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问答
(2015-12-02 10:19:16)新入师兄如果打坐修行,先看正身,其次看打坐,再其次看观景,再去看练
精化气,不懂的话多看几遍 里面讲的应该很细了。
如果有疑问,直接看后面的法呈师傅答疑部分,很多问题,其他师兄都问过了。如果里面没有的,或者不懂的,可以在群里问
若是在本群中 按着本群的教导去修习的 仍然没有修到位 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就是你练的少,练的太少了,没别的说法
修行讲究次递 想上清华 那就得从一年级 就开始好好修行
很多人 恨不得上来就三花聚顶 但这是不可能的 没有基础的积累 是不可能的
所以还是要讲一点 要想真想明白道 光是去看书 是不行的 还是要自己去亲自修习
只有你亲自去修习了 才有真正的感悟 和理解
没有亲自修习 再看多少书 也不过是纸上画兵 叶公好龙
丹道要全其功 要不缀之修之
正身
打坐 要分几个层次 或者说几个阶段
第一 是正身 先把坐姿练好, 身体坐姿没练好 一会这动动 一会那痒痒的 一会这痛了 一会那累了
第二 是正念 建立正确的心念,你是来修道的 修静的
第三 就静下去 有杂念而不怕 有杂念而不随 我是山岗任尔拂,你动我不动
初学者先把正身做好,正身,就是降伏其身。
要想盖高楼 就要打好地基,之所以很多同修 总是打坐难以入静 达到很好的状态,原因基本上就只有一点,就是基础没打好
这个基础 就是打坐的第一关 正身。正身就是要养成一个正确的打坐坐姿,正确的打坐坐姿一但形成,就不会再有身体上的这个大动来影响身心了
正确的坐姿要求一个月内 能坐到一小时 基本不动
两个月内 能坐到两小时基本不动
三个月内 能坐到三个小时 基本不动
打坐完了 轻按摩一下
心静的时候 麻的就慢
心不静的时候 麻的最快
身体条件充许的同修 请单盘或散盘,因为每个腿的人胖瘦不同.盘不了腿的可以正身做。头椎一线,端坐,但不要太过紧绷,道法自然 以放松而又不松为最佳,如果做不到此点 就无需去管他,习惯了这个坐姿了 就好了
下颌略向内收,舌顶上牙银,顶的越高,口水就会越多,但顶在上牙银的上面那个横骨处即可
身体要求似松不松
双手可以结子午印 你也可以用双手去做其它事,万法随缘,但要求是身体必须按要求坐好,此为正身
正身的过程只要是达到要求了 其它的入静 不过是水磨功夫 日久天成的事情
在正身的同时,不需要你意念有多么专一
只需要你要坚持这个坐姿
和站军姿有一拼
只要过了正身这一关 就算得上是真正的修行人了
两关过一关 就只余下降伏其心这关了
百天内最好节欲 梦遗无事
不然这百天内 精气神不足 就容易失败
每天几坐 在于自己 ,最好是没事多坐坐 努力让自己 正身的时间越来越长 养成良性的习惯
对于普通人来讲 正身要远远难过正心
专心一处 百日功成
如果有时间和定力的同修 可以同时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腹扩胸,呼气时腹向外,而胸内收,同时吸气时,意想气从尾闾上升到头顶百汇,呼气时 气从头顶百汇下降到下丹田,如此往复
在练习正姿坐姿的时候 你也不要管身体是紧还是僵,你只要去管 你正姿到底坐了多
长时间就行
只要求时间
只要求正姿坐姿的时间要不断增加
天长日久 百日功必有成
而且不用去意守专一
在不影响生物钟的前提下 去打坐最好
这就是在建地基
地基建好了 才能走的更高更远
打坐的基础 正身 一但练好了 再辅以吐纳 长寿可期
正身 现在只要求你守身 守住身架 正确的坐姿不动
手臂和思想 随你自己安排
不需要意念过于专一等要求
唯一的要求就是保持正身的姿势
身体条件充许的同修 可以单盘和散盘,过胖的 没条件的 就象上学听课时一样正坐
具体坐法可以百度,网上有图片 一搜单盘 和散盘 就有
正身有成者,修行的体悟 即会每每有增
正身修成后 全身都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
没修成的时候 会有些难受的地方,这是在改良我们不良的习性
修道讲文武之火
一般宜用文火 不宜武火来修
不然容易出现一些毛病
文火是指用缓慢的呼吸来引导意念
武火是指用急促深长的呼吸来强行引导意念和精气
用文不易出毛病
武火的气感和行功感觉明显 有的同修为了追求这种气感和体感 有时候会陷入武火修行的误区
大家不要将吐纳 打坐 混在一起了
吐纳是吐纳
打坐是打坐
聚气是聚气
这三者是三种情况 三种行功方法
正身是次递体行正法者的必经之关,第一关
一看哪个修次递的正修师父,能打坐多长时间就知道真假了
这点大家一点记住 要想次递修行有成,正身这关必过
正身一但有成,其它基本上必成
我去过不少道观
很多道长 虽然从道入观多年 然正身一关都不能过,很少有能打坐到两小时的
不说大话 我在道观打坐 连很多年长的道长都很佩服
为什么,说白了 他们就是混日子 没有去真修
如果真修 别说在道观多年,只需百日 打坐两小时或三小时 都是正常之事
何能如此
以一心之专 打坐何难之有
定中无岁月
身定后心定 身心定后入定
我希望在群中的同修 都能够正身有成 能在本群中得到真正的修道的基础 真正的基础
这样无论以后你什么时候修 只要正身有成,一修即有
无论你去哪个道观 去找哪个师父 人家一看你的功底 即知道你是从过明师 得到过真功夫的
也愿意教导你
连正身这一关都过不了 或者不大不愿意过的 也不过是叶公好龙而已
视为假学道
师父只有一个,师傅可以有很多很多 各派的 各界的
修行有两大要点
一是降伏其身 二是降伏其心
降伏身 则身不牵心 心易静
是这样的 身静是心静的前提
都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慢慢就习惯了
感觉正身困的同修,可以选择自己在精神足的时候打坐
再者 打坐一会就爱困 也是因为打坐时是放松的 精气神弱的人 一放松就想休息 睡觉
希望大家都能实修实证
从正身这最初的一关开始修起 做一个真正的修行者
而不是只在嘴上说自己想修道 而一遇到丁点困难就后退的爱道者这世间叶公好龙者多 实修实证者 能亲自修证者少
正身的要求是时间 你能打坐两小时即是满足要求了 三个月打坐三小时 就是满足条件了 戒色两个月 对于正常身体来讲 足可以练精化气 腹中温暖了 是正常情况 但离双肾如煎汤 还有一个距离 还当在这个有所成的基本上 再更上层楼
正身的过程中 会有各种不习惯
因为毕竟是要改变我们长期以来的不良习性
很多人只所以总觉得修道很难 打坐不能入静 就是因为身体不静 一会这僵 一会这紧的 总是会牵着心神跑 守不住一
所以要想打坐入静 有成效 正身这关必需过
正身的过程 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渐渐的随着打坐时间的增加的一个过程 改变原来不良习性的一个过程
得需要一个过程 要坚持住,一定要坚持住 一但正身有成,正者为正 即是邪的反义,就可断很多邪 对肉身对心境 都有莫大的好的影响
我在群中所讲教习之修法均是性命双修之法 次递修法
正身有成后 身体的气就会随之而正 正气足则邪不易侵
正气足 则可养身养神 益处多多 对于肉身的改善 能起到很良好的一个长期 长期 的功效
随着打坐正身的年头越长,效用越大
仙道贵生 人身体难得 我们还得靠这具肉身来修行 就应该好好对待它
而且随着正身的时间越长 身体就会越暖 会起到去寒的作用
对身体本寒胃寒的同修 是非常有助益的
修行两大关 一是降伏其身 二是降伏其心 身安则不牵动心神 心神就容易安了
这种热是一种很舒服的热 非是那种难熬的热
你修到正身有成了 就会有这种体感了
天生体寒也能改善
天地有正气
这个正不仅是正气 也有正身 正心 正人君子
人以群分
正的人 就会聚集正的事物和气息 神灵
正身即是让自己更正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对自己和周边的人 都会产生一定量的积极的影响 从而使自己 聚积更多的正的能量场
修行 想要一步上天的 呵呵 这世上不是没有 有,但百分之九十的人 都要从一年级开始学起,讲次递的来修习
要真的想好好学道修道 现在 当下 就是好时候 来正身吧
凡正身有成者 修行其它法 都能事半功倍 且能正身者 身体都可以少病多吉
以上之论 非乱讲之话 而是言之确确,行过之人 自会有感
色最伤肉身之精元
练习炼精化气者 就不会总梦遗了
实修 练精化气后 将精元练化后 再遗再泄 也无太大关系 必竟在尘世中修行 有些时候 也要行人事
不因欲念而吃的肉 即是心无住的吃,肉
你要是馋肉了 这个吃的肉 就是心有住的欲念之吃了 呵呵
长身体的时候 要吃肉的,但我讲了 吃肉心不住,
白天正身 有心的晚上可以黑室打坐
建议打坐闭目黑室,不见光
这样修持的快,一般正身有成后 一星期或一个月就能修到黑室见光 和金机飞电的状态
有心人 可以在正身时,吸气 意想气从尾闾上升到百会,呼气时气从百会下降到下丹,这样此导全身散乱的精气聚集在丹田 为我所用
因为这个意念是引导全身散乱的精气归一 这个归一的点是下丹田,不是尾闾
这个算是练打通小周天 但严格来讲不是打通小周天 人体的小周天本身就是通的 如果不通 这具肉身早就灭了,只是有的通的管道粗 有的通的管道太细
有心同修们,我们现在做的是聚集全身散乱的精气来扩大这个管道而以
下丹气足 冲会阴 冲完会阴 冲尾闾,到时候如果气不足了 就冲不动了
所以冲不动的情况 一个是那地方劳损太细 或有凉气太重,二个原因就是气不足够了
所以要百日筑基时 不行房事 用来养精练气
子午诀
子午诀的掐法
此为道家“安神祖窍”修法的筑基。一般采用盘坐式:盘膝稳坐,左腿向外,右腿向内(左为阳,右为阴。左腿舒展略向外,右腿卷屈而向内,此为阳抱阴)。也可采用自然端坐。
左手大指,捏定中指。右手大指,进入左手内。(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无名指指根处为子诀,其余四指合抱在外)。
右手在外,左手于内,为阴抱阳。此名子午八封连环诀。
结印后,放置腹前。大约于肚脐上一寸五分位置,离体约一拳为余为自然。
一切以自然松静为宜。如果你所学功法要求意守某一特定位置。私下建议:不如不守,似守非守即可。
如果此印实在不好结,采用握固印:两手拇指分别入掌中,其余四指握拳而印,分别放置两大腿弯处(腹股沟侧)。卧功修炼时,放置于体侧或肚腹部(肚脐外开各二寸左右即可)。掌心向下会自然些。
打坐并非只有子午诀这一个手诀
也可以直接放在双腿上,就放两膝盖上 手心向天
喜欢修行实修的同修 如果没有修练的方法,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来修行,
有条件的单盘打坐 没条件的散盘打坐,因为每个腿的人胖瘦不同.然后手掐子午诀 舌顶上牙龈,闭目或微闭目,头颈椎一线,端坐,但不要太过紧绷,道法自然 以放松而又不松为最佳,如果做不到此点 就无需去管他,习惯了这个坐姿了 就好了
1.单盘:盘膝稳坐,左腿向外,右腿向内(左为阳,右为阴。左腿舒展略向外,右腿卷屈而向内,此为阳抱阴)。也可采用自然端坐。
2.手掐子午诀:左手大指,捏定中指。右手大指,进入左手内。(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无名指指根处为子诀,其余四指合抱在外)。
结印后,放置腹前。大约于肚脐上一寸五分位置,离体约一拳为余为自然。
一切以自然松静为宜。
3.观景:就是坐下后 什么也不想 或是想着 让自己静下来 安静下来,或是空下来 把所有的想法念头都空下来
也可以去网上找一些引导音 如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等引导音 让自己先静下来
只要能静下来了 沉下心了 自然就能很容易达到黑室生光的境界
黑室生光境界 即是 在黑而不见任何光的晚上,闭目静心后 眼前出现光明,有的是一片白光 有的是金机飞电,一道光
有的是各种光
黑室生光境界大家到了 就说明 你沉下心来了,以初步的静下来了
黑室生光境界达到后 心性福祉深厚者 可直入身无之境,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 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了,即是在打坐时,感觉不到身体了
身体消失了,在打坐时感觉打了一小会 实际上却以经打了一小时或几小时的坐了
黑室生光境界达到后 心性福祉略不深厚者,即入内景,入内景之初步境界 人间界之景
会在黑室见光后,眼前突然出现山川湖海河楼市人动物等人间界各种之景
此景有两种 一种是无意识之景 一种是有意识之景,是讲
一种是你无意识引导下见到的景,一种是你有意识引导下见到的景,但在修行中你会很奇怪的发现,前者无意识引导下见到的景
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有的可控制一小部份,另一种自己有意识引导下见到的景,你自己也只能引导出一部份景,有的景你想引导也引导不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因为黑室生光后的内景境界也是次弟法,有境界次弟的,不到境界的景,你强引导,也得不到的
内景细分为十二景境界 但过于细分化了,大体而分内景境界 有三个境界 内景之初境 内景之中境 内景之高境
收功:将意念放开 结束打坐时,宜睁眼坐一下 体会一下各种感觉,在慢慢散开盘坐姿势.
新学修行打坐入静的同修,以在黑暗屋子内 闭眼 修到眼前出现光明为一个修证的阶段
注意事项:心情好时 环境好 身体好时去修习 静地练功,以防惊吓。有病停功,愈后再练。心情不快,不可练功。饱饥停功,以防伤气。雷雨雾天,停功不练。
下雨打雷天,易受惊吓,不可练功。雾天为毒气,不可练功,而且要饮白酒一二口,
以解毒气。此法十分重要,“雾天饮白酒,十人九不知。时时要注意,才不伤身体”。
行功当中出现的冷、热、麻、胀、酸、跳、疼、幻、大、小、空、无、轻、重等十四种感觉,均为正常,不可害怕。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观景法
就是坐下后 什么也不想 或是想着 让自己静下来 安静下来,或是空下来
把所有的想法念头都空下来,慢慢的,就会进入一个很静,很空的状态,就会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身体没有了,然后在这个身无境,感悟体会这个状态,洗涤自己的心性
每天拿出半小时沉下心来 修一小下
修个十几次 或几十次 一般一个月即可得校验
也可以去网上找一些引导音 如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等引导音 让自己先静下来
只要能静下来了 沉下心了 自然就能很容易达到黑室生光的境界
黑室生光境界 即是 在黑而不见任何光的晚上,闭目静心后 眼前出现光明,有的是一片白光 有的是金机飞电,一道光
有的是各种光
黑室生光境界大家到了 就说明 你沉下心来了,以初步的静下来了
黑室生光境界达到后 心性福祉深厚者 可直入身无之境,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 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了,即是在打坐时,感觉不到身体了
身体消失了,在打坐时感觉打了一小会 实际上却以经打了一小时或几小时的坐了
黑室生光境界达到后 心性福祉略不深厚者,即入内景,入内景之初步境界 人间界之景
会在黑室见光后,眼前突然出现山川湖海河楼市人动物等人间界各种之景
此景有两种 一种是无意识之景 一种是有意识之景,是讲
一种是你无意识引导下见到的景,一种是你有意识引导下见到的景,但在修行中你会很奇怪的发现,前者无意识引导下见到的景
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有的可控制一小部份,另一种自己有意识引导下见到的景,你自己也只能引导出一部份景,有的景你想引导也引导不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因为黑室生光后的内景境界也是次弟法,有境界次弟的,不到境界的景,你强引导,也得不到的
内景细分为十二景境界 但过于细分化了,大体而分内景境界 有三个境界 内景之初境 内景之中境 内景之高境
大家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来观景法,沉下心来 一步步的去渐修 渐证 ,随修校验 自有奇效
大家记住 内景之三境界,是有定数的 不是变数的 ,大家在修证的时候好好体会吧 到时候自然会知道其妙处所在 其定数所在
即知内景不虚 景如梦 梦如景 世间一切 即真亦假 即假亦真
这个方法 每天只需要拿出半小时的时间来修 即可得校验
如果能直达身无境界的同修 就直达身无境界,直达不了身无境界的同修
就按次弟法,在达到黑室生光后,再到现内景时,观内景,从内景初境一直观到内境高境
一但观到内景高境了 就会高出身无境,在修行中好好体会
吐纳
在修行当中的呼吸起到的不仅是得到氧气,而是要起到置换体内气息及阴阳物质的作用
由其是在打坐中的呼吸 起到的这种作用最强
吐纳之法 听着很玄,但如果用简单的用词来讲,就是呼吸之法,这样听着 就容易接受 而且平易近人了,呼吸即是吐纳,但这个吐纳 并不完全只是去呼吸就行的,需要加注一定的意念。
吐纳最主要的是命功为主,性功为副,用来调理肉身,同时也能练气化神
新气从鼻入 旧气从口出,这是最基本的吐纳之法
吐纳的基本要点 吸气时要慢 缓 不要吸到底
吐气时缓中略急,也不要吐到底
记住以上要领 则可修行吐纳之法
如果不掌握以上要领 自己乱修,则会头眼花,心烦气乱
意思是吸气 不要吸到你自己觉着吸不动了
吐气时也不要吐到你自己都再也吐不出来了
吐纳之法共两念
吐纳之法共两念
一念是吸时意念吸天地清新之气
一念是吐时 意念自己吐出百脉病气
肺经通百脉 有一脉带百脉之功
这吐纳之法 便是建立在这一脉带百脉之功
开始修行 吐纳之法时,大家切记以上两个要点,
不要吸到吸不动 不要吐到吐不出
一定要留有余地
找到自己在舒服 的吐纳的状态了
找到这个状态后 把这个状态进行稳定
然后在这个状态下 再加以意念
一念是吸时意念吸天地清新之气,一念是吐时 意念自己吐出百脉病气
时而久之
对肉身的调理就能达到很好有效果
而且还能培气养神
气神两旺
当吐纳进行到一定程度的人
再去按群里所教导的打坐入静时
就能观看到什么是气如龙了
吐纳之法 有两法
一法是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外吐纳
还有一种内吐纳观修法
但这内吐纳 心性心境不到的人 一般不利修之
精旺则气旺 气旺则神旺,
所以练精化气 吐纳同修
就能达到精气两旺,
精气两旺,则神亦受补
此为后天性命双休法中的 命修为主
而打坐入静 则是性命双修中的性修为主
如此 顺行而修,则性修和命修都能同而为之,齐头并进,较之只修命功 或是只修性功的,就又强的多了
心性不到 当然是不行的
很早以前 我就讲过 要讲吐纳这块
但一直也没讲
因为当时也是刚讲了 什么是练精化气 又如何去真正的练精化气
而每一个修行之法 讲了 也就要有修行的一个过程
如果你去管他了 你的念头 就说明 不是一念了
吐纳是一个单独的修行方法
是基本上以一个固定的频率和速度来吸气吐气的一个不停反复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你入静
只需要你按着对自己来讲 找到的那个舒服的吸气和吐气的办度 长短,来反复的不停的吸和吐
同时加以意念
这个吐纳之法 并没有一定要固定的时间断来吐纳
但一定要记住 修行重要的是心 修行就是修心
所以 子午诀及打坐相关知识里所讲的 忌讳之处 一定要切忌
生气的时候不要行功
最好在心境平和的时候 去行功
吐纳可以将肉身调理到更加好的状态
肉身中所含的一些病,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吐纳来拔除
对肉身的调理 是很有效果的
但要对老人来讲 也是有效的
如果专一对待某些病 这里还是要讲清楚一些的
因为病的成因很多
如果一边修行 一边造病
这样就会效果很小
或者说看不出什么效果
所以讲,心态先要放好
去修就是了,肯定是有益处的
自己修证后
才能知道一个修法的真正感悟和真正的改善
但建议 开始身体弱的 修五分钟
从五分钟 十分钟 这样的加上去
在开始修的时候,一定要找到那个吸和吐的舒服状态
然后就按着那个状态的吸和吐来修
不然就会头晕脑涨
切忌不能吸到底 和吐到底
一定要有余地 这里再次强调
各位晚上也可以修行一下 找找感觉
修习时间一长,很多身体弱的 气息弱的 就会变得强旺了
说话声音很小的 也会变得大一些了
这些都是修行吐纳时很常见的效果
吐比吸时略急
上面所讲的 行功要点 一定要记清楚了
切忌
不然 修的头晕脑涨的 会很难受的
修到恶心 呕吐,在身体正常的状态下 就是你吸到底 和吐到底了 ,再简单些讲,就是吸过头了 吐过头了
吐纳的修法 在于一个缓吸 急吐上,但这个急吐也只是说比吸的时候要略略急上那么一些,这个中的尺度 也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而需要自己在吸吐有余地的情况下,自己去找这个状态, 只要你觉得在这个状态下 你有些晕 就说明 你不是吸的急了 就是吸到底了,或是吐的急了,吐到底了
先修和找到这个舒服的吸吐的状态
把这个状态的长短 频率稳定下来,修成习惯后,再去加上吸和吐时的各自己意念 这样是最好的修法
正常,再有 有人说吐纳时要呼吸逆腹式,
其实 吐纳正常的腹式呼吸就可以
逆腹式呼吸吐纳 是内修吐纳时 才应该去修的
前者基本上人人可修
后者 就要要求身体达标了
胎息和入静有关
是啊 要求更高的 从修法上来讲 作用更大 ,但短处是不具备大众化
由其是经常感冒的同修,建议吐纳之法一定好好修修
希望大家打聊天记录中的吐纳之法的要领和忌讳 放在电脑里
这样修的时候 就更容易找到感觉
且不容易头晕脑涨
这吐纳 只要是心情好的情况下 环境好的情况下,不分早晚
这个咕咕叫是胃肠的问题 不是吐纳才会叫
一定要鼻吸口吐
吐纳之法共两念,一念是吸时意念吸天地清新之气,一念是吐时 意念自己吐出百脉病气。肺经通百脉 有一脉带百脉之功。这吐纳之法 便是建立在这一脉带百脉之功。开始修行 吐纳之法时,大家切记以上两个要点,不要吸到吸不动 不要吐到吐不出,一定要留有余地。
这样子 练练 就能找到感觉了,找到自己在舒服 的吐纳的状态了,找到这个状态后 把这个状态进行稳定,然后在这个状态下 再加以意念,一念是吸时意念吸天地清新之气,一念是吐时 意念自己吐出百脉病气。时而久之,对肉身的调理就能达到很好有效果。而且还能培气养神,气神两旺。
这里讲的都是系统性的修行,当吐纳进行到一定程度的人,再去按群里所教导的打坐入静时,就能观看到什么是气如龙了
身体正常的则是吸气时 较平时正常呼吸要快一点,吸气长短并不长,吐气时要比吸气时急一些,但个中速度长短 还要视每个人的身体 脑容氧量的不同,自己去试出一个吸吐时 舒服舒适的速度和长短
吐气时可以结合各种字的吐音 但当下群中所教导的 不建议去这样做 ,等你们进入内修吐纳的时候 就知道为什么不建议了。那种吐纳法是练气功的吐纳法 而我们的吐纳之法是修道 是两种不同的理念和需求。练气功的方法多数是和修道有区分的,区分就是修道的命功 在最后多数是回归到性的这个路上,而练气功的命功方法 多是命功为主的一路走下去 越走越远离性功
练习吐纳法 也可以得道
最近几天 各位同修一定要拿出一些时间来修习吐纳 找到那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吸气长短和速度,及吐气长短和速度
一般是吐气比吸气略急略长一点 但每个个体不同,所以舒服舒适的状态也有所不同,需要自己调理拿握 从五分钟修起 找好了 再修十分钟
习惯成型了,就正常修行来讲 一般是最少半小时
每日行功,每日得益,效果明显,一般百日行功,效果会明显的很多,基本上和你当下的身体状态要好一个档次 这个是外修吐纳
只有外修吐纳修到一定程度了 才能修习内修吐纳 内修吐纳 再修下去 就是修五气朝元
可能有人会问,那五气朝元修完了 是不是要去修三花聚顶了 这里告诉大家 修五气朝元 是命功
但要修三花聚顶 那就是性功命功 都要修的 而且要修到很高的境界,这个先不用想了 当下来讲想也白想
有人也可能会问 那我直接修五气朝元能行吗 这里我讲一下,外修内修吐纳不过关的 五气朝元 基本上是没可能修得了的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此为打坐入静吐纳之真机
吐纳之法外修吐纳 内修吐纳 修完后 即可知养气忘言守, 打坐入静 降伏其心后 即可知降心为不为 做到了 自然就理解了
做不到 理解也只是浮于面
吐纳的用处 就是扩大你的肺活量,使你的身体内 的氧气更适量
这具肉身子 生活在现世中,需要阳光 空气 水 这三样
而吐纳 就是针对空气这个生存必需品来修行的
切忌 无论是吐纳 还是打坐入静 皆有一法在内 即是道法自然
自然即是舒适 舒服
不要象有一个人那样,讲给他吐纳 吸时要缓,他就让他缓慢的不行,结果一样的头晕脑涨的
这个缓对于咱们平时的呼吸来讲差不多
跟据不同的人的身体不同,自己去体会一下
吐纳最好的地方是空气清新的地方 如高山 好水的边上或是气味清新的地方
但现在在城市里的人多,就没有这么多条件了 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其实功效基本上差不多的
在家里就可以,不用想那么多,功效差不多的
如果有条件的 还可以去弄些玉石或水晶,先放在南窗那晒上他几天或九天
然后放在自己打坐或吐纳的屋子里 就更好了
记住 没事常晒晒它
这个晒 起到的作用是避免有的玉石 虽然是玉石 但有的玉石阴气很重
这样晒上几天 其中可能会有阴气的 就会被散掉,这样再放到屋子里 就不会损耗自己的阳气了
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的第一步 是要有精 精要足
没有精 精不足 拿什么炼啊 是不是啊
炼精化气 讲的很直接
就是针对人的精来讲的
如何将人体产生的精 练成气
就是把精转化成气
这两个存在的地点不同
形式不同
精是以液体出现的
气是以气态出现的
所以要把液态的炼成气态的
这个气化 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自然方式
一种是引导方式
但不管是自然方式 还是引导方式 但最基本的原料 就是我们人体的精
自然方式 就是节欲 断欲 养精 让精足,精足则溢,如不溢 则自然化气
一种是引导方式 ,就是节欲 断欲 养精 让精足,精足则溢,在其将溢未溢时 用意念将其引导至下丹田
其必然因意而导 化气存入下丹田
这就是炼精化气
控制不自溢 这个是个长久的功夫
全在己心了
但如能 常在将溢未溢时 常导之
则就不会总容易溢了
导之后 出现以状态
下腹 丹田处 着意,则发热
导的越多 精越足 就导的越多 炼的越多 ,炼的次数越多 质量起好,下腹的热度 就越高 面积就越大
这就是炼精化气
这个精 有大半过多 都在精液里
还有一半不到 不在精液里
这才是真正的练精化气
所以群中一直在讲 要节欲也养精
没有这个原料 你用什么化气呢
精走下丹田时 在感觉上是横向直走
一股热流 或热感 热气 横向向下丹田 下腹部运动,很快 但热感明显 随之 精要溢的感觉会减弱,直到减没有了
不是冲 是移动
用意念意守下丹田,虚则实 虚则有空间 虚则有吸力
意守下丹田,下丹田一虚 气息就自己进来了
再讲一遍
炼精化气时 是横向运动到下腹部的
不经什么任督二脉
就是从内里直接横移到下腹部,由内向外
精在下丹田的向内的地方 在那里,久而久之 那里就会形成一个热点
这个内里 就是精存在的地方,是下丹田 皮肤向内一寸半这样
这个下腹部 是指下丹田的位置,下丹田 是皮肤向内一指多点
还听不明白 的,就试试 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就懂了
先养精吧
什么时候 你觉得精足而思溢时,就意守下丹田
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意守下丹田,让下丹田变虚 象个空杯子
一种是意守下丹田 让那热力进来
一种是意守下丹田 成为内旋 变成有吸力
道理就 象水一样,哪里的水空了 周围的水自然就会填补上
是这个意思
自然就把精从里面炼出来了
精)下丹田)肚皮皮肤),就是这样的位置关系了
肚皮在前面,肚皮皮肤在最外面,再向里一些就是下丹田,下丹田再向里一些就是精
气在肚皮里面,气从内向外走 一直走到下丹田
这样讲吧
你平躺下,肚皮向上,肚皮向下的二寸处是精,肚皮向下的一寸不到是下丹田
炼精化气的时候 精从二寸处化成气 横向运动到一寸不到的下丹田处
这不是向外移动吗
又不让精化成的气 移出体外
基本上在感觉上 是水平移动 从内向外移动
你先把练精化气 炼上几回,就明白上面所讲的了,就不会乱想了
要想炼精化气 就得先有原料 这个原料 就是精
先养精 守精 节欲吧
练精化气 这是命修的根本
今天只所以讲这个 就是不想你们乱弄
这才哪到哪 养精化气 炼精化气 不过是修命 命修的第一步而已
现在讲给你听 真实的精 是在两肾中间,也就是下三焦的位置,但也不全是
因为有很多 就在精液里
但具体的位置 如果非要讲 就是下三焦这个位置了
是从下三焦这个位置水平移动到下丹田的
但其实知道 不知道这些 都无所谓的
只要你有原料了 原料足了,然后意守下丹田,用那三种方式 哪一种都可以达到炼精化气
所以呢 理论出处 懂或不懂 都一样的
懂也罢 不懂也罢 最终 你也得在有原料了 原料足了的时候 去意守下丹田
这个必须做
切记切记 下丹田在肚皮里面
平时 意守下丹田 也行
但没原料 化不了啊
这原料不足也不行啊
打个比方说 一两精化半两气,你连一两精都没有,你能化多少气
所以讲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先要养精节欲
所以修道修命功,很重节欲
性命可以一起修
性功 需要养心性,培道心
命功 就需要养精节欲
性在前命在后
性功修不到位,命功就修不到位的
也就是说 心性道心修不好,想成不漏,难啊,想没邪念 难啊,有邪念 就会漏啊
所以讲 性在前 命在后
呵呵 多修行吧
修行并不难
难在要将一件或几件容易的事情长久持久的做下来
丹田 气足了 就会自然运转周天
精气神 静中自然转化 何用费心
之所以想费心 只不过想多转化一些而已 呵呵
这个以前在群里讲过多次了
气足时 下丹田处 常热
一意守 就更热
虽说入静足矣
但入静时 如果没有原料或原料不足 那就只是修性 而不是修命
原料常足 静中就是性命双修
这就是区别
肚脐处常寒凉 这样的人 必是精虚
不学加法 直接学乘法 不一定能理解的
第一次成功了 以后只要想一下,他就自己走顺腿了 和程度化了一样
顺着你第一次的意念去运行
就象只要有人一叫你的名 你就想答应是一样的
行成条件反射了
而气 更容易有记忆性
一但第一次走这条路 以后就容易走顺腿了
正常最佳的练精化气 三十岁以下的二十岁以上的,一个月能有四到八次
三十岁到四十岁的一个月能有三到五次这样
四十岁以上的 一个月能有二到四次
正身、打坐解答
在正身过程中 会出现各种麻热 热流等各种感觉 多数是对原来身体的调理
无需理会 一定要守身 守住正身的正确坐姿 尤其是身架不能动
静极思动 很正常 但正身有成后 这种情况就基本没有了
正身之后 随之会因为身体之正 而带着心神也会受到一些正的影响 一个正的能量场 就会随之形成
所以一人修道 全家受益
一个能量场 基本上就能照福全家
正身这个过程 虽然会有些地方不舒服,那只是因为我们的长时间的不良习性在作用
习惯了 把这个不舒服改正了 就舒服了
正身过程中 前胸后背和单腿出现热气流是最正常的
正身过程中,会有精气来调理身体不是很通顺的地方的情况
所以每个人身体上发生精气热感的地方都不同,是因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 的身体毛病地方不同
后背不通 说明你多数是容易弯着背走路 或是后背受过凉
通过正身的修持 气足后 会有所改善 就能通过去了
一般是右腿,为什么多数是右腿呢 因为平常多数的人在走路的时候 都是右腿使劲 所以右腿的毛病相对多些
冲会阴 冲完会阴 冲尾闾,到时候如果气不足了 就冲不动了
所以冲不动的情况 一个是那地方劳损太细 或有凉气太重,二个原因就是气不足够了
头顶有气感 多数人都会这样 ,因为人的五心之一 就是百会,具有非常好的气感能力,通常在身体一静的时候 微感上升的时候 它就能有所感应
养气 引导 引一
最近总困 是精气神不足 好好调理一下自己的生活作息和精气的补充节制
小腿的肉跳动 是对小腿这的调节 以期让它能更好的适应这个姿势 适应了后 就不跳了
下丹跳动 是气生丹田的现象 精元走丹田 丹田气生 就会动 这种情况能发生 说明这具肉身很好 很敏感 对于道家命功能有更容易的修持过程
是的 随着正身时间的增加,腿麻的机率也会减少 会越来越延长时间
哪里难受了 可以在停止打坐后 去按摩
每次都试着去增长一些正身时间 慢慢就时间长了 腿麻的也慢了
静中无岁月 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善♂金光
我打坐时,过一会儿会类似于打战似的一个哆嗦-主要是双腿,间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我猜测还是自己姿势不够放松导致的身体调整
那是姿势僵了 不用去管他,越不管他 习惯了不去管他 就忽略了 以后就不会出现了 心清静下来了 就能更好的修行了
三善♂上善若水
道长慈悲,请教道长:
打坐时守息,最近渐渐感觉气及心意随呼吸出入身体,这样可是正确的? 正常 三善♂上善若水
就这么练下去,达到知常,可行否? 一次不入静 就两次 修练的次数多了 自然就能入静了 就如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一样
三善♂上善若水(85738562)
我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把入静的功夫做足了,再去守窍,对不对呢? 入静方是根本 因为修行就是修心 心静方能入静 守窍不过是外物
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修法而以 三善♂上善若水
我就是这么想的,入静是一切修行的基础。不能很好的入静,把入静的功夫做足,其他一切都是空说
非常正确,就算各种功夫都做足 一静不入 终是修得一场空 所以讲修行 还是性在前 命在后 性功是最重要的
命功只是为性功打基础 用来筑固性功的基石的
三善♂非常道
关键就是定不了心,入不了静啊? 入不了静 就是心性不过关 再者就是打坐观景练的次数少
一是多读清静经 一是增加打坐观景入静的次数
哦 我前几天喝了不少酒然后打坐 后感到两眼流泪 是伤到了肝脏了吗
一般情况是在放松的时候 泪管受到刺激或是在放松打坐的时候 心有所感 所想 导制的
酒后 在身体无不适的情况下 可以打坐 注意事项:心情好时 环境好 身体好时去修习 行功当中出现的冷、热、麻、胀、酸、跳、疼、幻、大、小、空、无、轻、重等十四种感觉,均为正常,不可害怕。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三善♂放下17:30:22
新学修行打坐观景入静的同修,以在黑暗屋子内 闭眼 修到眼前出现光明为一个修证的阶段
请问道长此时出现的光明是什么样的,如白天一样明亮还是如月光一样轻柔?
这个光明 各有不同 但颜色一般都是白色 极少数有出现其它颜色的 但都不会是极度刺眼的光
三善♂滄:身体左右感觉不同, 右边不通畅
身体上的各种感觉 一般均属正常,右侧不通者 多数右侧身体湿度大 可用拔罐做实验 一般右边会拔的颜色深
三善♀止念忘情
道长身体向后面倾向,我就向前动一下,一个小时,一两次这样,那身体算是动了吗
不算很动 没事 修习正身时间长了 就好了
三善♀
道长我怎么觉得像我比喻今天正身一次,明天加时间好加些,我今天正了三次反加不了时间,膝盖疼,这样正常吗
那是达到当天极限了
三善
法呈道长 我想问问 我那天打坐 出现了一道金色的符
能为在下解惑一下吗? 是什么情况
静中得景
三善
道长 我现在打坐出偏差了,总是下丹田热,半夜睡觉兴阳厉害,非常影响睡眠,不会运化 好痛苦
那就停止打坐,练习吐纳吧,很快就能带出去了
因为不知道你打坐时是怎么打的 存思的是什么 行功路线是什么样的
所以 用吐纳 一脉带百脉的方式 来带出不利因素是最佳的了
三善
我就是 打坐 听呼吸,哪里也不意守
你这种情况 我了解了,解决的更好办法是去看群共享里的练精化气
你每日都练 练到你的不适 好了为止 即可
三善
师傅你好,我入境很快,但稳不住
入静快 但稳不住 是心境的问题,心境没有达到
修行就是修心
心境达不到,境界就不容易稳住,总会意念纷纷
三善
道长,我躺在床上,,意守下丹田,,放松身体,我吸气的时候就意守下丹田,呼气的时候就不守忘记,我感觉自己双腿酥麻,胳膊发热,这是如何回事
你的这种情况 是气足通脉的感应 属于正常
三善
道长,当我专注于一个事物的时候,眉心就会发紧
多读清静经 心境改善了 眉心就改善了
三善
回复 讲师玉虚宫法呈:道长您好,对于腿,脚麻这种情况如何应对?
熟练程度的问题 打坐的年头越多 麻的就越轻 恢复的就越快
三善
对了,我也想问:我十天前坐的时候坐骨神经疼。一直也没好,坐不了了。请问道长:如何是好啊?
你这种情况建议你 不需要打坐 还是躺着练习的好,打坐的姿势等等 皆是外物,修行即是修心 只有心能入静 则无论是躺还是坐着练 都是找到了根本了
三善
法师您好
我打坐中有凉气感觉入体,怎么办好呢
建议不需要去管这种感觉 多数是屋里热 穿的少 一出汗 汗一凉时,就这种感觉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
三善♀
我尽量当其无,但感觉真太明显了
而且,任脉明显很凉,额头凉,心口凉
但肢体倒是慢慢变软
如果不因为汗的发凉 则是你体寒 在修行过程中,在六识放松的时候 会有肉体机能调理的现象发生,寒气向外拔出的现象 属于好事
建议你好好练习吐纳 以增加自己的气息 增加机体活力
三善♂
若果有时候,自己的右手相会发热呢?
你这种情况属于经络和神经的调理,多发区为大腿两侧 有的也发生在其它部位
发生的时候 由经络和神经系统为路线 一条很烫的热线 有的则是一个圆圈的热圈
属于正常
这个不需要调整 因为在打坐观景入静的过程中,由于意念逐渐的向一个点靠拢 其它的感觉被乎略,从而六识 身体的各种控制力减弱,这时候我们平时我们所感觉不到的感觉 就能够被感觉到,而且同时 在肉身机体放松的时候 在身静的过程中 就会有机能的一种自我调理 一种良性的调理 想要将有点出轨的火车调理回正常轨道
三善♂
道长,上中下,三个丹田 具体位置在哪里?
这个可以百度一下,然后去行功练习,当聚气 有了热感后 一团热感当中热度最高的点 就是上中下,三个丹田 的具体位置
能够内观的同修 可以直接看到三个丹田所在的位置 各有一个有点半透明和磨砂玻璃一样的圆珠子
三善♂
道长,请问一下,修气功通了主脉者,练习这个打坐,有没有不良影响?
修气功通了主脉者,练习这个打坐 没有影响 可以相得益彰
三善
道长好 打坐时看到的白光是什么
是心神通过上丹田泥丸发挥的神性 也是一种在静的状态下调动心神的一种活动方式
原来我讲过上丹泥丸是什么 打个简单的比方 泥丸是照相机 但心神是电池 当你能在静的时候 将心神调动到上丹 呵呵 这照相机就能用了
三善
似睡非睡状态对不对
似睡非睡状态也好 清醒的状态也好 困的不行的状态也好 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入静,也就是说 不管你是什么状态 还是坐着 站着 躺着 道家性功的根本着落处 就是一个静 你只要能入静 那你就算是入了道了
三善
我有个朋友三华聚顶好多年了。可他没有道家师傅感觉也平常啊
呵呵这个不是他说聚了就聚了的
讲的是首先要修习练精化气 精足气足养神足 精气神皆足 还要再满足一个条件才能三花聚顶的
三善
大脑里那和功法上描述的一样。是个莲花的样子,每个花瓣上还往下滴那种亮光光的。是种意境我说不好。他练的是中功。七天通小周天。四十天通大周天
没师傅就是看了中功的书练得
那个是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修冥想法 一种是他本身的先天道种
三善
可能先天吧
你告诉你朋友 冥想法的这个莲花 在内观时是看不到的 先天道种在内观时是能看到的
内观是什么 这个不需要知道 有了先天道种的 内观早就成就了
三善♀御风 道长,女子男子初修都可以依照群文件中的打坐方法吗?
男女通用
三善
那这个和站桩同时,会有冲突吗?
不冲突 可以同时修行
三善
道长,在下平时练气功时,气在体内自如运行,但打坐练吐纳后,气从下丹田升起,没去处理,便郁结在中丹田,不能散发,这要不要紧?
如果有此种情况 建议你可以意用逆腹式呼吸 在呼气时 将其从中丹降到下丹去
三善
道长我刚来的,我现在下丹田一有意念就热,如何继续修炼下去?
热很正常 再接着热吧 能将练精化气 练好了 热到肾如煎水 就成了
就是两肾 和腰腹部 都热的和很烫的水一样的感觉
三善
炼精化气时,感觉下丹田热气时有时无,这是为什么?
精不足
三善
练一年多,刚开始下丹田热,后来就没感觉了,现在怎么又热了,而且不用练功,随时有想法热。那个师父说大周天通了,该练虚还道。不知以后如何修炼了,请道长开释
按群中的打坐观景入静来修习 练精化气 吐纳修习就是了 达到肾如煎水 就行了
三善♂飛過滄海
能定住了那练功能代替睡觉吗?晚上练功入定,白天工作,这个设想有操作性吗
练功可以代替睡觉 但那是在练功打坐入静很好的程度下
初学者,只能代替小部份睡觉
时间一长 就顶不住了
三善♀心已不在
丹田处的能量不同寻常 而有能量向全身扩散 这是不是散元气呢?
不用怕这个,气可养身体
不管散在哪里 反正是在肉身之中
三善♂靠岸
看道友们修习多少都有点感觉,我没感觉
没有感觉 说明你修习的少 或是心没有沉下来
修行就是修心 心才是根本
感悟从心中来,心不在这上面 感悟哪里能有多少呢
三善♀道夫人
道长 是清凉感好 还是暖好
我最近打坐 上身出汗 胳膊却有清凉之气蔓延
基本上多数打坐入静吐纳 都是暖的,但也有各别功法是会凉的
身体其它部位 在行功时出现冷热麻涨 等感觉 都属于肌体正常反应
这是指下丹田
如果是你在行功时上身出汗,肝体凉,一般是心肾不交,下冷上热,腰以下是凉性重,或是妇科寒,脚寒
三善♀道夫人
道长慈悲 以往打坐 全身都是热的,只有最近 出现上肢 清凉
如果以前是全热,那么这个是环境和室内温度及穿着的问题
不是,是温度不同下的穿着体感不同而以
三善♂海纳百川
师傅,何为大小周天
小周天 就是任督二脉转一圈
大周天有几种说法,一种是七经八脉全通,一种是顶到底以会阴为中会,全通,一种是气盈全身
三善♀道夫人
凉气像海水一样 从左侧上肢 往躯干蔓延
由于 肢体面积小,出了汗后容易挥发,会带走相应的热量 所以才会有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在夏天打坐的时候常会发生
一般在冬天打坐发生 就是穿着和室内温度的问题 产生了和夏天打坐出汗时相同的状态而以 属于正常
三善♂星空
道长,静修一段时间,脸上总是紧紧的,是正常吗?
这个如果排除掉你那空气很干的情况,那就要看你打坐时是不是很紧张了 如果不是很紧张 一般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还有一种情况,你平时喝水是不是很少啊
法呈道长 ,打坐的时候,没这感觉,就是不打的时候,平时
你这个问师和行功没有关系,你可以摸上一断时间的大宝试一下
没问题 有轻微的动 没关系 正身的最后 是身体基本不动 虽有微的动 但这种轻微的动 已经习惯而不会去牵动心神来分散精力了
抽烟也罢 喝酒也罢 都不会影响心境 又不是在做恶 呵呵 但能不喝不抽是最好
吐纳答疑
三善
我也曾经有过恶心呕吐的经历
修到恶心 呕吐,在身体正常的状态下 就是你吸到底 和吐到底了 ,再简单些讲,就是吸过头了 吐过头了
三善
打坐吐纳时肚子里气有点涨,正常吗
正常现象
大家切记一点 吐纳之法 一定要修 吐纳之法 无论是佛家 还是道家 还是各家 基本上是必修之法
由其可见 吐纳之法 在修行当中是多么必要 问:打坐时,逐渐就忘记呼吸了,会越来越弱。如何是好?
三善♂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吐纳功做好了啊 身体 头脑 气息 休行感应 从这几点上能知道自己的吐纳行功如何了
三善♂
谢谢道长指教另外请教道长,吐纳法中,是要求吸的时间长于吐的时间么?还是顺其自然?我在吐纳时发现吐气可以控制,而吸气控制不易,自然就吐气的时间大于吸气的时间了。不知这样慢慢练,能否达到吸气大于吐气?
一般来讲是吸的时间要小于吐的时间,但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 脑容氧量不一样 所以速度和长短 需要自己去常握 所以速度和长短 需要自己去掌握
慢慢练下去 吸气量和吐气量都会增加,增加的同时脑也不会晕 三善♂名士风流(58188207)
如果一开始练,发热,后来开始发冷,也是正常? 如果排除出汗的原因 是正常的 行功时,不论是打坐 还是吐纳 都会出现各种的感觉
基本上不是很历害的 都属于正常 吐纳 刚开始修习者,身体弱的 基本上是吸时较平常呼吸略缓一点点,略短一点点,吐气时比吸时略急一点
身体正常的则是吸气时 较平时正常呼吸要快一点,吸气长短并不长
吐气时要比吸气时急一些 但个中速度长短 还要视每个人的身体 脑容氧量的不同,自己去试出一个吸吐时 舒服舒适的速度和长短
三善♂上善若水(85738562)
还有个问题,吐气时可否结合口型,呼、嘶、喜、呵、吹等等?
吐气时可以结合各种字的吐音 但当下群中所教导的 不建议去这样做 ,等你们进入内修吐纳的时候 就知道为什么不建议了
那种吐纳法是练气功的吐纳法 而我们的吐纳之法是修道 是两种不同的理念和需求 练气功的方法多数是和修道有区分的
区分就是修道的命功 在最后多数是回归到性的这个路上 而练气功的命功方法 多是命功为主的一路走下去 越走越远离性功
三善♂静(1291967551)
道长练习吐呐发可以得道吗? 练习吐纳法 也可以得道
三善
吐纳时候气结感觉
比较憋
你要仔细体会 昨天讲的要点
不要吸到底 也不要吐到底
这样就不会出现你那种情况了
三善
呃,请问吸气呼气时发出声音对不对
发出声音很正常 吐纳到极深状态的道长 据说可以吐声如阵阵滚雷
三善
这个气流就是精气 也有的是精气和那个元始之炁
不是修出先天之炁,而是吸入天地间存在的先天之炁
三善
脚脖发热是怎么回事啊?
三善
练一会四肢都酥软。神清气爽
修习吐纳法的同修,在行功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肉身的麻热涨痛等情况,不要害怕,因为吐纳之法本就是调理肉身,一脉带百脉,吐故纳新,去病的,有的同修更容易触动病灶 就会出现以上现象,
在行功时出现以上情况 是触动病灶 治病的效果
再有的同修修到一定程度 在肉身四周 可能会出现一条线一样的热线,很热
也不要害怕,一脉带百脉 百脉带动后,经络一动,就会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最容易发生的地方,就是大腿两侧的经络
三善
我前天坐时,股骨头部位神经放射疼,可能是触动病灶?
如果是这个部位,首先讲 打坐 要坐的舒适,只是不是因为硬性挤压而产生的痛,在行功时 就是触动病灶了
能够感觉到热流的地方,多是有病痛 不通的地方
当气走到不通的地方 就会加大力度 这时候 就容易在相应部位出现热的感觉,或者是病灶区域在经气的时候会更敏感
三善
尊敬的道长,我做吐纳感觉 气直接进入小腹了
做吐纳感觉 气直接进入小腹了,这个正常 ,一般有这种感觉的 都是以前打坐意守过下丹田的
三善
我现在就是 下丹田总是自动发热 不注意它 它也热
是啊 这就是你以前意守下丹田成自然成习惯了 潜意识的不经意的总去意想它的原因,他总想它 气自然就向那里跑了
练精化气 和吐纳 就能解决你的问题
三善
法呈道长,我守下丹田腹式呼吸,练的都忘了自然呼吸了
你意念杂了 重了
三善
道长请问吹笛子和萧对练功有影响吗
吹笛子和萧对练功可能有益 也可能有害,关键的问题所在 就和吐纳一样,就是在气息上的运用,三字标准,不能过
过则伤气,有十分气 用来七分
有五分气 用来三分 则不过
但有人吹的时候 在气息上把握的不好,把气用尽了 就伤了根本了
气息的尺度是很关键的
强健气息只是吐纳的一个很小的作用
三善
道长,我昨晚练习吐纳和打坐后..睡觉时作了很多梦..我平时不作梦的..这是为啥
可能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修习后,大脑活跃 度高,容易做梦,二是修习后能使心境更上层楼,第六感会加强 故而较之以往 容易多梦
三善
我正好相反,自从打坐后就很少做梦了
打坐之后做不做梦,关键在于心境 心境平静 则多数无梦少梦
心境不平静的 则多数多梦或易做梦
三善
变聪明之事可能因人而异吧?本人练习吐纳二十多年,脑子还是反应很慢
吐纳之法可以开窍,这点是正确的认知
有两种说法,一开心窍,二开祖窍
修习吐纳 气息变强后 肉身机能也随之变强,相对以往 自然就会有更轻松的体感感悟
吐纳之法在命功中占有的重要性是很强的
三善
可以用吐纳完全代替呼吸吗
不能,吐纳是吐纳 正常呼吸是正常呼吸 两回事
那吐纳的时间应该为多长为适宜
从五分钟开始 慢慢向上加,一般到了正常状态 吐纳两小时是正常的
吐纳两小时的 就可以进内修吐纳了
修行讲究次弟 凡事不可一蹴而就
所以要从外吐纳 慢慢修习
当将气息修到正常生理状态了或者说是修到强于正常生理状态了 才能进行内修吐纳
三善
呼气是从嗓子眼里呼呢还是放开从胸腔
不要去想从哪里吸的 从哪里吐的
该怎么吸就怎么吸 该怎么吐就怎么吐
意念不应该注意在那上面
意念应该是注意在那两个意念上
三善
道长好 呼吸越深越长越慢越好吗 ?我试了试 有点打嗝和头晕 做好了浑身发热
不是的
吐纳之法的最标准的应该是吸时较正常呼吸要快一些,吐时较吸时更快一些
但这是我的状态,对于初修者,可能要比正常呼吸略缓一点点
随着吐纳的修习时间越长,则气息越长越强
也比起刚开始修习时的速度快了不少
吐时,象我现在吐时可吐灭蜡烛,而头眼不晕
三善
频率快 不会头晕吗
频率快了 就容易头晕
所以吐纳是从开始 五分钟 到十分钟,这样慢慢修习上来的
修的时间越久,气息变强,大脑的容氧量能接受更多的氧气含量了,吐纳的强度就加强了 气息也强了
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渐渐修习的过程 来改变自己的气息状态
三善♂愚拙人(1424777830)
刻意的去呼吸 不容易入定啊
外吐纳不需要你入定
炼精化气答疑
三善♀莫苑
请问道长,坤道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精满了啊?就是觉得很有精神,做什么都不累吗
去想一下 一般自己多少天会有想行房事的欲望,比方一般是十天的话 那么就在第七八天上进行练精化气 就可以将其中的元精练化出来 再泄时 就不会损失多少元精了
三善♂法可依 道长,我们道法对性生活有限制吗
道学认为 顺为人 逆成仙,先天一气所化精元的多少就代表着人寿元的多少,有人节欲养精以增寿 有人纵欲耗精常减寿,故而建议尽量节欲 如不能,则可练精化气 将精中的精元化出 再行房事 则可不损失元精或少损失元精
三善♂骑士
师父 练精化气 第一种 让热气进来是怎么个进来呢?用意念导引?或者让下丹田变虚,是怎么个虚?要观想?或者
内旋,是怎么旋?师父能详细的讲讲吗?
练精化气,只要你有一次能练成,以后就只要想着练精化气这四个字,意念一守下丹田,自然就会有气从内向外横向移到下丹田
但精气旺时,移动的气也旺,热度也更大
精气弱小时,移动的气也弱 热度也小
三善♀仰翘
师父,女修行者的练精化气跟男的也是一样的吗
是一样的,但女子的 也可以移到中丹田
三善♂骑士
我没感觉到 精气的移动 ,是我的精还是不足?
精不会动,是精化气 是气的移动
没有感觉到 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当下精弱
一种是没看明白 意念不到
三善♂骑士
师父这个时候 我兼守会阴 ,让他们一起热 可以吗
不行,气随意走 要想你的意能带领气走 就要意念专一
你一会想下丹田那,一会想会阴的,这意不专 就不容易引导气
你也不用去意行会阴,真是气足进 它自己自然会走会阴的
三善♂骑士
可是 我总是感觉下丹田能量很足,就是不往会阴走,往前面去
感觉是一回事,真足还是不足 又是一回事
三善
另外 看一些书 或是网上都说 需要适当的肢体运动 不知道这是否需要? 如果需要是否可以请道长建议一些?
运动肯定是有益的 个人建议站桩较好
站桩 和其它的运动有区分,运动对于年轻一些的人来讲 不管怎么样 都容易激发出血性,热情
换言之 就是和平和、清静正好相反的一些状态
这些状态 并不太有利于心清静及心境的修持
而站桩 是以一个站姿来感交天地
在修习肉身力量肌体的同时,也能保持心境的修持
如果能在运动的 同时,保持心清静 或有利于心清静的运动 如太极,这样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