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院安全需标本兼治

(2013-11-19 10:40:33)


 

近来,全国上下伤医事件屡屡发生,已经引起国内医务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针对伤医事件,来自医务界的呼声越来越高,广大医务人员忍辱负重,医患关系走到的冰点.甚至英国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也发表了中国伤医事件的文章2013,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无疑这对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有效遏制医疗伤医事件是一个非常有帮助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伤医事件,医患矛盾绝对不仅仅是医院安全的事情,涉及到当前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涉及到社会的公平,保障以及社会稳定,是当今社会转型时期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意见”的出台对缓解医患矛盾,维护医院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医院安全需要要标本兼治。

 

一、医院安全是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

俗语说的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院安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挑战,“意见”的出台,给各级医院主管部门特别是医院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整个意见指导思想明确,方法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在一些地方是可行的。我们应该看到,长期以来,许多医院的安全设施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资金投入,新的“意见”对医院安全提出而来较为系统的指导,对缓解医患矛盾纠纷,保障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医院的经济状况也有较大差距,“意见”的规定,在有些医院恐怕难以达到。关于每单位床位应配备保安的意见对一些经济不甚发达地区恐怕难以实现。事实上,医院安全只是医患关系长期紧张的一个方面,保障医患安全需要标本兼治。

二、深化改革,尽快建立分级医疗就诊制度,实现医疗资源使用的最大化,是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内容

应当看到,现阶段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中心城市医院集中,但是病人大量涌入,导致医生们超负荷工作,医生收入相对较低,加之医院医生的工作环境差使临床医生身心疲惫,服务质量下降,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严重者导致伤医事件发生。由于我国的现行无分层就诊的格局,导致了病人的大量集中就诊,病人长时间等候心情烦躁,医生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都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方面。正确引导病人分层有序就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大医院的就诊压力,改善病人的就诊体验。改变现有的就医模式,逐步实现分级就诊,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分层就诊模式,会使我们的现有医疗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尽快建立以保险付费引导的分级就诊制度是在必行。也是现行医改的重要方面。分级就诊可以减少大医院的人满为患,医师的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住院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医患矛盾将会减少。

 

三、尽快实现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并轨,提高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

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覆盖人群最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能够共同享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有三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种医疗保险制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保障水平总体不高,人群待遇差距较大;二是适应流动性方面不足;三是保证可持续性方面不足。社会公平是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医患和谐的保障。尽快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并轨,有效消除付费水平的差距,减少社会矛盾,改善医患关系都是十分重要的。建议政府尽快实现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并轨,有效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 正确引导媒体,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客观报道医院领域的负面事件,最大限度的维护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

恶性伤医事件也折射出长期以来媒体对医疗行业的关注,客观地说,媒体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负面报道远远多于体正面报道。当前,医生收红包、收回扣、见死不救等等,各种医疗行业负面事件时常见诸媒体。不可否认,其中确有一些医生的不端行为使得医疗行业整体被污名化,但也有一些负面事件是媒体过度渲染乃至无中生有。媒体引导舆论对医师甚至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批评屡见不鲜。医患和谐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我们真切地希望中央政府加强对媒体进行正确引导,认真考虑广大医务人员的真实感受,有效维护医疗卫生队伍的稳定,极大地保护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希望媒体人要恪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医院安全折射的是医患矛盾的激化,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种矛盾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医患矛盾的化解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有效保障医院安全任重道远,公民的社会道德的回归,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医疗行业的自我警醒,法制制度的健全以及媒体的正能量才能构成真正的医院安全,医疗安全,社会和谐和大众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