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花荣同志学习

(2009-07-14 11:11:54)
标签:

股票

    顺手拈来《花荣专业套利原理精要》学习,不管是信口之言、还是深思之语,都值得。红色为标注。

    **************************************************************************************   

    我已经闻到了血腥味,让我们拿起自己的弓箭去寻找自己的猎物吧!(直觉很重要,但不能全凭直觉)

    第一式  看清大势 

    一、成交量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阶级斗争也得随形势而改变呀!成交量就是“股势”)

    1、强势:沪市成交量高于1500亿,选股做多;

    2、弱势:沪市成交量低于750亿,观望为主;

    3、均衡:沪市成交量在750亿----1500亿之间,根据技术指标控制仓位高抛低吸。

    二、均线系统 (技术分析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全信则错)

    1、多头:生命线向上,中线选股做多;

    2、空头:生命线向下,无风险套利,偶尔小仓位超跌反弹;

    3、均衡:生命线横向,根据技术指标对题材股高抛低吸。

    三、市盈率 (比价值投资还价值投资呀!)

    1、风险:市场60倍市盈率以上,控制风险为主;

    2、机会:市场15倍市盈率以下,价值投资为主;

    3、博弈:市场15倍-60倍市盈率之间,以题材博弈为主。

    四、政策导向 (看来最近悟出的:要听党的话、听政府的话,确实是正确的)

    1、唱多:分析唱多的目的,顺应市场规律;(分析背后的“因”,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得到正确的结果)

    2、打压:分析打压的目的,顺应市场规律;

    3、真空:顺应市场规律,不当死多,不当死空,要当滑头。

    五、修正

    1、心理线:心理线极端时将会短线反向波动;

    2、涨停板:大规模停板后的反向也会是有一定的力度的;(舆情指标背离只是就是最佳买入和卖出之日)

    3、确定性: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稳定心态的去做。

   

    第二式  选股精要

   

    一、总则

    题材是第一生产力,庄家决定机会大小,技术体现投机效率,基本面控制风险。 (题材、短线是市场中的最强音,也是收益最高者的出处,当然也可能是巨亏者出处。不适合就不奢望)

    二、确定性

    时间和价格的4种确定性关系。

    三、活力与动力 (看清楚了,但没看懂)

    1、当前的活力;

    2、潜伏的动力;

    3、阶段特点。

    四、目的性

    1、他人的目的性; (《十万个为什么》不仅是本好书,也是一个种好的思想)

    2、自我的目的性;

    3、跨市场的联动。

    五、衍生品

    开始期,存续期,结束期。

    第三式  最优原则 

    一、有知者无畏

    1、知悉关键点;

    2、均衡效率与获奖额; (是不是天上掉的馅饼?或者第一只撞死在树上的兔子)

    3、没有完美的事情。(和索罗斯的适可而止是最高境界观点差不多哟)

    二、穷攻贵守

    1、穷人玩期货,中产炒股票,贵族守债券; (我也是中产呢!)

    2、改变命运孤注一掷,保江山组合投资;

    3、顺应市场。

    三、仓位

    1、强势二分法:多品种的梯进法,品种技术法,最佳机会法;

    2、弱势三三制:单一品种的折衷交易,25% ,25%,50%; (仓位第一重要)

    3、该短线就短线,该长线就长线,不要主观臆断。 (说的对,但没用,因为不知道何时才...)

    四、投资习惯

    1、决定人的行动不是知识,而是习惯; (越来越哲学了,我们都应该逐步完善自己的投资哲学,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然后在投资实践中往复修正、调整从而达到对自己最佳的投资:那就是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采用正确的方法,获得正确的收益,这才是终极目标)

    2、习惯是一种本能,是通过千万次重复形成的;

    3、不强制驱除现有的坏习惯,养不成新的好习惯。 (人内心深处,只有两室两厅,搁不下太多呀)

    五、成功的资本

    投资成功需有五千万以上的资本:

    千万要学习,千万要理性,千万要耐心,千万要快乐,千万要见多识广。 (记住了五千万,才有更大可能获得五千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