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择婿二十七标准,能否帮女儿守住幸福?
(2012-04-26 13:11:46)
标签:
丈母娘心理健康杂谈 |
分类: 婚恋情感 |
“做得了数据、看得了星座、算得了命盘、测得了人格、做得了侦查……27项评分标准!”这就是为了能让女儿嫁个“好人”,让女儿过上幸福的生活,“史上最牛丈母娘”一举在网络走红……
没有心思把标准逐一看完,只为拥有这样母亲的女儿感到疲累不堪。
或者照着这样的标准,其女儿大致可以找到一个“好人”。然而,幸福与否,就难说了。因为,两个好人不一定就能成就幸福婚姻。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群人的事情。这群人中肯定包括这位最牛丈母娘。
并且,这种幸福可能最终会葬送在这位爱女心切的母亲手里。
咨询室中因为家庭内部纠纷而冲突的个案实属常见;双方都有感情,但因为“两群人”的问题而离婚的也不少见。这样的问题其首发者常常就是那种过度“护犊心切”的父母。夫妻或者小家庭时相安无事,父母的介入(参与到生活夫妻生活中),问题就开始产生、激化、恶化……
中国有句老话:生了儿女,长忧九十九。成年前要管学习成年后要管工作,差不多了要管婚姻,老了要管孙子……不管孩子在哪个阶段,都有操不完的心。父母实在不容易,然而,靠着这样心力交瘁地管,就能帮儿女守住幸福吗?
非也!相反,这种以爱之名过度干涉儿女生活和独立的方式,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没事找事,没堵添堵。
这样的方式,看似爱护儿女,实则是父母本身的不成熟的体现——心理分化程度过低,自我的价值架构于子女身上。
心理未分化的父母往往无形地控制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令孩子的心理发展停滞在自己想要的阶段。于是,父母一有什么情绪,孩子也跟着有相似的情绪反应,失去了客观判断和分析的能力,混乱不清。在所有的家庭内部纠纷里,都是一群心理分化不良的成员在搅动。
现实生活中,作为子女,对于父母的“爱子盛情”无法拒绝所导致的关系冲突,唯一的解决之道是自我成长,完成分理分化的任务,才能“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
站在事情之外,以成人的角度(而不是父母的孩子),才能看清事情的真实面目,理清纷乱的纠结。
自我独立,情绪清晰,则家事不乱,情感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