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大冲的应该算是当地中低档、中性的超市,顺便近观一下这三家乳企:
在纸盒装液态奶上,伊利有一个大一点的货堆儿,而蒙牛有一个大的,两个小的,分别单独放置果粒奶和高端奶,而光明则没有,这三家都在上下楼梯的显眼位置有产品摆放。在冰激淋区,伊利18种、蒙牛11种,前者的冰箱要大一些。冷藏区的小盒塑料包装酸奶有蒙牛和光明,没有伊利。奶粉区没有伊利,有不少进口和国产比如摇篮等品牌。从价格上来看,蒙牛不同产品分别1.8元、2.7元、56元、60元,而伊利的价格则平均要低15-20%,不知是喜是忧?观察20分钟左右,伊利堆货区虽小,但是停留和购买者要多一些,是否和价格有关不得而知。最近,蒙牛高端的特伦苏滞销应该属实。另外和蒙牛相比,没有看到伊利的果粒酸奶。
从中可以看出,伊利与蒙牛要比光明的渠道能力强,话语权更大一些。另外由于这个超市不属于主流超市,所以各家可能都没有尽力表现,情况更真实,我希望了解的伊利奶粉也没有见到。另外让我比较吃惊的是:目前牛奶、酸奶相关产品的品种和款型太多了,有些过度了,都是过度竞争惹的祸。难道真的得等到只剩下三四家巨头才能坐下来认真谈一下如何健康竞争吗?
另外,晚上在大冲这个深圳最后的城中村一家小餐厅吃饭,十点了,仍然人流如织,吵、脏、乱、差,但是透过这些并不让人舒服、甚至让人远离的表面现象,应该能够体会得出中国以及深圳经济的令人兴奋之处,这应该是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