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的墨西哥和古巴(六)--玛雅帝国--墨西哥卡拉克穆

(2009-11-01 11:01:59)
标签:

alwaystravel

金字塔

玛雅

墨西哥

卡拉克穆

蒂卡尔

旅游

分类: 墨西哥

一个人的墨西哥和古巴(六)--玛雅帝国--墨西哥卡拉克穆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 天亮了, 雨声还在继续.

 

在虚普西附近, 除了最著名的位于自然保护区内(Calakmu Biosphere Reserve)的卡拉克穆玛雅早期金字塔建筑群外, 附近还有不少玛雅遗迹, 包括自己所住的奇卡纳小屋公路对面的奇卡纳金字塔(Chicanna), 往西不远位于公路北面的贝肯金字塔遗址(Becan), 还有虚普西镇上的三塔式金字塔遗迹(Xpuhil), 等等.

 

奇卡纳, 在玛雅语中意为"蛇嘴的屋子". 早在公元前300年, 估计就有玛雅人在此定居. 该遗址的规模较小, 不过几栋建筑浮雕非常精美, 石门四周的雕刻有如利牙, 仔细看来, 整个墙面恰如大蛇的血盆大口.

 

贝肯金字塔是里奥贝克地区唯一一座被水环绕的玛雅古迹,玛雅语意为"水渠", 规模也大许多. 早在公元前2000-1000年, 玛雅人就已来到此地. 估计在公元前300年前后, 此处出现了第一个村落. 在玛雅前古典期的晚期, 贝肯逐渐成为一个政治和聚居中心. 在贝肯玛雅遗址, 可以找到蒂奥华蒂坎贸易神的雕刻. 约在公元100-250年间, 玛雅人在此修建了城墙的防卫工事--护城河. 贝肯后期的一些建筑, 融入了典型的玛雅里奥贝克建筑风格.

 

里奥贝克(Rio Bec), 犹如普克, 既指坎佩奇南部地区, 又指古玛雅人的一种建筑风格. 里奥贝克的建筑, 特点在于魔鬼面具浮雕和华丽的建筑雕刻, 假楼以及高塔. 里奥贝克建筑的经典, 包括奇卡纳,贝肯,里奥贝克(Rio Bec),虚普西, 及巴兰库(Balamku)等.

 

虚普西,玛雅语意为"猫尾". 该遗址也很有特色, 是一座三塔式的建筑, 塔呈70度倾斜, 有秘密楼梯通往塔顶的庙宇. 在塔顶假楼正中, 刻有巨大的魔鬼面具.

 

这些玛雅金字塔古迹都是从早上8点开放至下午5点, 门票33比索.

 

由于雨势不见小, 从奇卡纳小屋到卡拉克穆所在的保护区有近50公里路程, 而从保护区入口到金字塔遗迹还得深入丛林60公里. 最终决定, 放弃参观附近的几座金字塔.

 

沿着186号公路西行, 雨越下越大, 心里可是越来越没谱: 到了丛林里怎么办? 金字塔可是一个也登不了了.

 

沿路车并不多, 限速一般在90公里, 但每到一处小镇, 必须减速到30公里以下: 高20厘米多的减速横梁, 如果还是横冲直撞的话, 车飞报废了不可.

 

快到卡拉克穆保护区时, 雨似乎小了. 按着公路指使牌左转进保护区, 进入保护区按车辆及人数收费: 40比索/车, 另加40比索/人. 在保护区入口处(内)左侧, 有一家饭店.

 

进入保护区的公路修得非常好, 估计能加速到时速100公里. 行驶了大约近十分钟, 忽然从左侧丛林窜出一只体长约一米的动物, 猛踩刹车细看, 是只全身长满花斑的猫科幼崽! 美洲豹! 天那, 自己居然看到美洲豹了! 小家伙速度极快地又窜入了丛林.(到坎帕奇后, 上网查询了卡拉克穆丛林的动物族谱, 以及美洲豹及美洲狮幼崽的图片, 确认看到的应该是美洲豹.)

 

沿着景区公路继续前进, 没多久, 前方在道路施工. 向右拐上一条碎石路, 大约几分钟的车程, 又重新回到了双车道的公路上. 打开车窗, 周围的树林中不时响起欢快的鸟鸣. 就这样, 一个人渐渐地深入卡拉克穆保护区的丛林深处.

 

行驶中, 忽然发现前方一棵树倒在公路左侧车道上, 错杂的树枝挡住了右侧前进的道路. 停下车,想把树斜向挪一下,可使尽了吃奶的力气, 树也就是晃了几下. 仔细一看,原来树根盘在树丛中, 估计一个人要挪动这棵树是没戏了. 那可怎么办, 丛林中, 叫天天不应, 难道得傻等别人的救援啊. 左思右想, 决定一一折断拦住右侧道路的树枝.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 终于弄出了个能让车通过的空间. 虽然不是自己的车, 但看看这漂亮的巡航者, 可不能亏待了它. 二十多分钟后, 终于又上路了.

 

后面的道路渐渐变窄, 尤其雨中路上不时有断枝, 车速渐行渐缓. 大约过了三十公里处, 道路上开始出现各种鸟类, 尤以类似孔雀的大鸟居多(经确认, 为野生斑眼火鸡--Ocellated Turkey). 听到引擎轰鸣, 这些可爱的家伙慌慌张张地跳入丛林. 为了不吓着它们, 只要老远见到, 就几乎是怠速前进, 偶尔干脆熄火下车悄悄走进仔细瞧瞧.

 

不知不觉中, 道路右边出现了大的指示牌"卡拉克穆考古区". 终于到了! 诺大的停车场, 孤零零地停了二辆车, 估计还是工作人员的. 花48比索买了门票, 开始探访这一规模最大的玛雅遗迹(估计有6500座以上建筑).

 

进入景区后向右沿标记前进, 大约5分钟后, 右侧远处的一大片矮林中传来喧啸的叫声, 声音之响, 简直有些恐怖. 仔细聆听, 除了蛙鸣, 至少有3种不同的叫声. 想到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提起听到这些声音顿觉毛骨悚然的经历, 心中也难免觉得有些发慌. 不过既然来了, 还怕什么, 已经见到了美洲豹(幼崽), 难道还会再见大家伙, 或者是美洲狮? 丛林中它们的美食多的是, 自己估计不合它们的胃口.

 

在树林中穿行(部分道路蜿蜒在树丛中), 近半小时后, 一座金字塔出现了, 根据金字塔边石碑上的撰文, 这座金字塔大约建于公元621-623年, 标志着卡拉克穆古典时期后期的开始, 而此任君主达奥姆(Tahom Uk'ab K'ak)仅仅在位8年(从622年取得政权到630年归天). 继续步行约十分钟, 终于抵达卡拉克穆码雅遗迹的中心--中心广场. 广场四周, 共坐落着八座金字塔建筑及大量的石碑.

 

卡拉克穆, 这座位于墨西哥东南部丛林近危地马拉边界的蛇的王朝, 是玛雅前古典期起至古典期唯一一个能与危地马拉的蒂卡尔(Tikal)相抗衡的城邦(两个城邦持续竞争了约1200年!). 早在公元前900年, 玛雅人可能就来到此地定居. 公元7-8世纪, 卡拉克穆王朝达到了她的巅峰.

 

从公元前550年起的十四个世纪, 卡拉克穆开始不断兴建城市建筑, 从广场周围发掘的大量石碑记录了卡拉克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历史. 大约在公元前700-300年, 玛雅地区逐渐兴起构筑公共的城市建筑, 而与此同时, 卡拉克穆也兴建了历史上最大的建筑物(1期建筑), 从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 可以看到将建筑应用于城市管理的构思.

 

大约在卡拉克穆王朝的第5个世纪, 在整体上并不改变整个城市中心规划的基础上, 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筑的重新设计, 其最具代表的建筑便是广场西侧的二期金字塔平台(是墨西哥境内最高的玛雅建筑). 大约在公元600-800年, 也即古典时期的后期, 一系列的革新和公共建筑, 逐渐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卡拉克穆于古典时期后期达到了城市建设与城邦规模的巅峰, 这种兴衰, 从广场周围大量的石碑上, 得到见证.

 

在卡拉克穆大量兴建城市建筑的同时, 统治者也意欲称霸整个玛雅世界. 为了对抗当时地区的霸主--蒂卡尔, 大约在公元6世纪初, 卡拉克穆的统治者与伯利兹的卡拉考(Caracol)(曾于公元562年大败蒂卡尔,捕获并处死了对方君主--估计在卡拉克穆的支持下)结盟.

 

公元599年4月21日, 卡拉克穆首次入侵另一死敌--西部强权帕兰克(Palenque)的领土, 并击败帕兰克首位女王的军队.

 

公元611年, 卡拉克穆国王亲帅大军卷土重来, 在帕兰克境内大败对手, 导致帕兰克政权处于极度混乱, 帕兰克君主阿内约马(Aj Ne' Yohl Mat)于次年(612年)因忧郁归天.

 

公元626年及631年, 卡拉克穆大败卡拉考死敌--位于危地马拉的纳兰永(Naranjo).

 

公元657年, 卡拉克穆向蒂卡尔宣战并重创对手, 迫使蒂卡尔国王努恩乌约查克(Nuun Ujol Chaak )出逃他乡. 至此, 卡拉克穆王朝一跃成为玛雅新霸主.

 

然而, 公元695年, 蒂卡尔新君主--努恩之子率大军在与卡拉克穆军队的血战中凯旋而归, 卡拉克穆的霸主梦想, 终于在公元8世纪, 逐渐破灭.

 

进入卡拉克穆遗址的中央广场, 首先看到的是8期建筑. 这是一座规模较小的以南北为轴心建造的金字塔平台, 塔顶的庙宇内, 三条平行通道各有大门面向东西. 从建筑的布局与角度, 可以推测该金字塔可能用于观测日出及清晨星空的天文观测站. 稍后对该栋建筑的修建, 可能是为了调整观测星向的角度.

 

在8期建筑的正西面, 是一栋规模稍大, 结构也更复杂的7期金字塔平台. 这座建于玛雅古典晚期的庙宇, 曾经在平台四周均有台阶通往顶端, 据推测, 该建筑当时用于天文观测.

 

在8期金字塔的东西两侧, 也即中央广场靠近北面的东西向, 分布着4期和6期两栋规模更大的金字塔平台.

 

西侧的6期平台, 是一栋三层式建筑. 平台顶端建有长方形神庙, 可能用于监测至点和昼夜平分点, 这样的建筑在中部佩登的蒂卡尔等地均可见到. 立于公元702年1月26日的2块石碑, 恰好在庙宇前形成一个正门.

 

东侧的4期平台, 则是广场所有建筑中最为狭长的一栋. 建筑的南北两端, 各建有一栋神庙. 在平台正中的建筑前, 立有14块石碑, 记载了公元810年6月28日之前的历史. 在正中建筑内, 还有数栋子建筑. 估计最早从公元250年起至公元900年, 卡拉克穆各代君主不断对此平台进行修建, 其中的一位更是埋葬于金字塔内.

 

从6期神庙的正门, 对应4期平台的三座子建筑, 由北往南, 分别对应夏至, 春秋分, 和冬至.

 

穿过广场中央的树林, 在偏南侧的正中, 有一栋规模较小的5期平台, 将2期大金字塔"隔"在背后. 5期平台前有2块立于公元623年的石碑, 上面刻有君主及夫人的肖像.

 

绕过5期平台, 则是整个卡拉克穆遗址建筑群中最重要的2号大金字塔(卡拉克穆建筑群中第二大建筑). 整个建筑修建于不同时期, 在金字塔的不同层面, 都建有居住区. 平台的顶端, 共有四座子建筑, 俯视着整个广场. 1块立于公元431年9月16日的石碑, 最早记载了卡拉克穆当时的君王.

 

从2号大金字塔前方往东走, 可以看到一座规模较小的3号平台. 该金字塔是一栋典型的玛雅古典期佩登地区的建筑, 卡拉克穆在古典期早期与佩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这座有如宫殿般的建筑及内在的墓葬, 避免了后人对其的改建.

 

沿着路径由3号建筑往东南向走几分钟, 可到达卡拉克穆的1号大金字塔. 由于卡拉克穆的石碑质材较差, 具体历史尚无从考证. 因修建于6米高的山坡上, 1号大金字塔是整个卡拉克穆建筑中最高的一栋. 但事实上, 55米的2号金字塔才是真才实料的蛇王朝的第一建筑.

 

在中央广场的西面, 还分布着大量的后期建筑及球场遗址. 在卡拉克穆, 允许攀登几乎所有建筑, 包括1,2号大金字塔. 可惜的是, 在逛7号金字塔时, 雨便越下越大. 为了安全起见, 忍痛决定不再登上1,2号金字塔顶峰.

 

俗话说"塞翁失马, 焉知祸福", 没有攀上卡拉克穆建筑群的最高峰, 纵然是种遗憾, 但恰在雨中逛4号金字塔时, 树林中一阵声响. 抬头望去, 居然是4-5只黑色蜘蛛猴(卡拉克穆保护区生活着珍稀的蜘蛛猴及吼猴, 由于幼年吼猴为草黄色, 而自己确认看到了黑色幼猴, 因此可确认为蜘蛛猴)! 在树上折腾了几分钟后, 几只黑猴终于消失在了茫茫丛林深处.

 

在卡拉克穆保护区和玛雅遗址, 经常可以见到各类野生动物和鸟类. 运气好的话, 也许能遇见美洲豹或美洲狮. 恋恋不舍地走出景区, 又经过那片"恐怖"的矮丛林, 那种凄厉的叫声, 也许多来自吼猴吧.

 

再见了, 伟大的玛雅古城, 再见了, 卡拉克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