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杰客美食指南《公和豆品》(总第79回)

(2014-05-24 22:57:54)
标签:

笔尖上的小吃

港味儿

杰客美食指南

公和豆品

香港小吃

杂谈

分类: 笔尖上的小吃
http://s9/mw690/001Kto7ngy6J8uAGAnS08&690

我住深水埗时,基本都是搭地铁去往香港各处。每天早上,都会经过人潮涌动的北河街。一次沿地下店铺一侧走的时候,发现了这家看起来瞒有历史感、坐满食客吃早点的小店,上面店牌赫然五个繁体大字:公和荳品廠


门面完全是敞开式的,左侧是卖自家酿制的豆腐,右边则是手工煎制的三种豆腐食品,滋滋滋的还冒着特有的香味,难怪这么多人看到都会忍不住来吃,这也印证了广告大师罗瑟·瑞夫斯提出的USP理论(即“独特销售主题”)


我第一次来吃其实已经旅馆吃过早饭,但经不起这滋滋香味,于是只点了份招牌的煎酿豆腐,性价比在香港来说绝对是超值,毕竟这里是老区吗。煎酿的豆腐上还码放了一些鲮鱼肉馅,非常特别,趁热端上桌来,真是热辣辣香喷喷,好吃看得见嘿。不过瘾,于是又要了一碗豆腐花,之前没来过南方,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店员端上来我才恍然大悟,其实就是北方的豆腐脑。不过花(脑)的比重是瞒大的,基本上没有卤,完全是在品尝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豆香之味。不得不说,滑滑嫩嫩,嘴里一梭罗就进肚了,好像吃果冻一样。


我在用手机纪录美食的同时,也留意到店内的摆设,有点老式港片的感觉,店内正面的墙上“公和”两个大字,据店家说是以前做生意讲究“公道”、“和气生财”之意,两个字之间的上方则是旧时政府的注册标志。左边还有副很大的黑白照片,是创始人,一脸正气,和自家名称特别相称。


墙面内贴满了旧式样的马赛克,不是仿旧而是真的古旧。店上面两盏大电扇不停的旋转,旁边也配有小风扇,所以在里面堂吃一点都不觉得热。


公和沿用的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墙的另一侧就是豆腐工厂,店面卖的豆制品,都是第一时间从工厂送到店内供应,吃到的保证新鲜。


回去后特意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这家店创立于1893年,掐指一算,也有着一百二十多年历史了,虽然它家生意不算大,不过能把这样一家小店继承经营下来,肯定着实是不容易。


第二次来,我可是特意饿着肚子来啦,主打的“公和三宝”:煎酿豆腐、煎酿豆卜(豆泡)、黄金鱼腐,挨个尝了个遍,虽然闭上眼睛我都完全吃不出来这三种美食的区别,但就是觉得超级好吃。在吃豆腐花的时候,拼桌的一位香港同学告诉我,豆花一定要放蔗糖,味道才更好呢。于是我如法炮制,确实有一种很独特的甜甜的味道,说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在豆腐脑里加糖吃。


它家的豆浆也是超纯超赞,走的时候再来个塑料瓶装版,有无糖和小甜口味可供选择,方便解渴的同时还美味健康,一举两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