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
(2021-10-23 16:13:45)
标签:
虚词 |
分类: 语文教学 |
高考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18个文言虚词之“以”“因”“于”“则”“之”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虚词以、因、于、则、之的意义和用法。
2.紧扣高考,以练促学,提高思考及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高考领航》第68-70页的虚词“以、因、于、则、之”的用法、意义和例句。
合作学习
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虚词“以、因、于、则、之”中不理解的地方。
疑难点拨
1、余船以次进。(《赤壁之战》)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3、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4、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5、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则……则……”
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助词,定语后置
译:怎么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
归纳整理——“以”
1.介词
表工具、手段(拿,用)表对象(把,用)表时间处所(在,从)表原因(因为)表方式凭借(按照)
2.连词
表并列、递进(而,并且)表承接(来)表目的(用来,以便)表原因(因为)表假设(如果)表修饰(而或不译)
3.动词
表动作行为(认为,做,用)
速记口诀:如果按照拿来用,以便因为且认为
链接高考
1、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2018全国1卷)
2、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2019全国1卷)
3、司农行手实法,不时实行者以违制论(2020全国1卷)
4、楚公少时尤贫,革带敝,以绳续。(2020天津卷)
5、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2021全国乙卷)
1、动词,作为2、连词,因为3、介词,按照4、介词,用5、连词,因为
译:因为候选官员大多造假自己的资历和门荫,皇上下令让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
归纳整理——“因”
1.介词
表依据(依靠,凭借)表条件(趁着,趁机)表方法(通过)
2.连词
表原因(因为)表结果(因此,因而)表承接(于是,就)
3.动词
表动作行为(沿袭,接着)
4.名词
原因
速记口诀:因为通过靠沿袭,于是因此就趁机
即学即练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用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 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官渡大捷。此一役,亦因5许攸之力而得。因6绍冢至前拜祭,因7其有非常之量,故能成非凡之业。
介词,根据动词,沿袭名词,原因介词,趁着介词,凭借介词,经由连词,因为
归纳整理——“于”
1.介词
表时间处所(在,到,从)引出后面对象(向,对于)表对象(对,与,跟)表被动(被)表比较(比) 表原因(由于)
速记口诀:跟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跟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被和笔)
链接高考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2、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3、于是征为光禄大夫。(2018全国1卷)
4、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2019全国1卷)
5、苏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一。(2020全国1卷)
介词,从;比介词,对于连词,于是介词,在介词,向
归纳整理——“则”
1.连词
表承接(于是,就)表转折(却,但是)“则…则…”表并列(那么,就)
2.副词
表确认(是,就是)
速记口诀:承接转折并确认,于是但是那么是
链接高考
1、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2021新高考1卷翻译题)
连词,于是连词,却连词,就
译: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成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
归纳整理——“之”
1.代词
代人、物、事(我,他,它们)表近指(这,这种)
2.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主谓之间,取独(不译)补助音节(不译)表修饰限制(的)
3.动词用在处所名词前(往,去)
速记口诀:我和他们往这去,宾前定后主谓音
即学即练
一僧欲之南海,询于唐僧,久之, 唐僧不应之。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于唐僧:“此何难之有?”唐僧曰:“汝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乎?”
一僧欲之(动词,去)南海,询于唐僧,久之(助词,不译), 唐僧不应之(代词,他)。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代词,这)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于唐僧:“此何难之(宾前标志)有?”唐僧曰:“汝之(主谓,取独)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助词,的)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代词,我)乎?”
归纳整理
于与焉何其弱之乎者也
18个虚词记忆口诀: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资料来自于华龙区高中语文教师李瑞环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