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股票做手回忆录》

(2010-02-22 14:06:07)
标签:

股票

分类: 阅读与学习笔记

    这是100年前的智慧,书中的场景类似庄家时代的中国股市,虽然已经步入大股东时代,但是投资心理和博弈手法对于今天的投资者,尤其是业余投资者们依然非常有价值,非常值得参考和借鉴。

    1、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其实在过去了100年之后,股市依然没有什么新鲜事,美国没有,中国也没有。一个人要花很长的时间才有可能从错误中学到一些教训。而长期来看,大多数人(人类)不会从错误中学到什么东西。我特别想把36、37页中的体会全篇抄录下来。必须用钱(买入和卖出)来支持自己的看法,否则那就不是你的看法,模拟买卖没有任何意义(2010年10月13日:不是有些专家们说了:我们预测、但是从来不以此投资,原来全是蒙别人的。但是从心理学的行为决定态度来看,其实这样下去专家们也会被自己蒙蔽的,而且全然不知。我们自己也一样,那些本来想买却没买的后悔是虚构的,反之亦然。),如果有也只是负面的心理偏见。主人公说自己一辈子都在犯错,但是亏损让他学到经验,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禁止事项”(和巴菲特的不要亏损而不是要盈利异曲同工),因此他认为自己的亏损从来都不是彻底的亏损。一个人要想以股市为生就必须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判断,因此不能相信内幕消息(一次的成功可能会孕育彻底的失败,不仅要赚钱,而且要赚正确的钱,和正确地赚钱),除非获得内幕消息可以成为你自己长期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2、生市场的气对自己没有好处。股市经纪商最大的衣食父母可能不是新手,而是第二级傻瓜,半桶水:知道股市的前生来世,禁忌。可以给别人讲故事、教策略。他们大多属于长了智齿的非成年人,比投资大师们知道的投资哲学还多,但是却没有真正领悟,像个体育解说员,不是真正的球员和教练。他们往往会坚持某种投资方法,但是大多会漏掉真正有价值的部分。他们不是真正的投资者,而是真正的股市经纪商的顾客。

    3、我的想法从来都没有替我赚过钱,而是坚持不动替我赚了钱。

    4、每次找到亏损或者错误的理由或者原因、情况,就在自己的清单上增加一项“禁忌事项”。

    5、我从来不需要太便宜或者太容易买到股票。巴菲特曾说当你听到知更鸟的叫声的时候,春天已经过去,不要试图去抄底。我理解的“太容易”是指每次买入的时候其实都是如履薄冰的心态,而非睡得香,投资不像那些财经演员或者小说家描绘得那样美好和容易。

    6、关于阻力位和支撑位的测试,挺符合行为学和心理学的道理。只有用卖才能来测试买的力量的大小,这是动量投资理论中的精华。但是好药未必就能治病,合适的要才能治病,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才好。(2010年10月12日:所以,围棋中复盘只是老师们的教具,其实对于两个博弈者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当然我不是说从经验和教训中学习没用,学习的是哲学思想而不是具体的操作手法。因为下一次只要对手不怎么做,你就没有用这种方法赢的可能。所以投资和大多数对垒的体育比赛类似,两个对手之间都互相影响。没有对手你赢谁呢?因为谁都无法预测对手这一次要怎么做。所以证券预测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谁都无法预测其他和你类似的投资者的想法和下一次的操作,但是对于一些和企业相关、行业相关、常识相关的东西是可以预测的,这是长期、价值投资理论的精髓。当然也会有通过对于人的预测而成功的案例,作为零和游戏,有输那就一定应该有赢。)

    7、关心把事情做正确,而不是赚钱。

    8、要想在投资上有优异的表现,首先是要了解自己,没有人的心灵像机器一样理智和精确。因此了解人类的人性和自己的人性是一件事半功倍的投资利器。(2010年10月13日:曹仁超的《论性》对于自己的分析太清楚和到位了,而且是在他二三十岁的时候,这是大智慧!)

    9、那种不需要福尔摩斯的智慧就能看得出来的投资才是好的投资。

    10、股票交易者的训练像医学教育。医生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学习解剖学、生理学等几十种科学。这是行医的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行医之后,他开始观察各种病例现象,并且分类、诊断、治疗。谁都不能百分之百正确,然而一个好的医生经验越来越丰富之后,他就会知道在每一种情况面前如何做正确的事情,而且会不假思索地片刻就知道,因此一些人认为医生是凭直觉行医,但是其实不是,这是在正确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下面的一直条件反射(所谓的不知道自己知道!)。因此,对于行医来说,知识是可以传承的,而经验却无法传承。其它行业也类似,那些以经验为主的行业的学习方式是学徒,以知识为主的行业的学习方式则是学校,而像学习驾驶这件事情上就成功地把两者分开。股票交易更像前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