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误区之三:错误解读CPI

(2011-05-23 08:08:54)
标签:

杂谈

    地球人没有不知道“CPI”的,也都知道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而且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很关心每月一次政府部门公布的CPI数据。但是几乎所有媒体公布和大家讨论的其实都是CPI的同比或者环比数据,也就是百分比,比如上个月CPI同比增长5.3%。其实从投资者的角度,CPI的绝对数值更重要。但是这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却几乎没有人和媒体关注。

    举个例子:从2007年大牛市到现在,CPI最高发生在2008年4月,是108.5。CPI最低发生在2009年2月,是98.4。而现在是105.1。

    从上面的数据和变化,目前的CPI不仅比2008年低,而且增长也远低于当时的8%以上。同时,对比目前M2/M1/M0都是当时的两倍以上的数据,综合简单分析一下,即使是业余投资者也可以很容易判断出迄今为止四五年里,中国通货膨胀的状况和货币政策的路径,并且不难预测短期未来的发展趋势,远比“本月CPI同比上涨5%,创最近两年内最高”这些看起来很耸人听闻的信息有价值得多。当然前提是这个数据的统计方式和统计数据科学并且真实,呵呵!

    其实很多宏观经济数据也和企业的财务报表一样,虽然PB、PE和EPS等等这些数据大家最看重,但是对于投资来说更重要的可能是销售额、现金流等等,而且因人而异。因此投资者不能人云亦云,要正确看待CPI/PPI/GDP/PMI等等这些宏观经济数据,不要被媒体和政府左右,投资能否成功取决于你是否有一些正确并且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并不取决于在大家面前你能否滔滔不绝地背诵这些数据或者复述大师们的文章。其实道理很简单,政府官员的目标是让老百姓不抱怨,媒体的目标是获得点击率,而投资者的目的只是赚钱,而且是在一个博弈的游戏里赚别人的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