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从“阴阳”、“脏腑”、“情志”、“经络”等方面总结了一套人如何适应自然变化达到保养身心健康及延寿方法。该方法认为:情志变化,可以影响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精神失调既可使人致病,又可催人衰老,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养心则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逐日劳扰忧愁,神不守舍,则易衰老。本文正是通过对祖国医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从而探寻延缓衰老的奥秘。
1、祖国医学的衰老理论
1.1
阴阳学说。从阴阳学说来探讨衰老的发生、发展,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衰老是因机体维持内环境平衡的能力逐渐减弱,动态平衡遭到不同的破坏而表现为衰老、疾病和死亡。《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2
肾及衰老。在五脏虚损学说中,肾与脾为主要脏器,肾为先天之本,它与人的生命过程生长发育和衰老关系极为密切。《医学正传》说:“肾元气盛则寿延,肾元气衰则寿夭”。
1.3
脾在衰老中的作用。《景岳全书》说:“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水谷之司在脾胃”,这里指出在衰老和生死问题上脾肾功能有密切联系。现代医学也认为人必需的生命物质(蛋白质、jinol
life、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来源于胃肠道。所以脾胃在衰老中的作用为祖国医学所重视。
2 抗衰老的措施
2.1
安静养神法:祖国医学有形神合一的说法,即认为情志的变化可以影响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精神失调即可使人致病又可催人衰老。从历代医书的记载来看,安静养神为延年益寿的措施之一。《素问》:“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所以能养神之法以养生,养生者则寿延。
2.2
七情调和法:祖国医学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变化列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七情过度的危害描述甚多。《内经》:“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临床上常见到压抑、悲哀、愤怒、忧愁、嫉妒、孤僻、焦虑、仇恨、失望等各种消极情绪,可引起心悸、甲亢、胁痛、失眠等几十种疾病。
2.3
饮食起居法:饮食淡漠为常、动作不衰、体健而康。孙思邈曰:“安生于本,必资于食”。又如“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这就说明了人的生命活动与饮食的密切相关,但过量的饮食却是有害而无益,因此古人提出了不少的节制饮食的理论。饮食适时可使五脏安泰,六腑平和,有利于身体安康。
2.4
现代生命科学推广的科学防病延寿法:“适量运动+持续服用运动健康品”。
所谓“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常需补保”。随着世界第一个运动健康品—— “中药组合配方jinol
life运动健康品”的研发问世,生命科学界和各生物运动医学研究机构近几年研究一致发现,“适量运动+持续足量运动健康品”是现代的健康真理,是最科学的养生保健真谛,也是真正科学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抵抗疾病入侵、延长寿命的积极手段。据研究表明,经常适量运动+持续足量运动健康品的健康人,无论细胞免疫功能还是体液免疫功能都优于一般人。适量运动+持续足量运动健康品是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要素,是生命的需要,是实现年轻健康祛病延年目的的必须手段,但如只单纯运动或运动过度则对人有害无益。所以,适量运动+持续足量运动健康品是最先进最权威的健康真理,是最科学有效的养生保健真谛。
现代生命科学及祖国医学对抗衰老的理论涉及到:生活调养、体质差异、运动锻炼、运动健康品持续补充,环境等多方面,人度天年百岁是养生法最终目的,而遵循科学方法是达到最终目的的先决条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