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甲型流感科学理性疫苗公共卫生生物医学模式中国健康 |
今年的公共卫生热门话题,似乎一直离不开甲流。应对甲流第一波是否过度反应的争论还没有完全平息,两例与接种疫苗有关的死亡报告又引起了是否需要大规模接种疫苗的热议。
争议不断是好事,说明国民参与公共卫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以人为本的开放和谐气氛越来越浓了,国人面对突发事件越来越科学理性了。与2003年SARS危机初期大多数人的不知所措相比,我们成长了,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科学理性地进行质疑了。在面对一个突如其来的事关人命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不同的人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价值取向应该是正常的“生长痛”。
事实已经证明,我国应对甲流第一波的策略是科学理性卓有成效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03年防控SARS的经验和教训。当年防控SARS,由于受落后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初期强调的是找病原和依靠高科技手段。结果是病原找错了,高科技手段不灵,面对SARS进攻,节节败退。惨痛教训迫使决策者认识到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当机立断,迅速改变战略,依靠传统的公共卫生非高科技手段,群防群控,很快就转败为胜。
应对甲流第一波,中国政府一开始就摆脱了生物医学模式的束缚,从当时全国上下的“病有所医”热论中跳出来,坚定不移地采用传统的公共卫生非高科技手段,综合防控效果明显好于许多发达国家,达到了延缓疫情的阶段目标,为国人应对甲流做好心理、专业知识、物质和环境准备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获得了“后发优势”,保证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人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第一阶段应对甲流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21世纪应对传染病,光靠疫苗和药物等所谓的高科技生物学手段已经远远不够了。今年五六月份,疫苗“远水不解近渴”;研制针对新型甲型流感的特效药有待时日。我们打赢第一战靠的是“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十八字防控策略。
应对甲流第二波,目标应该是减少甲流危害,包括对国民健康和正常社会及经济秩序的危害。光靠疫苗和药物等所谓的高科技手段是否能够奏效?答案是否定的。历史告诉我们,上世纪初,由于世界各国公共卫生体系缺失或不健全,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人类整体健康状况差,医疗整体救治能力弱,疫苗和药物作用就显得十分巨大。当时,科学的进展应用到有组织的公共卫生领域,疫苗和药物帮助人类首次主动地控制了许多人类有史以来只能被动无奈受害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破伤风,麻疹,天花等。进入21世纪,世道已经完全变了,当年的整体落后和今天的社会先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就像今天不可能出现像十七八世纪在多个领域都能拥有光耀夺目的科学成就的大师一样,疫苗和药物作用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可能一枝独秀了。世界已经成了一个地球村。这次甲流的全球大流行,除了人群的普遍易感性之外,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发达的交通,大量流动的人口和空调在城市的普及。这些危险因素都是疫苗和药物基本上无能为力的。五十年前,发生在北美的甲流在这么短的时间传到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把人和病毒从北美洲某地运送到中国,现在最快只要12个小时。因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原来流感的流行有季节性的特点,现在也不明显了,因为快速交通工具和空调的普及,季节特点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室内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尽管疫苗仍然是公共卫生应对传染病最有效的特异性武器之一,但目前疫苗的生产能力有限,疫苗对人群的理论保护率也只有百分之八十多,实际保护率还有待时间提供证据。药物的生产能力,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也限制了药物的群体防御作用。因此,群防群控,健康和疾病监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健康教育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大规模构建人群免疫屏障的同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白,其实应对甲流这种危机全人类的新发传染病,目前更重要更可靠的防御是构建社会屏障。
建立强大社会屏障的关键是理性、科学,务实地开展健康教育,将管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交给老百姓。 因为疫苗的保护率不是百分之百,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也必须学会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符合“木桶原理”,最短的一块板决定了我们的防御能力。
每个人都要想办法保持理性的头脑。面对任何突入其来的陌生传染病,因为缺乏及时、准确、可靠的防控信息,人们最容易由于无知造成恐惧;由于恐惧而失去理性,由于失去理性而做出南辕北辙的蠢事。历史上不乏先例。在1665年到1666年的鼠疫大流行期间,当时英国主流社会认为狗和猫是鼠疫大流行的原因。因此,伦敦市长命令全面捕杀全市的家狗、家猫和野狗、野猫。可以想象,当政府主导大面积地捕杀了老鼠的天敌猫之后,老鼠能不剧增? 鼠疫的流行能不更加严重吗?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只有科学理性地采取有组织的公共卫生行为才能达到保护,保障和促进全民健康的目的。没有来自理性的科学根据,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本身也会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
这次甲型流感虽然目前主要以轻型为主,但鉴于它的多变、蔓延迅速以及我国人口密度大,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基数大等原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但是需不需要人人在公众场合戴口罩、每天喷洒消毒水,每天服用中药方呢?答案是否定的。一个科学理性的文明人有责任有义务保持理性清醒的头脑,批判错误的信息,传播正确的有科学证据的信息。
我们行动的根据是科学证据。在一种新型的传染病面前,应该说是没有“专家”的。所谓专家权威的作用就是告诉我们现有的证据是否科学。要保持理性的头脑必须明白这一点。说什么药方对甲型流感有治疗作用是没有科学证据的。
历史经验表明,大瘟疫对人类最大的破坏是因为人类无知、恐慌、误导而造成对社会稳定和正常政治、经济秩序的毁灭性冲击。科学的精神是对付瘟疫期间流言蜚语泛滥,保证社会稳定,保障国人健康的最好“疫苗”。
黄建始,200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