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现实很无奈,天堂的新年更温暖
(2010-12-31 21:43:48)
标签:
红领巾家中自缢云南心理杂谈 |
分类: 杂谈 |
事件回放:
地点:云南五里多小学。
12月29日中午,周周(化名)被老师留校,要求抄写名为《语文课课练》的教材,从第11课抄到第14课,总共7页。周周被妈妈接走后,在家匆匆吃了点东西,就开始做老师的作业。但到下午上学前,妈妈发现,周周选择把红领巾挂在卧室房门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周周这个年仅11岁的少年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用一种谁都想不到的结束生命,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少年如此的脆弱?
对于学生作业减负的声音一直不少,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减到多少,单一的教育体制和家长单维度的教育观念导致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
周周的书包一称,竟然重达7公斤,要多少的书本和用品才能有这样的重量,而重的,难道仅仅是书包?
周周要被求完成的抄书内容长达7页。而云南省教育厅早已出台规定,严禁教师布置惩罚性作业,并确要求,教师布置作业必须坚持“难易适度、数量适当”的原则。
长达7页的抄写内容,绝不是“适当”,而是挟带着扑面而来的气愤和怒火。
与学习压力相反的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之轻。但我们无法责怪孩子。
在孩子的心里,父母和老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对自己的处置权。
面对这样处置结果,内心的无助找不到任何的落脚点。
周周的母亲估计会为自己那天因匆忙而忽略了孩子内在的无助导致的结果而后悔不已。当孩子哭着说“妈妈,我肚子很饿,老师罚我抄课文”时,表达的不仅仅是母亲所理解的内容。
面对着这样的事实(无法在回校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可以预见的结果(挨批或者更重的惩罚)。孩子做出了自己所能做的选择。
我们可能会说,这个孩子的耐挫能力不足。而我所能理解的,更是孩子当时内心的无助。做为孩子,从小受的教育方式和培养模式,不是他所能选择的。这个年纪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在没有学习新的处理能力时,只能依靠家长或老师,当这二者都拒绝了自己时,他只能用自己能想到的方式来解决。
这种方式的选择与社会上的多种媒介,如电影、电视、网络、动漫、卡通等,对于自杀这种行为的过分渲染与美化也有关。如果孩子看到的死亡是如此的唯美,在对生命没有更多了解的情况下,亦会盲目地尝试,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这样的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们能吸取的教训是什么呢?
只希望,天堂里的新年是温暖的,而不复当时的冰冷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