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月一日关于酒驾的新规定出来后,关于这样的定刑是否合适的争议一直不断。看着电视上各地的首例新规后的酒驾众生相,与新规前的也没有太大区别。
在对于新刑法是否过重,我觉得在当下的自律普遍缺失时,用其他条件来约束也未必不可。酒驾的危险性自不必说,完全地把他人的生命当玩笑。这种无法自律加上漠视他人生命和权利的行为,多高的刑罚都是可行的。
酒驾中最大的心理状态就是——没想到会这样。
觉得喝一点酒也不至于怎么了。
不会那么巧被捉吧——侥幸心理。
再有就是——面子。中国文化下的重中之重。
没有面子毋宁死。
喝这点酒不算啥!
集体潜意识就是对中国文化中酒文化的默认。或者说对于一些场合中的“潜规则”的默认。
男人的平均寿命比女人少几年,但男人的退休年龄比女性迟几年。出现肝脏疾病的亦是男性占多数。所以,酒驾入刑不是要为难喝了酒还要开车的男人,而是解除男性的不得已的“强大”背后,被酒文化所绑架的现实。
何苦这样为难男人?
多少年来,在“喝好喝倒”的应酬文化外衣之下,是身体自残的事实。还有亲兄弟明算帐,以“喝多少”来衡量彼此的“诚意”,朋友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应酬仍然是以这种互相伤害的形式来判定。
真正有能量和有底气的人很少酗酒。身家丰厚的人也一样。前者是活得比较从容,可以更多地尊重自己的需要和爱惜自己,敢于“说不”,也有能力承担拒绝的后果。后者更害怕“有钱没命使”。别说醉酒驾车,多喝口酒都在心疼自己被伤害的肝脏细胞。
酒驾入刑是引子,真正希望能看到的是饮酒成为品味,驾车成为乐趣,女人不再无奈,亲人不再担心。
愿酒驾入刑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