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投资者必读的十部书
(2009-06-17 17:52:01)
标签:
股票 |
大多数投资者更喜欢网上讨论和面对面交流,不怎么喜欢读书,像芒格那样“长着两条腿的书”越来越少了。人们更愿意当“沙发里的土豆”或者“鼠标旁的土豆”。其实和书籍相比,电视和网络的最大缺陷就是压抑或者阻碍思考,让受众毫不费力地直接接受别人的思想。而对于投资而言,这种趋同或从众只能导致投资亏损或者失败。不敢说读书是投资成功的必经之路,但是不读书但却大获成功的投资者却也寥若晨星,更不用说业余投资者了。
对于读书,我的观点是读很多书不如读一些书很多遍。虽然我并不排斥泛读,但是精读、翻来覆去地读一些好书,做笔记、写体会,长期反复地温故而知新更有意义。博览群书固然好,但是佛祖也告诉我们读懂一部经书就足以成佛,问题是怎么个读法!投资则更是如此,这里选出的十部书,虽然不能说都是传世经典、字字珠玑,但至少应该属于“值得读很多遍”之列,对于投资而言比每天上网读博客、看论坛有用得多。
第一本,是二十世纪最成功基金经理在刚刚退休时的肺腑之言,《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之所以把它列为第一本,不仅是因为这本书写得简单、易懂,也不仅是因为作者的辉煌业绩,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是彼得林奇1990年退休之后写的第一本书,价值在于观点“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真实的”,全然不似其它投资行业的那些大师、专家们兜售的屁股决定脑袋的卖方观点。作者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原来的同行、基金公司。所以林奇后来又写了一本书《战胜华尔街》,并特意写序来为上述言论做了不少“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和修正,结果却是越描越黑。基于上述原因,如果只能读一本林奇的书的话,应该选择第一本。其实读彼得林奇,读这一本也就够了。
第二本,做为学者的西格尔的第二版畅销书,《投资者的未来》。
西格尔不能算是职业投资人,而应被归于学者之列。在这本书里,西格尔用统计学方法和大量长期数据告诉投资者,尤其是信息和知识不对称的业余投资者一些看起来不怎么符合逻辑但却绝对符合逻辑的投资事实和投资常识,比如他用统计结果告诉读者为什么买新股不可取,为什么传统公司股票的长期收益率相对更高,为什么基金公司的统计数据有诈等等。另外,他还通过强有力的数据和事实,说明了不少故意而为的投资家和伪学者得出的一些关于投资的统计性结论和观点其实都是特意选择样本数据、样本时间的结果,都是骗人的,在某种意义上和麦道夫差不多,有点儿耸人听闻吧。西格尔还写过一本《股票长线投资》,也不错。
不幸的是巴菲特自己没出过书,估计是经过“对于时间的估值比较”,把写书的时间都用到投资上了。《滚雪球》是写巴菲特最新的一本,也是最厚的一部。与投资哲学和方法相比,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传记,所以至少读起来很轻松,而且鉴于作者写本书历时五年并得到巴菲特的亲自授权,其中的观点即使不是巴菲特原装的,至少也不会相左吧!有趣的是后一本《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十几年前写的,我觉得比《滚雪球》更经典,完全不似那些把巴菲特吹捧上天的作者,书中写了不少巴菲特投资和人性上的“缺点”,对于投资者理性和客观地了解巴菲特的投资哲学非常有益。另外,作者对于巴菲特的几个经典投资案例背景的详细介绍和分析,会让读者觉得巴菲特也没有那么神奇,这对于把巴菲特当成股神、放到庙里供起来都感到不够的今天应该有特殊的意义。当然还有巴菲特五十多年来给股东的信,非常值得一读,如果有时间的话。其他写巴菲特传记或者靠巴菲特吃饭的专业作家或者研究者的书不读也罢。
第四本,不是芒格写的书,而是芒格发表过的演讲和言论。
芒格是一个非常愿意演讲并发表关于误判心理学(或神经学)以及交叉学科理论的投资大家,芒格在投资领域的地位毋庸置疑,仅仅是巴菲特的评价就足以让他伟大起来。芒格是为数不多的把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投资领域的成功投资家之一,在这一点上,其实和索罗斯的“不应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应用于投资”的思想殊途同归。所以尽管芒格的言论晦涩、难懂,但是绝对和那些故意把简单易懂的东西弄得晦涩难懂并靠这一功夫混饭吃的专家、学者们完全不同,值得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另外,有两本关于芒格的书,一本是《芒格传》,还有一本是三百多元的《穷查理宝典》,没有什么精读的价值,但是可以作为泛读书目,供茶余饭后消遣一下。
第五本,是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
相比之下,卡拉曼不是一个国内投资领域耳熟能详的名字,属于地地道道的“酒香不怕巷子深”。除了也是一个杰出的投资家和基金经理之外,他的《安全边际》一书和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介绍得更系统,言简意赅,文笔犀利,丝毫不给他那些不争气的基金经理同行们流什么情面。这绝对是一本你忍不住会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投资经典。另外,在价值投资领域,塞斯卡拉曼是一个离格雷厄姆比巴菲特还近的投资家。虽然用芒格和巴菲特的眼里,这并不是什么优点。
第六本,《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和塞思卡拉曼一样,约翰聂夫也是一个成功的基金经理。也和赛思卡拉曼差不多,约翰聂夫的主要思想是低市盈率投资,低市盈率和安全边际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仅仅就是做为《安全边际》的姊妹篇,这本书也值得一读。类似的还有另外一个更“大师”的大师,罗兰坦普顿,不过遗憾的是除了一些只言片语的介绍或者连载之外,国内读者无法读到他写或者写他的书的中译本。
第七本,是索罗斯最近出的《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
虽然中文译名与原书名风马牛不相及,多少有点儿媚俗。但是反身性理论还是值得所有投资者领悟一下的,这倒并不是仅仅因为索罗斯所取得的投资成就。前面提到过,索罗斯和芒格绝对是投资领域的两个思想不同但是同样深邃的“怪才”,他们的理想可能根本就不是成为什么亿万富翁,而是伟大的思想家或哲学家,但是事到如今这个理想可能和我们要成为亿万富翁一样困难了,所以在灵魂深处他们是孤独和痛苦的,也因此才有了可能超越正确投资方法和成功投资业绩之上的思考和探索。虽然索罗斯因为总是凭借“叮有缝的蛋而赚钱”,口碑差了一些。不过如果单单比较“投资武功”,还真看不出索罗斯可能会输给谁。索罗斯以前还写过一本《金融炼金术》,内容大同小异,但是读不太懂,翻译得太晦涩、深奥了。就像以前读大学有时遇到的“阅读理解”的内容一样,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读过之后就是不知道啥意思。
第八本,是塔勒布的《黑天鹅》。
原则上讲,这不是一本专门写投资的书,但是对于投资来说意义非同寻常。读过之后,你会觉得近百年来无数专家、学者建立起来的投资理论原来可能就像在沙滩上建造起来的大厦一样不可靠。但是这并不是世界末日,而且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可能还是一件好事儿。因为这样更可能与专业投资者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不用自惭形秽,尤其是在那些故作深奥和神秘的投资巫师们面前会更增加一份自信和从容,
第九本,是曹仁超的三部曲,《论势》、《论性》、《论战》。
老曹反对价值投资,甚至对巴菲特也不以为然。但是老曹的思想架构和分析体系却非常值得中国的价值投资者和巴菲特迷们学习和琢磨。《论势》是第一部,炒股看大势,这是一个非常朴实的道理,但是能够真正悟透并且坚持的散户能有几个呢?我认真计算了很多文章中老曹介绍的自己的投资观点和收益,算是小人之心吧,结果发现老曹说的前后是一致的,包括反对巴菲特投资中石油,这是和国内众多“股神”们最大的区别。《论性》是令希望获得投资秘籍的读者非常失望的一部,但是我觉得却是老曹对自己参悟最透的一部书,其中的观点也是老曹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古语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曹在三四十岁就已经明白了自己喜欢什么和擅长什么,然后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实属不易。《论战》则是老曹投资理念和方法最系统的介绍。买张不买落、止损不止赢等等。老曹,善于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复杂的道理,不故弄玄虚,是投资领域圆而不滑的典范。在中文投资家的的芸芸书海中算是极少的上乘之作。
第十本,是马尔基尔的《漫步华尔街》。
把这本书做为压箱底的“锦囊妙计”的主要原因是,如果读过上面这些大师,也实践了很长时间但是业绩还不是很理想。那么就读一读马尔基尔的这部书吧,《漫步华尔街》,认识一下随机漫步理论。作者在书中通过大量可信的事实和数据告诉读者一个“公理”:市场是有效的,谁也战胜不了。最佳方式就是购买佣金最低、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顺便说一下,马尔基尔和西格尔一样,应该属于学者,而且属于有成功实践经验的学者。
我坚持认为没有信仰的投资不可靠,只有信仰的投资也靠不住。只有采用正确的投资方法获得正确的投资收益才有意义。读书,反复地读这些大师们的经典著作,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最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