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试读员李颂颂评《星火中短篇小说》2015年第1期

(2015-02-06 19:28:17)
标签:

转载

谢谢这个不认识的朋友,谢谢星火

狂野的呐喊——读张爽小说《谁在深夜里说话》

李颂颂

      在新年第一期的《星火中短篇小说》中,《谁在深夜里说话》是我读的第一篇文章,究其原因,无他,唯题好尔。文题善,佳篇成一半,我喜欢这个题目。因着这种喜欢,我怀着一种猎奇心理去读,结果马上就进入了作者的叙事节奏,仿佛我也是夜里一起同行的人。这是我很享受的一种阅读快感:明明恨不得一口气赶紧读完,却又很理智地刻意放慢速度,生怕落掉一个不可忽略的字眼。我打心里喜欢这篇小说。
      喜欢小说中的夸张比喻。如“下山的路更陡,人走快了,得一路小跑,想慢下来都不行。远看过去,像尘土里飞快滚动的大石块”,生动地写出了人因山陡而小跑的样子;再如“我看老开跳着脚在那些浮石上一路惊险走过,左摇右晃,手舞足蹈,像即兴表演一支古怪可笑的原始舞蹈”,用“原始的舞蹈”去概括老开胡乱过河的样子,可谓形象而贴切;又如“路两边杂草丛生,随意而恣肆,你一脚迈过去,总有种一脚踩在一堆埋伏好的陷阱里的感觉”,将“杂草”比喻为“陷阱”,既新颖,又真切,将杂草丛生那种“真实”的“危险”巧妙地呈现了出来。这些比喻夸张好玩,经得起推敲,存在可想象、可信任的画面感。
      喜欢小说中的鲜明对比。老开和“我”的对比:下蜈蚣岭,老开嗷嗷啸叫,“我”只能咻咻地喘;过河时,老开手舞足蹈,满是兴奋,“我”则小心翼翼,因踩翻石头而沮丧;老开仗着阅女无数的资本,一路话滔滔不绝,“我”则没有女人,只好一心去作老开的听众。这些看似随意的对比描写,将老开和“我”的性格戏剧性地产生冲突,由一个胆量小、见识少的“我”去配合具有开辟意识和开拓精神的老开,推动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
      喜欢小说中的艺术留白。小说围绕黑夜中“我”和老开从四顷地到平安堡展开描写,场景不大,人物不多,因此,用对话来架构和丰满作品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契合了小说的题目。谁在深夜里说话呢?是指“我”、老开、下山的两个矿工、穿白裙子的女人?还是泛指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白裙子女孩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还是内心孤独的臆想?一切真真假假、虚虚幻幻,引人捉摸,引人深思。只有老开最后的那声喊叫是实实在在的,“以至于震动得路边的小槐树都不由自主地喧哗和摇晃起来”。我想,老开的那声喊叫一定是野性的、疯狂的。“无字处皆有其意,无画处皆是妙境”,至于老开的喊叫之外隐藏了什么意味,每个人都尽可去大胆想象。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