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文人的病

(2009-05-20 09:00:09)
标签:

文化

一个文人的病

张爽

 

病了。不是啥大病,无非是感个冒,鼻子不通气,嗓子发痒,仿佛那里有什么东西堵着,咳又咳不出,咽又咽不下。

便吃药。无非是消炎的,抗感冒的。苦口良药利于病,病状似乎减轻了,副作用却跟着来了,先是昏昏沉沉欲睡,再是迷迷糊糊玄想,最后竟多愁善感的想写些什么文章了。

想到了《西厢记》中的张生,想到他的“多愁多病的身”,无非是为了崔莺莺的“倾国倾城貌”。甚至见了丫鬟红娘也忘不了调侃:“若和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你)叠被铺床。”

我小时读书,很是受了一些书的蛊惑,觉得好的文人都是细皮嫩肉、多愁善感的。细皮嫩肉是因为羡慕他们“肩不必挑,手不必抓”,就是不用从事繁重的身体劳动,即便不像队长那样的吆三喝四,至少还能戴副小眼镜,往田尖地头一站,人模狗样的记工分。因此,我小时就多病多愁,小学四年级那年,甚至没参加考试,仅靠躺在卫生院的床上就升了级,弄得班主任老师还提前到卫生院看我抱怨我,说因为我没考试整个班级的名次都要受影响!瞧这病,生的多让人自豪和英雄!咱不但是个“病人”,还是个“有用”的病人!我父亲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一个,我母亲也仅有高小毕业的“学历”,为什么他们生出的最弱的一个儿子偏偏喜文好艺?难道就是因为他“天生柔弱”,多病善愁?我小时好像毛病相当多。人,一有病,就会被别人当成个弱者,娇客,能得到更多的照顾,比如别人去山上打柴,自己可以躺在炕上看书,比如别人可以翻山越岭的读重点中学,自己就可以撒赖“想家生病”而辍学。

我虽然成绩还可以,但对上学升学却兴趣不浓厚。究原因,可能还是觉得有学历不如有才艺吧。因为小时耳濡目染的都是这样的传奇:家境贫寒的几个兄弟,居然靠吹拉弹唱娶到了媳妇,一个身无分文仅靠走村串巷卖艺的小画匠居然可以虏获我们那条山沟里最漂亮的姑娘的芳心!而村里那几个考出去又回到村里教书的先生,说到的都是些傻大黑粗壮的婆娘!

于是我毫不犹豫的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文人,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书生。

毕竟我小时因病而福!因病而获得了更多读课外书的机会。尽管我博览的群书,差不多都是小人书。读过的大书有三五本,可唯一印象深刻的还是《红楼梦》。不明白为什么女里女气、唇红齿白的宝玉和多愁多病、能诗善画的黛玉会吸引我,以至于读《红楼梦》读到了疯疯魔魔的地步。那时不喜欢宝钗,不喜欢王熙凤,更不喜欢贾母,心中有的只是木石奇缘,只是宝玉的病和黛玉的泪水。

我一直有个误解,以为女人会喜欢多病的男人尤其喜欢多病的男文人。

后来长大。觉得理想和现实真是一场天大的误会,因为学富五车,不如财富五车,才高八斗不如财高八斗,就在前几天,我在雾灵山下的“钟鼓院”不拜如来观音,不拜文曲星君,偏偏对赵公元帅等四个文武财神顶礼膜拜,甚至连走时还不忘朝老几位招招手,抛个献媚的眼神。

我现在顶烦人家问我:“最近又写什么东西了?”就仿佛人家指头骂我,你他妈真不是个东西一样。因为文学曾让年轻浪漫的我饱经沧桑,并惨遭生活的蹂躏。

一个人。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四个字总是和人如影随形,你迈不开,躲不掉,只好知天任命。

比如,尽管我现在十分讨厌文人这个称谓,可文人两个字仍像楔在骨子里一样让人涂抹不去。年轻时我也曾撒娇使性,甚至也想在胸前贴满胸毛,敞开怀弄条“汉子”当当。而如今,望眼天下,又哪里有什么真“汉子”?即使胸前真的长满胸毛的男人也都一副娘娘腔的让人难受相了。

还真他娘不如病他一回,病成个文人样!

毕竟,一个文人的病,还是有些与众不同的。哪怕只是一般性的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因为一般人病了可能也就病了,文人的病却总要多出些幺蛾子。因为文人爱思索,即病且愁。一愁,就坏事了。因为他要思考很多庄严的问题,譬如国计民生,譬如很吃紧的日朝局势,当然,日常生计,柴米油盐也要考虑。思考尚在其次,有时竟会让他如临盆的产妇那样寝食难安,以致于“辗转反侧,宿夜不寐”,甚至于半夜起来遥看浩瀚天宇,满天繁星。如果天空如墨泼染,无星月可看,他便摇首叹息,以为天要塌将下来。文人的病真有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劲头。然后他会披衣上床,于脸红耳热之际,执笔铺纸,笔走龙蛇,妙笔生花,写他个乾坤颠倒,写他个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敢叫日月换新天,其实他忘了他的笔可能只是唐吉诃德手中的那杆与风车搏斗的长矛,银样蜡枪头罢了。

唉,一个文人的病,也病的如此去意徊徨。病的如此欲罢不能,病的如此无事生非,病的如此寂寞疯狂。

文人病下的文字,想来或许没大益处,但也不至于危害社会,贻害一方罢?

想念及此,文人掷笔浩叹。

“呼噜一声人睡去,空余满纸笔墨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