还是坚持一个人跑了出来,想想自己,小的时候家乡多台风,我无数次地在台风来临时都想到户外甚至海边去看风到底有多大威力……我能理解这种内在的声音,一种在日常安于现状之余想要突破、想要越界的欲望。这是潜意识深渊部分的真实呈现,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安份的部分,或者都有“邪恶”的部分,但并非每人都有机会去觉察并触摸到它。
人生不可能重走一次,但我们可以重新探访心灵成长之路。任何事件都有其多重意义,当我们能完整地看到事件的全貌,有机会触摸到未知的情绪,才能真正接纳自己的过去,才能从过去的事件中汲取到营养,而不是断裂地片面地去看,任由自己受无明情绪的控制。就像派在海面上顽强地生存着,当他视为珍宝的笔记本被狂风卷走,再度的海上风暴来临时,他那声“我臣服”的呐喊,令自己的心灵为之撼动,这要经历多少苦难才得以领悟!在个体的心理成长过程中,何尝不是如此!
对于生命对于早期的经历,有些部分,唯有“臣服”,才能获得新生,臣服不是“认输”更不是“逃避”,不是一种理论或意志,而是厘清一切后全然地接纳。
回溯的自己的生命流程,探访生命的每一个结点,自我的部分最终获得清晰的呈现,不知不觉中,心灵亦变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