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李驰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职业投资者,也一直很关注。不过残酷的现实还是很发人深省:从2008年3月到2010年9月,李驰一共发了整整十个私募产品,迄今全部亏损!最少的亏损0.12%,最多的亏损24%。现在的上证综指在2900点,而从2008年3月到2010年9月上证综指的波动区间是1600点到4000多点。
http://www.chinacopower.com/manage/webeditor/uploadfile/20090420091412375.bmp
在李驰公司的网站上,可以赫然看到的是从2000年到2008年的“连续八年跑赢市场”的传。一个号称在2006/2007年牛市大幅跑赢市场、而在2008年熊市也大幅跑赢市场、连续N年收益60倍的同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之后的三年中获得全军覆没的结局呢?
平心而论,我相信或者宁愿相信李驰的宣称的真实性。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李驰要比老金(金岩石)诚实得多。还真的应了那句话,“基金的通常规律和轮回都是:差的变好、好的变大、大的变差”!
上述十只基金是目前李驰的所有基金,其中有六只都是在2009年发行的。也就是说有百分之八十(还有两只是2010年发行的)是在李驰5000点成功逃顶之后发行的。那个时候就是李驰的基金开始经历“好的变大”的阶段。而“大的变差”则和李驰过早地介入银行股的这两年有关。李驰自诩为一半巴菲特,一半索罗斯。我曾笑过“面包的一半是面包而婴儿的一半不是婴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每个大师的身上都学到一些东西,全部模仿和复制在有些情况下也是可行的,但是复制两个完全不同的并每个复制一半是很可笑的。
其实不管怎么说,李驰还是是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最值得关注的博客之一了。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业余投资者来说,怎么学习则是很有学问的。记得2007年全盛时期的但斌号召“闭着眼睛买平安”,我没买,而在2008年底平安和市场都内外交困的时候买入,至今仍然持有。而2009年李驰同样号召“和银行股睡觉”,我也没有买,但是在前一段时间开始买入,希望能够获得和平安一样的结果。而且,从目前来看,比李驰的仓位平均成本低20%,足够的安全边际啊!
因此,价值投资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不要害怕错过机会,股市的问题往往不是机会太少而是机会太多。错过不是过错!尤其对于我们这些业余投资者来说,要像芒格说的那样“只投资那些一眼看上去不用计算就能判断出是大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大机会下大注,小机会不下注而不是下小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