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起来读《道德经》(第2章)

(2015-05-08 21:07:46)
标签:

道德经

老子

天地不仁

多言数穷

天长地久

分类: 道学

                一起来读《道德经》 (第2章) 

                             

        ★此成语(名言、俗语)出在哪里?是什么意思?★

                  

                            ○ 功成不居。 

                  ○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二章 知美即恶

 

先读读现代语译

普天下的人都有了什么是美的观念,         

这意味着也就有了丒的观念;           

普天下的人都有了什么是善的观念,      

这意味着也就有了恶的观念。           

 

这种相反相成的现象随处可见,如:

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                 

难和易互相对照而形成,                

长和短互相比较而显示,                

高和下互相对立而存在,                

音和声互相应和而和谐,                

前和后互相跟随而出现,                

诸如这相反相成现象都是永恒的。         

 

因此有道之人用“无为”的态度处事,         

用“不言”的方式进行教育;               

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强作倡导,          

生养万物而不为己有,                 

培育万物而不自己能                 

成功了而不居功自傲               

正因为不居功自傲                        

所以他的功绩永远不会失去。             

                           

【诵读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è)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he贺),前后相随,恒也。

    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 

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原文与语译对照阅读理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普天下的人都有了什么是美的观念,) 

斯恶(è)已;           (则意味着也就有了丑的观念;) 

皆知善之为善,        (普天下的人都有了什么是善的观念,) 

斯不善已。            (则意味着也就有了恶的观念。) 

 

有无相生,            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 

难易相成,            (难和易互相对照而形成,) 

长短相形,            (长和短互相比较而显示,) 

高下相盈,            (高和下互相对立而存在,

音声相和(he贺),       (音和声互相应和而和谐,) 

前后相随,            (前和后互相跟随而出现, 

恒也。                (这些现象是永恒存在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为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处事,) 

行不言之教;            (用“不言”的方式进行教育;) 

万物作而弗始,          (兴起万物而不加以主宰,)

生而不有,             (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为而不恃,             (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

功成而弗居。           (事业成功了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             (正因为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             (所以他的功绩永远不会失去。)

                                 

【阅读提示】

 ●从常见的美丑和善恶现象入手,讲事物相反相成、互相转化是普遍而永恒存在的规律,讲遵循这个规律如何行事,由此引出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无为和不言。无为,不是一无所为即什么都不干,而是不强行妄为,要顺应自然即规律,恰到好处地为。不言,有不说话的含义,比如身教、环境影响等,但是,主要不是指的不说话,而是指贵言、恰到好处之言。由于相反相成规律的作用无为的结果,便会无所不为;不言的结果,便会不言胜有言。

 ●特别提醒的是,通篇《道德经》,都涉及到事物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对立统一规律,讲它的来源依据,讲它在不同事物上的具体表现,讲如何运用它处世的智慧等等。

 

【学习老子的智慧】

 网友海域说:我们对待自己的成绩乃至贡献,应持什么态度?老子与一般人不同,他提出了“四个不”∶不始(不主宰)、不有(不占为己有)、不恃(不自恃己能)、不居(不居功自傲),总之,不去占有和控制真正属于自己的成绩乃至贡献。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这就是老子给我们的智慧。

 网友上善说:……我以为今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太应当从“行不言之教”中得到启示。检视一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话育”是不是太多了点?“不言”的教育是不是太少了点?或者说,“化育”即感化教育、潜移默化教育是不是太少了点?

    网友安老头说:……     

    网友蓦然说:……

    网友望月说:……

    ……

   (请网友把你学习的体会、感慨、感悟、疑问、意见、建议等等放到评论栏上,然后我会择一些评论再粘在这个位置上。)

 【注释】

·圣人:指认识并遵循道的人。

·音:不同声的组合。

·声:单个声音。

·作:兴起。

·弗始:不去倡导。

·恃:依靠、依恃。

                                  【语译与编排:海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