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很积极地,为了珍珠奶茶而变得积极。不管天气、时间,只要想喝,没有办不到的。店里的小妹一见我就笑嘻嘻的,反正多我一杯也不多,少我也不少,我在揣测她的笑意,但一直没弄明白。直到伴随而来的肠胃闹革命,让我彻底缴械投降。
对自己的爱惜虽然不极端,但一直很到位,对于垃圾食品,我没有多少喜好。但相当一个阶段,我感觉自己好上了,戒不掉,或者说,就没有想停止的念头。情绪的需要占了上风,相对于去面对自己,我更愿意用这种方式。
让自己停留在不舒服的感觉里,并且去面对,还真的说的容易。
现在,静下心来看这个阶段,看到了自己的阻抗、回避、停滞……更明白了来访者的迟疑和固化。或者,这个阶段,就是要让我静下心来、停下脚步,以便理顺了再往前走?
无论如何,确实在这样纠结的过程中,多悟懂了一些东西。比如,躯体化。
躯体化对我而言并不陌生,身体的敏感在咨询过程中也常常帮了自己的忙,推动着个案的前行,但就仅限于此。
躯体化是心理问题的外显式呈现。身体的感知忠诚而敏感。当思维压制或者合理化掉情绪的反应时,身体就代为受过。比如,皮肤过敏、头痛、咽喉病、肠胃问题……皮肤问题来源于焦虑、强迫、过高自我要求,对外界的过度反应;头痛源于羞耻感和不能接受或不愿意面对的观念;咽喉源于情感压抑与不敢表达;肠胃问题源于焦虑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形体问题,比如肥胖和瘦弱。
在这个阶段,随着自己的胡吃海喝,懒于运动,一直满意的体型开始有膨胀的迹象,特别是腹部。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男性的压力性大腹便便,更多是对于成就感和相对应的无能感。而女性主要来源于情感的不满足。女性特别容易在生育之后发福,首当其冲是腹部位置。结合比例极高的亚健康婚姻,女性对不满意的情感生活的失望以及放弃,攻击的就是最原始的位置。
干瘦型的则是背负了过多的家族压力,无意识中成为家族中的指定病理性IP。爱动力的不足,以消耗为主,无法维持供给平衡,身体呈收缩式的自我保护,以维持最低能耗。
严重些的个案则有着厌食、呕吐等症状,长期的情感缺失导致的空虚之后急于填补,随之而至的自我厌恶或愧疚,循环反复。
痛并快乐着的体验过程,风雨过后难得的平静。享受着再下一城的快意,忘切过程中的辛苦和酸楚。心理成长,大致就是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