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百态——连载(一)

吸烟,不知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本人不曾查考。而今的烟民,谁也不能说那是个小数目。用“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东南西北中,工农商学兵”来概括,恐怕不为过。
我的父母都有吸烟的习惯。他们十六周岁成亲时,就已经双双地叼上了烟袋,直到八十多岁才慢慢地不吸了,烟龄将近七十年。
听母亲说,早在自己当姑娘时,就学着抽烟了,因为出嫁后要给公婆“装烟”,现学是来不及的。这种现象在当时是普遍的,所以,关东的风俗之一就是“大姑娘叼烟袋”,而且成了东北的“三大怪”之一(另外两怪是: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至今,家乡的妇女们大多数都是吸烟的。
都说“酒不醉人人自醉”,殊不知,烟也有这个功能呢。母亲说,她在年轻的时候就抽醉过一回呢,症状是恶心呕吐。我也亲眼目睹了父亲因为春节兴奋而醉烟的场面。
有一年的正月,表姐带着孩子来我家串门,让我领教了她对香烟的情有独钟。那时的表姐才二十多岁。那天,表姐看上去神情恍惚,哈欠连天——我当时不懂得她正患着神经衰弱的毛病。精神的压力也许最容易让人想起吸烟,只觉得表姐一边嘴里不住地絮叨,一边一口接一口吸着
纸烟。
表姐的手一直是颤抖的,她的手指已经无力夹住烟卷儿,所以只好用拇指和食指捏着烟卷吸。待一团浓浓烟雾吐出后,得马上把烟卷放在烟灰缸上,不然,烟卷儿就会掉在衣服上,因为表姐的衣服已经烧坏好几件了。
表姐看上去那么脆弱,茶饭极少。对于她所叙述的情感故事,我已经没有了一点认像了,因为我一是不感兴趣,二是听不懂;唯独记住了那香烟,表姐每天是要吸去将近两包的。当我进入了“为填新词强说愁”的年龄时,才忽然对那时的表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与理解。原来,情感常常是在烟雾弥漫中煎熬的呀!怪不得呢。
母亲往往是孩子最好的表率。
让我惊讶的是,表姐的不到三周岁的儿子竟然也会吸烟,而表姐从不深管,她愿意看者自己的宝贝儿子用那带着“酒窝”的小手儿夹着烟卷,像模像样慢慢吸食的样子。
小家伙吸进去的烟雾,竟然能够从肺子里循环一圈,然后从鼻孔中缓慢冒出,而且听不到一声咳嗽。围观的人一起笑了起来,一个邻居竟然“啧啧”地称赞着。孩子也被笑声“奖励”得越发逞能了。
这时,我母亲表情严肃地上前企图制止,可是孩子叼着烟卷跑到炕的一端“嘿嘿”地接着过瘾去了。表姐反而笑着说:“二姨,别管他了,这已经半年多了,都上瘾了。”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1).大姑娘叼烟袋

2).窗户纸糊在外

3).养活孩子吊起来
~~~~~~~~~~~~~~~~~~~~~~~~~~~~~~~~~~~~~~~~~~~~~~~~~~~~~~~~~~~~~~~~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