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禅定之路

(2015-12-02 09:56:42)

其实,禅定是最容易契入的,难在人们把它神秘化了。我们将用最直白的方式引导大家,抛弃一切多余的东西。(...照见问:多余的东西?什么是多余的东西!师父!)师父说:就是很多修行方法中的方便,也就是说,这次是直接的讲法。慢慢来,大家也好吸收。 -

这次讲法的题目是《禅定之路》。为什么要禅定?它的目的是什么?谁来回答?没关系,随心而答。(...照见说:最后成佛!呵呵)师父问:为什么要成佛?最现实的目的——对每个人。(...照见说:成佛就不苦了。和依说:净化心灵,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师父:还有呢?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呢?(和乐说:就是强化训练观察心念。)师父说:解脱。身心的解脱。强化训练观察心念是过程,也是必须经历的。也就是说,禅定是真正置心于本来的解脱状态,以回复我们本来的一切具足的状态。(和依说:忘记自我,寻找回家的路)师父说:置心于自然状态,毫不造作的自然状态,是禅定的必经之路。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受心相续支配的。我们的心就像相续的河流,是由许许多多的念头组成的。但我们误以为平时所用的心是不动的,也以为与它相关的东西是可以抓得住的。禅定,就是要我们认清心的流动,以觉照到不动的本源。获得身、心、灵的解脱,非理念上的自我平衡。许多人将禅定误认为是理念上的自我平衡,它是身心灵的整体平衡——圆满。因为心相续没有被我们认识到,我们就无法真实地看到我们执着的东西是不可得的。人生难得,我们理论上知道;分离聚散的无奈,我们理论上知道。人,从生下来就开始走向死亡。这个是决定了的,谁都无法逃避。但是,什么时候死?怎么死?谁都无法预料。但我们往往都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我们的生命是万寿无疆的。在彻悟直至圆满前,死亡的无奈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所以,我们这次讲禅定之路,也就是讲契入禅定的最直接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将心安住于自然解脱状态。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实修,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明了自心本性,并明了修行解脱的最直接途径。首先讲生命过程中禅定的方法,也就是怎么样置身语意为自然解脱状态。 -

1、身的状态: -

很多人认为禅定可以在身体的任何状态下发生,但我要告诉大家,如果身体状态不正确,对初修者来说,禅定是不可能发生的!身体的正确姿态:首先,背脊要挺直。背脊挺直,气机才会上升,气机上升,智慧脉才会通畅,觉悟自然升起。所以,修行人很讲究四威仪。谁知道四威仪?(和扬说:卧如弓、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师父讲过。和勤说:完全正确,加十分。和明说:心不外驰。常在正念)师父:在四威仪中行、坐、站,都要求背脊挺直。但挺直又不能造作,也就是不能太紧张。其次,身体要完全放下一切造作,也就是要处于静止状态(犹似空说:就是不能动)师父接着说:包括任何外在、内在的活动。其中的秘密是纹丝不动,对于初修者来说,稍微动弹就不会入静。毗卢遮那七支坐法是修行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使用的方法:(1)背脊挺直,两肩平齐,稍往后翻,这样胸部不会压迫。(2)包括腰椎往前挺,小腹后靠,下部有上提的趋势。腰椎往前挺、小腹后靠、下部上提很重要,很多人能量不能上升就是因为腰腹动作不对,也就是说下面要处于上提状态,海底能量自然上升。(3)双脚盘坐(单盘或双盘)。(4)双手接定印于脐下。(5)下巴内收,这样脉才直。(6)舌顶上颚。舌尖轻轻顶住上牙龈。(7)眼睛平视前面同鼻尖高的虚空。说虚空是方便说,(犹似空说:其实是空虚)也就是说没有看一个固定的东西。这个很重要:眼睛平视前面同鼻尖高的虚空。在我们的体内有智慧脉,一般动物是下垂覆盖的,所以愚痴;人的微开,所以人比一般动物聪明;而佛菩萨是开放而上扬的,佛菩萨安住于本来解脱的智慧状态。双眼张开,就是在调整我们的智慧脉,使之开放。禅定是把眼睛张开,稳定、清澈、明晰地注视前面虚空,是开启智慧,以达到觉悟的微妙方便法门。这是身体的正确姿势。 -


2、其次是语: -

语业也要静默,停止一切言谈,包括内心的默念,如咒语等等。犹如琴弦断裂,悄然无声,这样禅定会自然升起。 -


3、然后是意: -

思想停止一切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攀援,一切念头停止。内在,停止一切善恶念头,甚至观想佛菩萨等等。让一切念头戛然而止,如此,便能安住于自然状态。 -

身语意安定静默,就让它稳定、清明地安住于前面虚空,不起任何见地与禅修的概念。刚开始,心一会就会跑,没关系,再安住……如此反复训练,一坐时间不要太久,但要多坐,如此,反复训练。(犹似空说:半天就行了,千万别半个月)将心安住于自然状态。这个很重要,契入了才去指认本来,这样可以避免只是理论上明白而无实际体悟,流于口头功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修真入门
后一篇:修炼问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