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大涨,还是不少以前亏损的投资者踏空或者大幅跑输指数。就算收益和指数差不多的投资者也都感叹还是买不起房。难道股价和房价只能永远联动吗?周末晚上见一个朋友,辞职炒股近20年,赚得盆满钵满。他总结的观点颇有意思:他只炒港股,原因竟然是他认为炒港股者聪明人不多,文化较低,而且港股资讯较少,散户们搜集起来不容易,因此理论上他容易胜出。另外,他只用自己的资金炒股,从来不做收佣金的生意,十几年下来,大盈、大亏过,但总的来说还是积累下几千万的资产,目前近一半的资产是粤港两地的住宅房产。他说只靠公开信息和独立分析,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上半年他看《新闻联播》介绍江苏某地生产了一只电动大客车,可以续航行驶500公里以上,于是马上上网寻找并在第二天奔赴其江苏关联的母公司,不辞辛苦,经过分析之后回港短时大量买入,两天之内因为他的购买抬高30%左右的股价并因此成为3%以上的流通股东。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了。很令人诧异的是,他给大家的建议却是买房,他认为未来中国的中产阶级会过上拥有两三套房的收租生活,和迄今二三十年的香港类似,这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
2010年10月14日:昨晚又一起吃饭,一年多了。仔细探讨了阿里巴巴和雅虎,他正在大仓位买入一个类似支付宝的小公司,银行股的每年融资很可怕,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