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聊聊理想
(2015-02-27 16:28:32)
标签:
情感 |
分类: 感悟 |
借理想知名
上班第一天,仍是第一个早早来到单位,看着玻璃门上的大叉封条,不禁觉得可笑:“好像公司要倒闭了一样。”同事们的脸上或洋溢着笑容或挂着疲惫,有人在家被逼怕了,恨不能早点过来上班,有的仍没有享受够走亲访友,还有的提前请好了假,试图保留过年的最后余温。
而对于我最大的意义,或许就是,还有两天就是三月了!阳春三月,百花盛开,褪去冬装,轻松上阵,如同渐渐长长的头发一样,日子终究过去了,告别了严寒的冬日,似告别了一个半死不活的自己。
脑子里反复播放着张靓颖的那句歌词“终于等到你……”还有那句觉得很帅的话,春暖花开的时候,一起吃个饭吧!还有反复在脑子里演练过很多次的那句“青山绿水,后会有期。”还有两个月就要踏上未知的旅程,给自己放个假,好重新开始。
办公室一如既往地安静与喧闹交杂,有些人还在互聊着过年的那些事儿,有些人立即着手了眼前的工作,而有些人开始悠游于各大招聘网站,希望新的一年能交到好运。
哦,最近上映的几部大电影也是大家的谈资。同事请我看的《狼图腾》,真的很宏大。
初五回来,在图书馆度过了几天充实的时光。惊叹于那些记者们扎实的文字功底,发现好的选题时也会小惊喜一下,说不定主编那里可以通过。但是不管有没有通过,我必须要让自己问心无愧地努力过。
其实我一直知道,跟很多人相比,我绝对算不上是努力的。已经很久没有6点起床,很久没有熬夜赶稿,很久没有主动出去扫街,很久没有做过读书笔记。很久没有认真读完一本书,也很久没有自我反思与总结……
似乎每年的开端总会这么自我批判一番,批判着批判着就变得惶恐起来。我拥有理想,却没有为理想纵身一跃的勇气,我渴望改变,却总苦于找不到出口。有时候常常忍不住想问,到底我是怎么了?到底是谁的错?
聊聊过年在家的那些事吧。
很多人被逼着结婚,被逼着生娃,而我比较幸运,与母亲达成协议,不要再管我,我自有打算。在家4天,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不愿意面对那些曾经熟悉现在陌生的脸,不愿意被莫名地审问,在哪里上班?一月挣多少?也该结婚了……而面对如此的无礼和冒犯,我常常是无力的,除了躲避那狡猾的令人厌恶的眼光之外,唯一能做的就是匆匆逃走。我他妈挣多少跟你什么关系?忍不住蹦出的脏话也只是自己在心里说说罢了。
高中毕业就开始打工的哥,常常端出一副长辈的样子,“在石家庄弄啥了?是正式的不是?我说你回家考个公务员吧,多好,老在外面漂着……”除了呵呵,我无话以答。初中毕业之后打了几年工,然后跟村子里任何一个普通女孩一样找个普通男孩嫁了的妹妹,日子过得挺舒坦,儿子虽然长得矮,但是不太丑,还挺聪明,老公挣得不多但是知道顾家,自己虽然不挣钱但从来不缺钱花,三天两头往县城跑不说,自己浑身上下也是光鲜亮丽,头发隔三差五地烫啊,染的,任谁见了都夸洋气,我傻乎乎地说“人家想得真开!”“谁都比你想得开!”哥说话了,“整天理想啊,梦想啊,有啥用,好好考个公务员多稳定……”我从来不想跟他多说话,因为我们的距离早已越来越远。
操心的小姨终于帮儿子娶到了媳妇,了了一桩心愿,住上了新房,不知道接下来,她又会有怎样的动向?纵数家里,唯一没有变化的大概就是我们家。弟弟信誓旦旦地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对于梦想讳莫如深,“说出来就不灵了。”母亲一如既往地对我们没有要求,就像住了十多年的房子一样,家里的一切都那么庸常。唯一让我感觉到希望的却是花盆里绿色渐浓的小花。
经过了很多很多之后,我越来越感觉到,无助感。就像长了一双翅膀,却因为身子太重而无法飞翔的鸵鸟。身体越来越重,越来越重,不知道哪天可能就会习惯了,就安于现状了,再也不去想飞翔那回事儿了。
初中毕业十多年了,偶尔会和那么一两个同学联系,当初怀揣梦想的人现在却已为人父母,安心地做着家庭主妇,或者一份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不知道那个唱着周杰伦的歌长大的小男生听闻周董大婚的消息时作何感想,他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而我记得,那个全部用周杰伦的歌名而写成的小故事。
几年前那个小学的群挺活跃,常常会有人出来晒婚纱照,晒孩子,今年好像格外安静,基本没人说话了,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厌倦了柴米油盐的孤寂灵魂出来吆喝两声,就像一粒极小的石子扔进了大海,半点涟漪都不曾激起便迅速恢复平静。
去年嚷嚷的聚会,搁浅至今年。好容易等到过年,就想着跟初中关系好的同学碰个面聊聊天,但,说好的,初四呢?好吧!我想我肯定不会再次忍受第二次的爽约了。
说好的,畅谈呢?说好的,一起去玩呢?
人家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这变化未免有点太大吧?
抱着浓浓的希冀,换来的却是新年的冷清和孤寂。
过年的几天,仍然是那些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话语,母亲一如既往地去祭祀,庙前朝拜,为了免于被围观和被聊天,我今年聪明地呆在了家里。
几天前朋友圈里疯狂转发的《一个博士生的回乡日记》还没有出来之前,我脑子里就常常循环播放“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什么时候回乡成了一件害怕的事,遮遮掩掩,不敢面对询问的目光,讨厌乡里乡亲“关切”的质询?
朋友之间变得无话可谈,你的豪情万丈在他们眼里不过是笑话一场。你融不进他们孩子、老公、婆婆的战争,他们永远不会懂得你所说的理想,梦想,远行……
“做人不要太理想主义”,这是多年以前他们就曾告诫你的真理。
当越来越发现无话可说的时候,故乡,就真的不想再回去了。
不上班的日子是逍遥的,静静地在图书馆里度过黄金的时光,晚上回去看一部电影,默默地做几个仰卧起坐,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龅牙和不再年轻的脸,不忘笑着安慰自己一句“痘印越来越淡了。”房东的嘈杂声渐熄的时候,自己也沉沉睡去了。
对于这座大部分由外来人口组成的城,过年过节是最难熬的。吃饭成了一个大问题。
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开始小心关注擦肩而过的风景,某个面馆总会不经意跃入眼帘,然后暗自惊喜太好了。
但当你在公交车上多坐一站,拐过几条街终于来到这家面馆,要了一碗面,然后开心地默默等待时,你又怎么会想到你会后悔?一个西红柿,一个鸡蛋,翻炒之后倒在雪白的机器面条上,当那碗面端上来时,你不禁觉得好笑,好平好平的盘子,加起来成本不到三块钱,老板却收了你9快,默默地吃完,全然不顾丑陋的吃相,心里边委屈边后悔,“他妈的,下次绝对不来这里吃了。”走出这家面馆,才瞥见旁边吉祥混沌滚动的红字中滚出“牛肉面,刀削面,炸酱面。”好吧,明天来这吃。
当第二天仍然穿过几条街来到这家混沌店的时候,老板娘的那张嘴脸立马让你不开心。直到吃完了那碗面,你还在想:为什么不直接走掉?“看着那碗微微卷曲的方便面上的几片菜叶和一勺豆瓣酱的时候,你近乎绝望,这他妈成本还不到两块,可恶的老板娘居然收我10块?好吧,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次一次考验着你的耐心和你的受挫能力,为什么别人总能发现很多好吃的,而你总是遭遇绝望?你开始狠狠地怀念上次吃的自助火锅,30块钱可以吃到很饱很饱,还有你喜欢的寿司,你开始后悔,为什么那时候不多吃点?
吃完那碗面,你感慨万千。
你开始庆幸,家里还有你年前囤积的饼干,还有酸奶。
你有点难受,有点绝望,有点害怕。在这样一个城市都这样,到了上海你怎么办?
你常常问自己,每个月2500块,为什么你从来都不舍得让自己吃顿好的?为什么你总感觉自己没钱,为什么总觉得亏待了自己?看着朋友圈里,那些你知道名字的人,他们穿着国际名牌,用着你没听过的国际香水和唇膏品牌,偶尔晒晒自己家里养的狗,更多时候是跟老公开车自驾游,香港,国外,台湾才是他们的目的地的时候,你就会想,你是怎么认识他们的?
当然,足够多的自尊心,让你拒绝说自己是个屌丝,但是你不得承认你真的默默的懂得了很多事情。
当吃着那晚恶心的面时,你下定决心,到了上海一定要把锅灶买全,自己学着做饭;
当你下着大雨被困在公交站牌前的时候,当你将近一个小时等不到公交车的时候,你除了咒骂这个该死的城市,你懂了为什么空气质量这么差,车这么贵,油这么贵,还是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地买车?“方便”。这是那个有两辆车,从来不用担心限号的同事告诉你的。
当你厌恶却必须听见更年期的房东骂街般地骂着自己的子女,忍受她早上6点就开始疯狂地切着案板而惊扰你的美梦时,你懂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做房奴,也一定要在这座城市买个自己的房子;
很多年前,你就想,什么时候你能吃起一晚味千拉面了,那就说明,你真的挣钱了。
将近三年过去了,你仍然吃不起一晚味千拉面。
回到这座你以为消费很低的城市的时候,你最怀念的却是杭州无处不在的沙县小吃,6块钱一晚的炒年糕,炒粉干曾陪伴你度过很多贫穷却开心的时光,那份小确幸是这个城市永远不会带给你的。
你很幸运这个单位能有免费的餐券可以拿,这时候你只需要纠结,吃了半年多的同样地方的午饭,是不是该换一家?
你曾经在心里谴责你的同事,怎么那么傻,单位的餐券不用,非要跑到先天下,勒泰吃那么贵的午餐,现在你开始扪心自问,什么时候你能像他们一样,告别食堂大锅菜低档的味道,到上岛喝杯咖啡,然后优雅地叫上一盘点心。而几年前你想的最多的就是,30块钱一杯的咖啡,有什么营养?
当你的同事浑浑噩噩一天在淘宝上瞎逛的时候,你嗤之以鼻,当你周围的人对着朋友圈里别人的状态傻笑的时候,你默默地瞥她一眼,心里暗暗道声“脑残“,当你周围的朋友花了很多很多钱只为到另一座城市去看一场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演唱会的时候,你觉得他们乱花钱。
你拼命地想让你的生活充满意义,你拼命想要过好每一天,一旦这天你虚度了你就会恐慌,就会觉得你怎么可以这么堕落?而这些早在你心里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却被蒋方舟引用的一句“玫瑰即玫瑰,花香无意义”而颠覆了。因为你太喜欢她,将她的观点奉为圭臬。
有时候想想,很多东西总是那么可笑。不是吗
但是你细数这些缠绕着你的七宗罪的时候,你仍然在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我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方法活下去。还是要给自己定制规划,还是想要拼命地减肥,以求瘦成一道闪电。
你感谢那些在困境中拯救你的人,感恩那些你在绝望时候给你指路的灯。同样,你也感谢这个曾让你追逐,如今却让你绝望的单位。
你会在夜深人静时默默垂泪,想念那个狠狠伤你的人,你会憎恨,会感激,毕竟,成长是件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
看到一句特别有力量的话“要红黑分明,才对得起奋不顾身踏入荆棘的热血和初心。”
也曾在一本时尚杂志上看到一句很美,很摄人心魄的话:去年的九月,曾奔赴过一个地方,清甜的微香从桂花树下袅袅散出,古朴的暗红色建筑让人的思绪回到过去,一直很喜欢旧时光遗留下来的东西,那种旧的气息,有烟火的味道,有生活的痕迹,赴一场约,应该从愿望里出发!
说的真好,句子中描绘的,应该就是我梦想的驻足地吧。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前方有怎样的困苦和险阻,我都必须跟从内心。
昨晚入睡前,听到电台的广播,羽泉的一首《奔跑》,勾起太多美好的记忆。
速度七十迈
心情是自由自在
希望终点是爱琴海
全力奔跑 梦在彼岸
我们想漫游世界
看奇迹就在眼前
等待夕阳染红了天
肩并着肩 许下心愿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
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
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
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
随风飞翔有梦作翅膀
敢爱敢做勇敢闯一闯
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
也会有默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