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可能是中国人多、抑或是计划经济时间太久的缘故,我们已经习惯甚至有点儿喜欢排队买东西,投资的时候也是如此。排队买房子、排队买邮票、排队买股票、排队买基金、排队买国债,等等。事过之后我们仔细思量一下,当时排队买的东西事后证明物有所值的,其实大都是小概率事件。从自己的经历来看也是如此。当年排队从几个银行的柜台取出现金购买的内蒙宏峰最后大跌,有一次竟然买入22元的十几年历史的最高价,甚至至今股价也未达到这个高度。而另外几次目的明确、无需排队购买的投资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06年买的记账式国债两年的总收益率竟然达到20%,当时国债已经冷落到我找了几个银行、柜台人员自己都不知道他们还在销售这个产品,虽然他们对所推销那么多种类的基金都耳熟能详、口若悬河。2008年底1800点买入平安和伊利的时候,市场也还是在一片萧瑟之中。虽然我也觉得未来中国一二级核心城市的房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3000甚至4000点可能都不会是未来A股的顶部,但是我绝不相信目前的房价和股价是未来中国房市和股市永远的“地平线”。
看来投资还真得改掉喜欢“排队买东西”的坏习惯,不仅赚钱的概率低,而且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呀!排队怎么说都是个力气活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