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生长需要大量的钙质。通常,0-6个月内的宝宝每天钙需求量为300毫克,6-12个月内的定宝为400毫克,1-5岁的宝宝则为600-800毫克。此时,宝宝如果缺钙,表现的并不会十分明显,通常只是多汗、夜惊、焦躁不安等。稍粗心的父母可能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残不知,婴幼儿缺钙若不及早发现与补救,会给宝宝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危害。
具体危害有:
1、
眼球缺钙,眼压不能维持正常水平,最终形成近视。
2、
影响骨骼的增长、增粗与钙化,最后导致孩子长不高。
3、
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孩子体弱多病。
4、
婴幼儿时期骨骼“钙库存”不足,会增加成年后出现骨质疏松症的机率。
那么,如何来判断宝宝是否缺钙呢?
妈妈可以定期到儿童保健机构为宝宝做钙质检测,一般是测头发。宝宝每克头发中正常的含钙量应该在500-2000微克之间,低于250微克为严重缺钙,含量在350微克左右为中度缺钙,450微克为一般性缺钙。当然,妈妈也可以从宝宝的日常表现来判断宝宝是否缺钙。比如有以下的症状:
1、
宝宝多汗,与温度无关。特别是睡后头部出汗,使其头颅不断磨擦枕头,时间久了可见枕秃圈。
2、
哭闹不止,夜惊,醒后哭闹难入睡。
3、
出牙延迟,牙齿参差不齐,上下牙不对缝,咬合不正,牙齿松动,易崩折,过早脱落。
4、
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不如以往活泼。
5、
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6、
前额高突,形成方颅,或常有串珠肋,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宝宝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7、
缺钙严重时肌肉松驰。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驰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醐彭大如蛙腹状,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引起驼背。
8、
1岁后缺钙可使骨质软化,站立时因身体重量使下肢弯曲,表现为“X”形腿和”O“形腿,易发生骨折。
9、
厌食、偏食。人体钙元素摄入不足,易导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
有以上症状,妈妈们就应该想着给宝宝补钙。补钙除了遵医嘱,适量补充之外。还可以用从平时的膳食中来补充,比如可以给宝宝多吃奶制品、豆腐、核桃仁、坚果、鸡蛋、运物肝脏等。只要宝妈们够用心,每个妈妈都是宝宝的营养师。加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