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一
(2012-11-21 13:22:19)
标签:
自闭症心理辅导育儿 |
分类: 咨询师手记 |
孩子在乐园里玩,一起在跳跳床上蹦的还有一个约5、6岁的小女孩,职业的敏锐让我一眼发现这是个自闭症的孩子,但程度较轻。只见她跳一会就嘴里喊着“妈妈”,音发得不是很准,估计是近段时间在学习的词汇,她不知疲惫地跳着,偶尔还会发出一些尖叫,不理会周围的环境,不像其他孩子,碰了撞了会有一些情感反应。我下意识地寻找着小女孩的家长,但一直没看到,当她来到我身边,我顺着她带她发音,我想靠近她些,但仍然有些惧怕。看着孩子,我突然地有些情绪涌上来。
因为各种渊源,对于自闭症的孩子,我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自闭症的孩子,我也没有做过多少对TA们真正有帮助的事情。
最早接触的一个孩子今年应该有13、14岁了吧,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听熟悉的朋友说起,自己的公司想请个钟点工,见到这孩子的母亲来应聘,相见时那母亲很不自在,也没有来上班。我想,那个母亲如今怎么样了呢?记得当初,这孩子才六岁时,怀疑是自闭症,但几乎是求助无门,社会上极少有专业的训练机构,后来,其母亲每天花三、四个小时时间,带着孩子往返于省城一家机构做训练。那时见她一直很乐观开朗,而不是后来朋友见到的苍老和寥落。
自己N年前开始尝试用沙盘疗法接触过一些自闭症的孩子。记得有位小男孩,反复几次都是摆着类似的沙具,经验善浅的我看着开始着急,内心开始抵触,甚至希望孩子不要来。孩子似乎感觉到了,开始在沙盘室里扬沙子,令我更加地焦躁和无奈。现在想来,其实孩子跟自己是有情绪交流的,自己有限度的所谓接纳和理解,其实逃不过孩子纯净的心灵。
曾经在特殊学校里学习,那里的特殊孩子得到更好的管理和训练,甚至于我初来乍到时,一个样子阳光的高三学生向我打招呼:“你是新来的?”“你怎么知道?”“我没见过你。”我都怀疑这是否特殊孩子,直到他问“你结婚了吗?”其人际交往中显示出来的唐突才让我确信自己没走错地方。在这样的地方,我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特殊孩子,同时也看到更多的悲凉故事。比如,有一对因早产而导致智障的双胞胎孩子,因为家里人想逃避超生的罚款;也见到了怀抱着新生的婴儿来学校探望另一个孩子的家长,她们脸上的复杂的表情,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又想起不久前咨询工作中接到的另一个个案。也是一个高功能的自闭症孩子,因为常常有极端的行为反应家长尝试心理治疗希望稳定孩子的情绪。这几乎是我见过的恢复得最好的孩子了。他每次都可以和我在咨询室里安静地呆一小时,可以和我沟通对话,也有分辨对错的能力。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情绪跟家庭有太多相关,我甚至于无法分辨到底是病理性的家庭造成了这样的孩子,还是孩子让家庭变成这样。或者,二者兼有之。但是,当治疗进行到家庭时,就碰到了硬硬的城墙,家长已经没有力量去面对自己。而这样的孩子,如果没有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情绪的稳定就难上加上。
在自闭症的家庭里,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不良的家庭关系加重了孩子的症状,但是,所有的指向都是指向孩子。
虽然有许多的经验,但最终我仍然是放弃了,没有朝这个方向前行。或者我清醒地明白自己的能力所限,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我都无法有足够的投入,这其间最重要的是自己承受不住太多的沉重的情绪。过多的家长们内心深处的悲凉,会影响我的健康。就像下午这样短暂的时刻,在回家的路上,自己的腹部隐隐地作痛,忍着开车回家后,浑身是说不出来的疲惫。我知道跟那个孩子有关,也跟自己的情绪有关。
码好这些文字之后,情绪在身体里自由地流动,而不是堵在某一处作乱。谢谢今天的小女孩还有过去相处过的孩子,每一段时光都不会白白被浪费,成长有句点,但没有终点。进一步梳理并觉察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在顾及自己的同时恰当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