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张爽
作家张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40
  • 关注人气:6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作家熊万里:机缘与准备

(2009-05-16 07:37:39)
标签:

文化

机缘与准备

 熊万里

       1

宿命论认为人与人之间有命中注定的缘份,你信吗?我不全信,但又无法解释一些现象,所以还是有些相信。

每一件事情的成败都存有至关重要的中心环节,你信吗?我不但坚信不疑,而且认为这个问题是句废话。

两个问题结合起来:你相信机缘吗?

我相信,就像相信自己有鼻子有眼睛。我珍惜,就像珍惜自己的鼻子和眼睛。

2

谈写作之前,先谈谈爱情。

经常听到女人议论:“她机缘好,嫁了个能干、有钱的老公。”

我瞧不起这么议论的女人,想告诉她们一句话: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美女在寻找富翁,富翁也在寻找美女。富翁为什么找到别人而不找你?女人往往不朝深处分析:1、你的外表能吸引他吗?你的外表是完全让他着迷,还是仅仅达到让他偷一偷嘴的档次?2、你的性格与他相吻合吗?这可不是个小问题;3、你的综合修养(包括文化程度、道德修养)能达到他心目中的标准吗?我可以肯定地说,女人之所以与能干、有钱的男人擦肩而过,绝对是在以上三点上出了问题。女人可能会说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好男人,那是她的眼力有问题。女人也可能不屑一顾:“那男人丑死了,庸俗死了。”女人一旦浅薄就浅薄到可笑:富翁层次有高低之分,女人层次也有高低之分。记住一点,无论是富翁还是贫民,一般都不会拿自己的婚姻开玩笑。所以,女人们不要老说酸话,首先要问问自己做好准备了吗?这个准备就是把基础打牢。有多坚实的基础就会盖多高的房屋。

3

现在来谈写作。

坊间议论:“现在纯文学刊物的编辑根本不看自然来稿。”我认为可能是这样,但绝对不全部是这样。

有人举例:“某某写了很多年,作品一直发表不了,后来遇到一位导师竭力推荐,一下子就火了。”

还有人举例:“很多省级刊物编辑的看稿水平太次。某某投了多年的稿子一律石沉大海,后来专攻几家大刊物,一炮走红,一下子就获得了鲁迅文学奖。”

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真实的。在这例子的背后,我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成功的人离不了机缘。

第二,成功的人在机缘到来之前做了多年的准备,没有充分的准备根本不可能发生机缘。没有充分的准备,即使人为制造火花创造机缘,也仅像流星一闪,不可能持续绽放精彩的焰火。

4

我做小生意,一直过着半隐居的单调日子,有10年时间没读文学书刊,没有动笔写文学作品。后来与本地文学圈有了接触,看到一些家伙写那么丑却那么自以为是,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了人才。我发现自己虽然不写东西,但欣赏水平一直没有降低,潜藏的文字欲逐渐被撩拨起来。

2008年,我试探性地写了两个短篇小说,做热身运动。本来准备一口气写很多的,因为那一年多灾多难,迫使我停下了笔。我打算写十几篇后再投稿,先把基础打好。把已经写的试探性地给本地朋友看了,没有一个人能指出一句一针见血的对我有启发的缺点。有几个人给我泛泛地讲道理,我晕死了。我闭了眼睛都能比他们翻书讲得好。有朋友怂恿我给本地一个内部刊物投稿。他们本来不打算采用,经过修改后,勉强发在最后一条。我明白了,写作必须走出这个圈子,在这里已经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他们的人品和水平已低到让人痛心疾首的地步。有位朋友一再让我给武汉某刊物投稿,并把编辑信箱告诉我。我投了,发了一篇。朋友的真伪就这么体现出来了。

那次,我之所以投稿,是因为朋友一再相劝,而且可以投电子稿。轻轻一点鼠标,举手之劳。纯文学刊物一般是不接受电子稿的。把稿子打印出来邮寄,我嫌麻烦。关键是我认为自己没有做好准备,起码得写十几篇后,有了充足的火药再出去闯世界。我知道准备工作对起飞、冲刺的重要性。匆忙出发,往往无功而返,甚至挫伤斗志。匆忙出发也许小有斩获,但肯定走不远,也不要妄想钓到大鱼。

我开始阅读。在网上阅读时偶然知道北京有一本民刊叫《天天》。民刊有亲近之处,接受电子文稿。我就轻轻一点鼠标,把去年的两个小说发了出去。然后,忘了此事。

4月底,突然接到《天天》主编张爽先生的电话,准备刊发我的作品。我一边在电话中应付,一边上网搜索与《天天》相关网页存在收藏夹中。后来,又接到天天文学交流协会的邀请,我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因为在与张爽先生的交谈中,受到很多启迪。我又把最近写的东西发给他看,希望能得到最严厉的批评,哪怕一句话。昨天,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把已经排好的第二期稿子来了大撤换,准备多用几个页码推我的作品,并把我列入编委。我很有些意外,并伴着感动。

5

张爽说:“《天天》是和中国作家协会雾灵山创作之家(中国作协只有两个创作中心)协办的一本定位纯文学民刊,目的是团结一批才华横溢思想独特而深邃的文学作者,坚持纯正的文学品位,推好作家,出好作品。第一期太匆忙,从作品质量到装帧设计都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反响却出奇的好,得到《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青年文学》、《长城》等一些刊物编辑的肯定,人民文学的老编辑、作家崔道怡和实力派作家邱华栋、徐则臣等名家也给予了热情的首肯。徐则臣不但坚持“好文学在民间”的立场,还担任了《天天》的名誉主编,以表示对《天天》的支持。《天天》第一期亮相后,很多文学圈内朋友评说《天天》比一些省作协办的刊物档次高。《天天》的发行范围包括国内外150家纯文学杂志、400名当代著名作家、500个县市级文联、100家政府驻京办事处和广大文学朋友。好的作品会被名家评点,也会被各地刊物选登。一些国内知名选刊也表示可以考虑直接从中选发优秀作品。我们第二期推出你,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个机缘。”

一个素昧平生的朋友,这么看重我。为什么?他只读了我的作品,连我的简介都没有。他和朋友们掏钱办刊物,就是因为对文学的挚爱,就是因为想通过这个平台结交一帮真正的文朋诗友。

好事要分享,好消息一定要及时告诉更多写作的朋友。我知道个别人不愿给大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甚至不愿透露一个编辑的信箱,不愿意身边存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有的人在文学组织中担任关键角色,却刻意回避或打压真正有苗头的作者。我希望他们能更新观念,以开放的姿态、开阔的心胸来繁荣创作。胸怀与水平永远是成正比的!

我现在还处于做准备的初级阶段。文学是天下最难缠的女人之一,我对自己的后劲没有十足的信心。我不敢奢望《天天》给我带来什么机缘,但是我会珍惜我与《天天》、与张爽先生的缘份。

我要告诉身边的朋友们,如果真正想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提高,必须走出所生活的小区域,绕过身边的碍眼物,去结交真正对自己有所帮助的朋友,去开拓自己的眼界,去捕捉自己的机缘。

我还没有看到《天天》,但是与张爽先生有了几次交谈,已经相信了《天天》。大家读到这里,可能会说我在为《天天》做广告。就算是吧。我希望大家加入天天文学交流协会。我不会一一打电话做工作,因为这是自愿的事情。如果你相信我,你就毫不犹豫地加入。每年120元会费,120元在襄樊只能勉强吃一盆大虾。《天天》除了给会员发作品、邮寄刊物,也给名家和编辑部寄赠刊物(这是在为会员提供机缘,比我们直接投稿更能引起注意),有时打长途沟通,这都需要开支。《天天》还会经常组织笔会。对初学写作的作者来说,一次笔会可能就是一次重生。不用我再分析,聪明人自然会明白微不足道的120元后面隐藏的潜在价值。如果选对了方向,这一路上发生机缘的机率就会大一些。朋友,从襄樊走出去。将来可能还会遇到《月月》、《年年》,但现在一定不要错过《天天》。

开始,我没有成为会员,《天天》也决定用我的作品。但是我向张爽建议,以后只发会员作品(尽管他没有完全同意)。我想,刊物就像一个沙龙,大家聚会,AA制,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建设刊物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心意。民刊贵在坚持。坚持的前提是信念和资金。中国太大,不缺一份刊物,也不缺一名会员,缴了会费的与没缴会费的感觉绝对不一样,一个是家庭成员,一个是看热闹的过客。当然,对一些人而言,即使不当会员,也愿意为文学添砖加瓦,尽可能地支持工作,尽可能地帮助宣传。

我把相关网页做一个链接,大家可以上去了解。《天天》编辑部的专用博客还在筹备中。你有精力和兴趣也可以去帮忙。

说明一下,《天天》是综合性的文学刊物,除了刊发小说,还有散文、诗歌、评论等等。我相信大家都可以和《天天》成为好朋友。

张爽先生说:“《天天》文学,保持文化活力,提升阅读价值,作爱心的纽带,搭沟通的桥梁。”我同样坚信不疑。

 

2009515正午

http://blog.sina.com.cn/tiantianwenxueduben

http://pgzss.blog.sohu.com/

http://blog.sina.com.cn/zhangshuang

http://blog.sina.com.cn/tiantianwenxu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