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8年写的内容,那个时候消费股可不是什么吸引眼球的东西。怎么看从企业的角度都是茅台更有定价权,但是从这三年的股价走势来看,伊利和张裕都远超过茅台。都是估值惹的祸。原因只有一个,茅台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问题,就算乔红双规也没怎么样。所以一直估值都很高。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值得我们思考,就是我们对于消费品牌来说,目标应该是那些能够“旅行”(出口到其他国家)的企业,所以一个能够销售到其他地区甚至国外的产品才可能做的很大,对现在大家都把着眼点放到内需上我不以为然,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不靠出口而崛起成为大国的,品牌也一样。在美国这100年内成长企业的大牛股没有一个不是旅行的企业,不是靠卖更多的类型和多元化,而是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这样简单的复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张裕和茅台,像吗?不敢肯定。
****************************************************************************
都是喝进嘴的东西,但是却大不同。
从经营的角度来说,伊利和张裕类似,做为产品原料的奶源和葡萄无论成本还是作用都要相对重要一些,而茅台和可口可乐一样,售价和成本无关,都是经营品牌的企业。
所以,如果估值都一样,当然要选茅台和可乐。除了可口可乐的股票用人民币买不了之外,茅台的估值太高了,6000点是如此,1600点依然如此。而张裕相关的葡萄酒产业的前途不错,缺陷也是如此,估值也是较高。所以其实只有伊利能够买得到,而且最近出了三聚氰胺这件事情之后使得股价跌倒值得买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