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学会杂志》2011年4月6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技术、膳食和慢病负担” 的文章。主要观点如下
•
人既没有肉食动物那么强大有力量,那么速度快,不能捕捉许多动物;又没有草食动物专门化的消化系统,不能整天吃草;所以,几百万年来人类主要靠吃野果和昆虫生存。
•
因此,人类一直化大力气在开发食品技术,以提高食品的
•
供应量
•
可消化性
•
安全性
•
可运输性
•
储存时间
•
人类历史上,食品技术经历了三次革命
•
公元前2百万年:石器和火的发明:显著提高食物的质量和多样性(大动物,块茎和果核),支持脑子变大,加快进化
•
公元前1万2千年前:农业革命:可进食的热量极大提高,人口极度膨胀,人类文明开始
•
副作用:谷物的营养素/热量比远低于动物性和其他植物性食物:人群普遍出现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缺乏病-考古发现农业社会的人比采集狩猎时代平均身材下降好几英寸,西方到最近才恢复。
•
19世纪的工业革命:大量生产精面和精糖,出现商品化的食物和膳食,以食品挤压技术。石化和生物技术为特点,过度加工的食品到处泛滥,快餐就是一个例子。
•
过度加工的食品看似自然实则发生了巨变
•
市场上过度加工食品主要来自三种原料:玉米,小麦和黄豆
• CNN:
如果吃什么是什么:美国人就是玉米和黄豆
•
美国一位记者用同位素分析头发,发现头发里的碳元素69%来自玉米 还有《食品公司》纪录片
•
过度加工食品为便于保存和运输,高度缩水和处理,造成相同体积食品高热量,高血糖负荷,低纤维,低微量元素,促进了肥胖和慢病
•
过去也有加工,但现在是过度加工并普及到每个人
•
要应对慢病,不能从公众健康的角度来考虑食品加工技术!
•
怎么从健康的角度考虑食品加工技术?
–
政府:农业补贴用在蔬菜水果和豆类,不是肉类和奶品;食品广告,尤其是对儿童的要严管;补助学校健康午餐
–
公众:少买过度加工食品;多在家里做饭;少去用过度加工食品为原料的餐馆
–
学校:采用少加工的食品准备学生午餐;开设家政课,教健康烹调知识和技能
–
餐馆:尽量采用没有加工的原料准备快餐和普通餐
–
食品工业:多采用高营养原料;推广少加工产品和传统加工产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