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篇•《抱朴子》的理性性养生思想

标签:
健康两性女性社会历史生活文化生殖性医药杂谈读书教育 |
分类: 性文化 |
关于性养生的内容,主要见于《抱朴子》内篇的《至理》、《微旨》、《释滞》、《极言》等诸篇中。从这些性养生的论述上看,葛洪的性养生更为理性,更为科学。
(1)性行为有益,但不可纵欲
葛洪认为,性行为是人的自然本性,不可不为,“人不可以阴阳不交”(《抱朴子·内篇·微旨》),“人复不可都绝阴阳”(《抱朴子·内篇·释滞》),否则,就会“坐致疾患”(《抱朴子·内篇·微旨》),“坐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抱朴子·内篇·释滞》)。认为性行为是有益的,“然长生之要,在乎还年(指房中可使人年轻)之道。上士知之,可以延年除病,其次不以自伐者也”(《抱朴·内篇·极言》)。但是,又不可以恣情纵欲,“若欲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抱朴子·内篇·微旨》)。因此,提出了正确的方法,“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抱朴子·内篇·释滞》)。
(2)驳斥了当时有些术士关于性养生的“虚妄”之言
葛洪对于性养生的态度是合理的,魏晋时期,神仙之术盛行,许多道士夸大了房中补益的作用,“或曰,闻房中之事,能尽其道者,可单行致神仙,并可以移灾解罪,转祸为福,居室高迁,商贾倍利,信乎”(《抱朴子·内篇·微旨》)?葛洪提出质疑,认为“此皆巫书妖妄过差之言,由于好事增加润色,至令失实。或亦姦伪造作,虚妄以欺诳世人”(同上),这个评价是很正确的。
(3)养生不能偏修一事
葛洪认为,养生是多方面修养的结果,绝非仅靠房室养生就能做到的。“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抱朴·内篇·微旨》)。他批评靠片面的养生之法以求健康的作法,“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之术,可以度世矣;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矣;知屈伸之法者,则曰:唯导引可以难老矣;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矣”(同上),认为这样不全面地养性是不成功的,“学道之不成,就由乎偏枯之若此也”(同上)。
从上述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葛洪立求从客观的角度对待性行为,揭示性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是较为理性的表达。当然,由于历史的限制,葛洪的观点如“欲纵情恣”,可以“伐年命”,对“还精补脑”说赞成等,有臆断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