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天下父母
请记得教导孩子追求高贵
文/海域
我反复读了《道德经》39章之后,决定把“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两句做了如下语译:尊贵要以卑贱作为根本,崇高要以低下作为基础。于是,我的读后感便有了这样的句子:
也许你会挣钱,
由穷人变成了富翁;
也许你善演艺,
由凡人变成了名星;
也许你苦读书,
由乡儿变成了博士;
也许你多机会,
由百姓变成了长官,
可是,你活得崇高而尊贵吗?
你能凭此长保今日的光耀吗?
******
千千万万的我们,
包括光耀的你之至亲、乡邻,
都如此平凡、低微、甚至贫穷……
能变得崇高而尊贵吗?
能凭此获得比你长久的光耀吗?
*** ***
崇高而尊贵
从来不嫌贫爱富,
也不分地位高低、权力大小、文化多少……
崇高而尊贵
只远离不喜欢它的任何人,
因为,它本来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 ***
多少年来人们向着远方要求别人赐予公平,
多少年来人们向着外界寻求自由满足欲望,
却渐渐不知自己应当修炼内在的高贵本性。
既然老子早已为我们揭示出修炼高贵之道,
我们都遵道而行才有真正的公平正义自由。
追求高贵是天下每个人的责任!
实现高贵是天下每个人的权力!
拥有高贵是天下每个人的幸福!
*** *** ***
当今,高贵成为我们被遗忘的理想与追求,就连高贵这个词也与金钱、名义、地位、权势划上了等号。更为可怕的是,天真的孩子们,也被好心的家长“关心”得离高贵越来越遥远。请记住托马斯·曼(菏)的一句话:精神之贵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净化力量。一旦这种理想消失,文化也会随之消失。家长们,没有了人类的高贵追求,我们节衣缩食、费尽心机希望孩子们所追求的一切,都因精神文化的缺失而化为乌有!
因此,我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呼吁:提醒天下父母,请记得教导孩子追求高贵!这里,“父母”前没有加上“年轻”二字,是希望所有人都父母般关心未来的生存;再则,没用“教育”而用“教导”二字,意思是请家长们自己要先做一个高贵的人,以“不言之教”才会更有效果。
*** *** ***
附:何谓高贵?体悟比解释定义更有意义。下面几篇短文也许可以对你的体悟有些帮助,请不妨读读。
*** ***
《精神之贵--一个被遗忘的理想》读后有感
(《精神之贵》,(荷)罗布•里曼著,霍星辰,
张学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文/杜永明
没钱被迫辍学、无钱缴纳押金住不了医院而惨死、为了治疗亲人的重病漂亮的女大学生被迫出卖自己的处女之身……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清贫、苦日子,是我们想要的么?
于是,穷怕了的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始追求有钱的生活。于是乎,出现了傍大款、土豪金……诸如此类的价值观。这样,搞得人似乎只有一个判断:
钱 =
高贵
可是,有钱人、名人为了争夺财产,父子反目、亲人成仇、死后还要在坟墓上做出各种报复性行为……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有钱人,高贵么?
没有钱,高贵自然无从谈起。
有了钱,人生不幸福,高贵也就没有了支撑。
那么,真正意义上的高贵究竟是什么样子?
《精神之贵》一书,有如一道光亮,给在暗夜中寻找高贵的人们指出了方向,提供了极好的启示。
《精神之贵》指出,真正的高贵是精神的高贵。精神是人类最可贵的财富。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开展自己的独立思考,一个人会渐渐明白什么东西是真正美好的、永恒不变的,并愿意为这些东西好好生活。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斯宾诺莎坦言:“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选择生活吧,我只愿为真理而活。”
斯宾诺莎关心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的幸福。他相信,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奋斗的人们,如果看到别人生活在不幸和痛苦中,他们心里也绝不会好受的。此外,他还认为,如果一个国家不懂得尊重真理与自由,这个社会最终会消亡。
托马斯•曼判断,“精神的政治化”宣扬的“新时代”只会导致进一步的平均化、粗俗化、愚钝化。而歌德则认为,正是人内心的成长让人懂得尊重——尊重神圣、尊重大地、尊重同胞,同时也尊重我们自身的高贵。
在此认识上,斯宾诺莎发现,真理与自由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失去自由的人无法活在真理之中。他写道,自由的本质就是崇高。只有那些遵从人类理性召唤的人,只有那些不被欲望、财富、权力或恐惧所蛊惑的人,只有当他们能够自己创造出持久而真实的美善时,只有当他们自愿遵循自由与真理的指引时,他们才了解自由的真正意义。斯宾诺莎用以下动人心魄的文字作为《伦理学》的结尾:“虽然我所指出的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的道路好像艰险曲折,但是这的确是可以通过努力求索而得到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很少被人发现,由此可见,这条道路是多么的艰险曲折。因为如果解救之事易如反掌,可以不劳而获,那又怎么会几乎被人所忽视呢?但是一切高贵的事物,其难得正如它们的稀少一样。”
高贵之所以高贵,就在于稀少。
稀少之所以稀少,就在于其获得的不易。
于是乎,傍大款、当小三、不择手段贪污敛财……,不仅高贵不起来,而且把自己也陷入痛苦、肮脏的泥沼之中。真个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有鉴于此,建议大家拿来《精神之贵》读读吧。《精神之贵》一书,会让那些追求高贵的人明白高贵的真意义、真内容、真路径。
竭尽全力地奋斗吧,这样的人总能得到救赎(歌德)。
*** ***
请记住!这才是骨子里的高贵
作家梁晓声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到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
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他们的车想超过,但路很窄。
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
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那位先生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
梁晓声说,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这让我想起澳大利亚的侄儿经历的另一个故事:
周末,侄儿随着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华人去雪梨周边海域捕捞鱼虾。每撒下一网,总有收获,可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华人总要挑拣一番,将其中的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
我侄儿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那华人平静答道:“在澳大利亚,每个出海捕捞鱼虾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
我侄儿道:“远在公海,谁也管不着你呀?”那华人淡淡一笑:“呆久了你就会知道,不是什么都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
两则故事,大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人文”。
“人文”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它关乎公平、正义,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
想想我们有多少时候,不需要别人提醒,就知道检点自己的行为,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恪守做人的本分,尽可能为别人着想、帮助他人?
人文也好,宗教也罢,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好好爱自己。好的素质是一种人文,也是一种修炼,心静内观,悠然自得。
高贵不是拥有香车宝马,不是衣着光鲜靓丽,而是融化到骨子里、血液里,随举手投足从骨子里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 ***
怎样才算高贵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麦当劳总公司看好台湾市场。打算正式进军台湾岛之前,他们需要在当地先培训一批高级干部,于是进行公开的招考甄选。由于要求的标准颇高,许多初出茅庐的青年企业家都未能通过。
经过一再筛选,一位名叫韩定国的某公司经理脱颖而出。最后一轮面试前,麦当劳的总裁和韩定国夫妇谈了三次,并且问了他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如果我们要你先去洗厕所,你会愿意吗?”韩定国还未及开口,一旁的韩太太便随意答道:“我们家的厕所一向都是由他洗的。”总裁大喜,免去了最后的面试,当场拍板录用了韩定国。
后来韩定国才知道,麦当劳训练员工的第一堂课就是从洗厕所开始的,因为服务业的基本理论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只有先从卑微的工作开始做起,才有可能了解“以家为尊”的道理。韩定国后来所以能成为知名的企业家,就是因为一开始就能从卑微做起,干别人不愿干的事情。
*** ***
职场智囊:
有资格骄傲的却不骄傲的人才是真正的高贵
“低就”未必低人一等。对于许多选择就业岗位的人们来说,首要的不是先瞄准好多么令人羡慕的岗位,而是一开始就树立好正常的就业观念。如果干什么都挑三拣四,或者以为选准一个岗位便可以一劳永逸,那么你就可能永远是真正的低人一等。正如台湾的女作家杏林子所说,“现将社会,昂首阔步,趾高气扬的人比比皆是,然而有资格骄傲的却不骄傲的人才是真正的高贵。”
*** ***
做个高贵的人起码应这样
有一位哲人说得好:一个人要永远保持高贵的灵魂,别在乎别人怎么说。高贵与地位、金钱、处境无关。
显然,高贵包括学识的高贵、精神的高贵、人格的高贵、气质的高贵、仪容的高贵和言行举止的高贵。我们不仅要把自己培养成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开阔的文化视野、批判的研究态度、高雅的审美品位的文化人;更要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着纯正的思想追求、健康的人格心理、优雅的精神气度的文明人。
做个高贵的人,不是要求穿戴华贵,身份特殊,腰缠万贯,而是一个人的修养、追求、处世、为人要有深度和广度。
一个高贵的人,应该是一个对长辈有孝心,对晚辈有爱心,对家庭有责任心,对事业有热爱心,对朋友有赤诚心的人。
一个高贵的人,应该勇于承担责任,而非有错全推到他人。
一个高贵的人,应该是甘于把阳光给与别人,而非争名夺利。
一个高贵的人, 应该是知恩感恩,而非忘恩负义。
一个高贵的人,应该是宽宏大量,胸怀坦荡,不计较小节,而非鸡鸣狗盗,阴险毒辣,两面三刀。
一个高贵的人, 应该是尊重他人,而非妄自菲薄。
一个高贵的人,应该是谈吐文雅,举止端庄,而非满口粗话,行为猥琐。
一个高贵的人,应该是不喜欢张扬,处世内敛,而非自吹自擂,刚愎自用。
一个高贵的人,应该是同情弱者,敬羡智者。
一个高贵的人,应该是对他人雪中送炭,而非落井下石。
每天对自己多默念几遍“我应该是个高贵的、儒雅的、端庄的人”,我相信你对世上很多事情都会看的很开、很淡、很透,你将会赢得更多愉悦的心情,也必将离做一个高贵的人的目标越来越近。
—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