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屈原《离骚》节选

(2024-03-03 21:03:29)
标签:

离骚

分类: 语文教学

导语:关于“骚人”“风骚”一词

《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赵翼《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毛泽东《沁园春·雪》: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风骚】a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b后泛指诗文、文学或文学才华;c风华绝代、风流倜傥,含褒义。d指妇女举止轻佻,行为放荡,含贬义。

司马迁《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罹)忧也。

“离骚”指遭遇忧愁。

学习目标:

1.解读诗文,了解屈原政治理想,把握“楚辞体”特点。

2.领会诗文艺术手法。

3.体会诗人美好的品质和忧国情怀。

4.背诵第三段。

知人论世:屈原和《离骚》

1、屈原与《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屈原的理想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屡遭排挤,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创立了“骚体”,即“楚辞体”。

楚辞体的特点:

a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b形式上为杂言诗,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c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浪漫、抒情色彩。

3、屈原的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楚辞》的代表作,《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4、“风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诗歌阅读解析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zhèn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zu兮,惟庚寅gngyín吾以降。皇览揆kuí余初度兮,肇zhào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a颛顼之号 b后代 c我。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d美称已故父亲 e寅年 f孟春正月,属寅月 g观察衡量 h开始。i“赐”

译文: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啊,父亲名为伯庸。正当寅年寅月啊,在寅日那天我降生。父亲观察衡量我降生时的情景啊,一出生就赐我美名。父亲给我取名叫正则啊,给我选字叫灵均。

1段:自述身世。先人、出生、取名。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rèn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y。朝搴qin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a繁多 b美好的内在品质 c d优秀的才能 e f“僻” g连缀 h配饰 i时光流逝 j不等待我 k拔取土坡 l采摘

译文:我已经拥有许多好素质啊,又不断修养才能。肩披江离、幽芷啊,连缀秋兰做成配饰。时光如流我好像跟不上啊,担心岁月不把我来等待。早晨我拔取土坡上的木兰啊,傍晚在小洲中采摘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a迅速 b停留、久留 c时序更替 d思虑 e自己 f衰老 g趁壮年 h法度 i“导”,引导。

译文:时光匆匆不久留啊,春秋四季时序更替。我想到草木凋零啊,担心自己逐渐衰老。何不趁壮年抛弃污秽啊,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乘上骏马驰骋啊,我在前方引导开路!

2段:改革决心。提素养、惜时间、改法度、导先路。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kuj羁兮,謇jin朝谇suì而夕替。既替余以蕙xing兮,又申之以揽茝chi。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

a叹息b掩面而泣c人生d崇尚美德e约束f助词g谏诤h贬黜i因为j加上(罪名)k追求l即使m楚王n荒唐o众多小人p造谣污蔑

译文:我长长叹息掩面而泣啊,悲哀人生道路多么艰难。我虽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既因用香蕙做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采摘白芷给我加上罪名。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啊,即使多次死亡也不后悔。怨恨楚王荒唐啊,他始终不能体察人心。众多小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造谣诬蔑说我喜欢做淫邪之事。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n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tún郁邑余侘傺chàchì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a本来b善于取巧c违背d“措”,举措e准绳,准则f竞相迎合讨好g法则h忧愁烦闷i失意j困窘,走投无路kl突然m随流水消逝

译文:本来世俗就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改变正常措施。违背准则而追随邪曲啊,竟相把迎合讨好奉作法度。我忧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宁愿突然死去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迎合他人的丑态。

zhì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yuán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a猛禽与凡鸟b同群c本来这样d方枘ruì(榫sn头)和圆凿(卯眼)e相合f道路不同g忍受责骂/容忍辱骂h“服”,保持i死于直,为正道而死j推崇

译文:雄鹰和凡鸟不会在一起啊,自古以来本就这样。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啊?哪有道路不同却能够互相安处?委屈压抑着心志啊,忍受着责备和辱骂。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3段:政治追求。a追求理想,坚守正道;b受诬遭贬,身陷困境。

4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go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cháng。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a观察b看清c久立d“返”e掉转…返回原路fg使…缓行h水边高地i暂且j到朝廷做官k离同“罹”。遭受指责l不了解我m只要、如果

译文: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掉转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啊,趁着迷路还不远。让我的马缓行在长着兰草的水边啊,驱马疾行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且在那里休息。到朝廷做官不被君王接纳而又遭受指责啊,退下来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裁剪菱荷的叶子做出上装啊,连缀芙蓉花瓣做出下裳。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美好。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a加高b高耸c修长d光洁的品质e回头看f放眼观看g更加显著,章同“彰”h即使i因受创而戒止

译文: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加长我长长的佩带。芳香与润泽杂糅在一起啊,只有我光洁的品质尚未减损。忽然回头放眼远眺啊,将要前往游观那四面八方。我佩戴的饰物缤纷多彩啊,浓烈的芳香更加显著。人生在世各有所好啊,我独爱美好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被肢解仍然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心会因为受到惩罚而停止?

4段:修身明志。退而修身,虽死不渝。

文章内容梳理:

1段:自述身世。先人、出生、取名。

2段:改革决心。提素养、惜时间、改法度、导先路。

3段:政治追求。a追求理想,坚守正道;b受诬遭贬,身陷困境。

4段:修身明志。退而修身,虽死不渝。

问题1:总结分析屈原形象特点。

1.帝王后裔,出身贵族;

2.修养身心,品德高尚;

3.致力改革,引领众人;

4.追求理想,坚守正道;

5.受诬遭贬,身陷困境;

6.洁身自好,卓尔不群;

7.理想坚定,虽死不渝。

问题2:分析《离骚》比喻或象征的特点。

东汉王逸语:“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例如:

a怨灵修之浩荡兮

——“灵修”指君王;

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以“众女”喻小人;以“蛾眉”(即美貌)喻自己的美德。

c鸷鸟之不群兮

——以“鸷、鸟”分别比喻自己和周围群小。

d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所写的衣着配饰都比喻或象征诗人的美德。

手法小结:

《离骚》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

诗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有幻想色彩。诗人对自己身世、诞辰、名字的交代反映了历史事实,而他立志改变楚国法度,将自己出众的才华贡献给楚国的思想情感也是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的。

但表现这些内容却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诗人大量运用比喻、象征手法,将“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美人”等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与诗中的现实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并以纵横恣肆的浪漫主义语言表达强烈而激荡的情感,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