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杰客美食指南《九记牛腩》(总第78回)

(2014-05-18 00:28:03)
标签:

杰客美食指南

笔尖上的小吃

港味儿

九记牛腩

香港小吃

分类: 笔尖上的小吃
http://s8/mw690/001Kto7nzy6IXqB7El957&690


到香港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直奔这家大名鼎鼎的牛腩面店,誓要把第一顿回忆留在这里。上环下地铁,拿着地图逢人就问(香港的小路口很多,对于我第一次来的人来说真是头晕的要命。),终于在坡上一个“不起眼”的小街寻到,一副红底白字大牌“九记牛腩”清晰可见。可是走进大失所望,店门大关,一问才知,此乃五一劳动节,人家假期也是要放假休息的。看到周边莫名前来食客失望的表情,也算安慰(这算什么心态)。


假期一过,我立马又提着空腹前来,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就好找多了(除了上环记成了中环,下错地铁这一遭)。当日阴天有小雨,我打着伞首批前来,此时小店还未营业(中午12点半开门,还真是挺晚的),但是门口已有些许人绕来绕去,无需多问,此乃醉翁之意不在酒。此时距离营业还有1个小时。


我也小街转悠,一回头,发现门前开始站一排人了,立马前来排队,位次20人左右,目测第一批进客肯定有戏,后面也开始不知不觉排列起人来,此时距离营业还有半个小时。


我前面是一对日本食客,手中拿着美食专家蔡澜先生的书,对话着什么,估计他们也是第一次来,后面一口台语腔的大叔打着电话、吹嘘着想吃快来,要不没份。距离营业时,后面的队伍长龙就不可谓不壮观了。好在如预期,第一批杀入店中。


店面很小,里面就7、8张桌子,所以食客需要服务员带领拼桌,我和一对日本人、另三位亚洲食客分到了一起。看来都是第一次来,面对菜单一大堆只有几个字差别的食谱,挑选起来还真是困难,日本夫妻首先指着美食书的照片要了两碗,我一看,应该就是之前网上查到的主打,紧跟着要了其中一碗清汤腩。其他人亦紧随其后。


招牌清汤牛腩伊面(菜单上标写为:上汤牛腩伊面,其实是一种面。清汤为大家说法)端上来后,入口那一刻,真是觉得所有的等待全都是值得的,难怪号称“全港最好吃”,那么多大明星都是常客。碗里的牛腩层次分明、软绵可口酥烂入味。汤头鲜美纯牛味十足,据说此乃牛腩与牛骨一起煲熬数小时的结果。伊面更厉害,有种“超级方便面”的味道,很筋道很销魂。


吃完一碗不算全饱(碗毕竟不算很大了),又来一杯带冰块的的丝袜奶茶,呼,真是无需此行也。


百元港币付账(这里不能刷卡、千元大钞不能找、人民币和港币同价),出门发现门口依然排着雨伞长龙,我走自然又放人进,一拨接一拨,这生意,真是火到不行嘞!



————————————————————————————————————————————

注:原《笔尖上的小吃》,第二季更名并整合。《港味儿》第1回,总第78回。

(统计包含第一季发表的77回,分别为:

《京味儿》(北京小吃)41回;《川味儿》(四川小吃)10回;《津味儿》(天津小吃)9回;《辽味儿》(辽宁小吃)9回;《黑味儿》(黑龙江小吃)3回;《日味儿》(日本小吃)3回;《陕味儿》(陕西小吃)2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