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道德经》(第7章)
★此成语(名言、俗语)出在哪里?是什么意思?★
○ 天长地久
○
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七章 无私成私
【先读读现代语译】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
就是因为它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生存,
所以反而能长久生存。
因此,圣人处处总是:
利益面前退后一步不争先,
于是赢得大家敬重,结果反而获更多先机;
危难时刻把自己置之度外,
于是大家奋力相助,结果反而保全了自己。
正是由于他的无私心无私利,
结果反而能成就个人的抱负。
【诵读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
私。
【原文与语译对照阅读】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
以其不自生, (就是因为它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生存,)
故能长生。 (所以反而能长久生存。)
是以圣人: (因此,圣人处处总是:)
退其身, (利益面前退后一步不争先,)
而身先; (于是赢得大家敬重,结果反而获更多先机;)
外其身, (危难时刻把自己置之度外,)
而身存。 (于是大家奋力相助,结果反而保全了自己。)
以其无私, (正是由于他的无私心无私利,)
故能成其私。 (结果反而能成就个人的抱负。)
【阅读提示】
● 老子以天道“不自生故能长生”为喻,说明圣人处世行事的一般原则与基本态度,那就是“退身”、“外身”、“无私”。这里,老子给我们揭示了处世的真艺术、人生的大智慧。
●
最末一个私,指个人的理想、抱负、价值,虽然也属“私”,但与损人的私欲、私利有本质不同。
【学习老子的智慧】
●
海域说: 老子与我们现代人一样积极追求,最终要达到“身存”、“身先”、“居上”、“无不胜”、“成其私”。他采取的方法是从阴柔入手,比如“不自生”、“退其身”、“外其身”、“不争”、“无私”等,智慧地达到目的。这种智慧可以用到生活的诸多方面,比如有的企业家不把钱视为己有,不把钱只留给后代,而是把钱分给员工、他人、社会,结果给予人多己愈有,个人受到社会赞誉,企业更加兴旺发达,子女个个都有出息,日子过得快乐幸福,活出了人生价值,这难道不是无私成私吗?
●百姓福音
这一句,道理很深刻,人人应该领会。人越是为自己着想,反而越贫困艰难。越是为别人着想,反而更富有。为自己着想,主路窄;为别人着想,主路宽。这就是建设新农村的智慧源泉。
●网友安老头说:……
●网友蓦然说:……
●网友望月说:……
……
(请网友把你学习的体会、感慨、感悟、疑问、意见、建议等等放到评论栏上,然后我会择一些评论再粘在这个位置上。)
【语译与编排:海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